如何理解“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其中“色难”是什么?

杨国缝


先说答案

“色难”的意思是:难以做到和颜悦色

真正的孝道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子夏问孝。孔子说:“侍奉双亲的时候,(如果)做不到和颜悦色。(那么假使)家里有事,子女帮父母操劳;酒食做好了,让长辈先用,你以为这样就是孝了吗?”

真正的儒家思想,并不是要求人们愚忠愚孝。

而是通过人伦教化,让君主有德,大臣才能受教而后有德;父母有德,子女才能受教而后有德。

君主有德,方能以道治天下,

臣子有德,方能循道辅助君主治理天下;

父母偶有德,方能以道齐家,

子女有德,方能循道而成才使得家族绵长。

而有德之人,所言所行皆符合道德,出于自然,并不是因为礼仪要求他这么做他才这么做的。

儒家的礼仪,最初是效法天伦而来,也并不是像后来被扭曲的那种亦步亦趋的为了守礼而守礼的腐儒、贱儒之礼。

在《论语·为政》篇中,用四章论“孝”,阐述了孝的内涵,因为孝是人伦之本,是礼义之本,是德教之本,故此也是为政之本。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孝,只是具体的问,如何事亲,才算是孝。但他没有深刻的思考,为什么人应该孝敬父母。从以无违父母为孝,到以无违礼为孝,这是从事亲的生活层面,上升到了孝道的人伦之道层面。孔子担心孟懿子没领会透,自己也需要更深入的阐述孝道。所以才故意对樊迟说了后面的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此人好武而莽撞,孔子深知其平时的举动不慎,会让父母担忧他有什么闪失。如何才能举动皆妥当呢,在于不逾节。

孔子的弦外之音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成天让父母担忧得牵肠挂肚的,这种人怎么还敢奢谈孝呢?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很多人认为,父母给了自己生命,等父母去世的时候,自己再风光体面地给父母送终;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养活了自己,等自己长大了,父母老了,自己再养活父母,这就算报了父母的生身养育之恩。孔子认为,这并不是孝。因为父母养孩子,并不是跟养猫养狗养马那样,是因为养着有用或者养着好玩,才去养育孩子的。而是发乎天,顺乎理。

仁义,皆发乎天理,而极于人伦。有道者,必先敬天而爱人,而后有仁义。无道者,则先伤天害理,而后滥爱施于不仁不义。

加上“色难”这一章,四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孝道:

违礼,不逾节,不失义,亲于仁。

最后再明确一次:

人伦之道,是先律己,后律人,孝道,同样是先正己,后正人。


平凡2850


这条语录并不难理解,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先把语录全文贴上,出自《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最难理解的就是”色难“,其他的意思很简单,翻译一下:

子夏问怎么理解孝,孔子说:色难!有事的话,晚辈子弟可以帮着做;有好酒好菜,给长辈老人们享用,你以为这就是孝啦?

下面简单谈三个点。

一、是长辈父母的脸色吗?

通过上面的翻译,孔子认为,”色难“是一种比照顾长辈老人起居饮食,帮老人干点活更重要,更贴近孝的本质的事情。从字面的意思看,色,就是脸色;难,就是不容易。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脸色,是谁的脸色?

汉朝的大儒包咸说:“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

色,是父母的脸色。

那么这句话 的意思就成了:照顾长辈父母老人的生活并不是孝的全部,真正难以做到的,是能够察觉到父母的脸色,并按照父母的脸色来说话办事。

是不是有道理呢?

二、是晚辈子女的脸色吗?


宋代的大儒朱熹说: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

色,成了晚辈子女的脸色。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照顾父母老人长辈的生活还不足以是孝,难以做到的是,要对父母有好脸色,所谓的好脸色,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深爱、真爱、挚爱,有这种爱,子女的表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三、如何看待这种分歧?

首先,包咸和朱熹,都是有名的大儒,他们都有自己 说得通的道理。

其次,对中国的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的诠释,千万不能像课本一样,抱着有一个”标准答案“”正确答案“的想法,文化本来就是很灵活的。朱熹本人,对包咸的 看法 虽然不赞同,但是他认为”也通“,就是说,他并不认为包咸错了。

所以,我们不要区分到底是父母的脸色,还是子女的脸色,这得怪子夏没有问清楚,因为我们也没法去问孔子呀。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待这种分歧:

朱熹认为这是儿女的脸色,很可能是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有很多子女在服侍父母时脸色不好,或者是不能发自内心。因为朱熹讲理学,就是从”正心诚意“开始说起,非常重视内心的真诚。

而他生活的宋代,市民社会逐渐形成,人也不像汉朝的人那样简单,所以,朱熹可能见到了很多子女做的不到位,所以,他才会从子女的脸色这个角度阐释。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俗语,说明了在民间这种现象很常见。

其实,在今天难道不是更常见吗?


danyboy


《论语 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对于古人来说,父母给予了我们身体发肤这个肉身之生命;

但是,老师是带领我们开启了我们终极智慧之慧命。

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

所以,老师在我们古代被称为“师父”!

而且,师父是高于父母的!

当师父的命令与父母的命令相违背的时候,应该优先听从师父的命令。

***********************************************************

我们来看此句中,出现了“弟子”和“先生”这两个词。

所以,这句话所说的其实应该是“弟子孝敬师父”的孝,而不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那有一天,子夏这个弟子问他的老师孔子“

老师啊,我们应该咋做才算是真正孝敬您呢?

孔子给了下面这个回答:

弟子孝敬师父并不是做表面功夫就可以的哦!

你以为帮师父扫扫地、砍个柴、干点活就是孝敬啦?

你以为弄点好吃的好喝的让师父吃喝就是孝敬啦?

你觉得这些就能让师父满意啦?就算是孝啦?

***********************************************************

到底怎么做才是弟子对师父的孝呢?

这里孔子故意没有回答子夏。

他最后反而给了一个反问,让子夏自己回去思考。

这也正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启发教育。

当弟子提出问题的时候,

孔子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的。

孔子是鼓励、提倡弟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摸索,最后寻求出答案。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个例子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证明。

***********************************************************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是弟子对师父的孝呢?

我也不直接给出答案了。

这个问题就让大家自己来思考吧!


大道之光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现在下一代,不了解色难的含义,往往在孝敬父母方面,只注重物质生活,不注意孝悌礼仪等方面。

色难,从现在解释的含义是:在孝敬长辈时,要注意不要给脸色看。换句话说,孝敬长辈要真心实意,说话要和气、尊重,要有必要的礼节。而我们现在下一代认为,有房子给父母长辈住,给钱化,逢年过节看望老人,就是孝敬,足够了。

其实,现在父母退休的,并不缺钱化(购房例外),并不是一定要你的物质享受。而祈盼的是能经常回家看看,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精神上的需求大于物质上的需求。

而小辈们往忽视长辈们的精神需求,怨老人烦,忍不住交谈,脸色不雅(色难),使老人心寒。

我曾看到一则报道,一个母亲为了走进儿子房子帮助整理床铺,无意翻动了儿子的东西,遭到儿子责怪后,半夜跳楼自杀。我们不去争议谁对谁错?反思的是,如果不是儿子的“色难”,也许母亲不会一死了之。


江南剑风


“色难”就是“和颜悦色难”“保持和蔼的脸色难做到”,语出自《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回答子夏问孝时说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通释这段话:

子夏问“怎样算孝”。孔子说:“和颜悦色难。有事情晚辈的承担那些劳作,有酒菜食物长辈的吃,难道这就算做孝吗!”

这里的“色”是“脸色”,是“面容和悦”,即“和颜悦色”。 馔,音zhuàn,吃喝。曾,音céng,副词,难道。

本章谈孝道谈到了“先生”与“弟子”,包含了师生关系,实际是孝道的扩大。“敬师长”已经等同于“敬父母”。要用这个标准来要求,恐怕今天我们很少有人做到。结句按每个字义联系,应该是反问:“难道这算作孝吗!”

孔子没有肯定“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一系列行为就算是孝。意思就是说,这些行为还不够,要紧的是“色”——“和颜悦色”,与孔子对孝的阐释“无违”“敬”“事父母,能竭其力”“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算做“孝”是一致的。 

孝心和态度其实是一个问题的内在和外在的两个方面。《礼记》说:“孝乎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无论是否为老人师长做事,无论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师长吃,只要内心不恭敬,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

其实“色难”不仅适宜于对父母、对长辈,对同事、对工作、对下属都涉及这个问题。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礼记》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说:‘悲伤啊,贫穷!活着没有养活的财物,死了没有殡葬的棺椁。’孔子说:‘吃豆子喝凉水让父母欢心,这就叫做到了孝。装殓时收拾得干干净净,归葬并没有外棺,按自己的财力而为,这就叫做到了礼。’”按孔子的观点,量力而为,量财而用,对父母尽心尽力做了,就算做到了孝,做到了礼。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要求。它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师长,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敬重师长。


陈广逵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师:子夏姓卜名商,也是文学类高材生,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问孝”,因为这句话里面包含有弟子、先生等教育类的词语,所以子夏问孝其实是代表学生们问孔子如何孝敬师长。师父相当于弟子的再生父母,开启弟子的慧命,所以也用“孝”这个字(佛教把孝敬父母和孝敬师长区别开,管孝敬师长叫做“奉事师长”)。

“子曰:‘色难。’”这句话很多学者解释为孝敬父母的时候和颜悦色难。这是不对的!因为其一、这里不是孝敬父母,是孝敬师父;其二、孝敬师父,弟子们是甘心情愿的,不存在貌合神离,表面恭敬的情况。因为师父不同于我们现在学校的老师,我们现在的老师叫做职业教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工作,并不是学生们人生的导师,所以学生对于学校的老师不大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师父是指导弟子们修行的,拜师是弟子们心甘情愿的,并不是勉强的,所以不存在弟子们不和颜悦色对待师父的情况。所以这里的“色难”的含义是取悦师父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作为弟子的替师父做一些琐事,安排好师父的吃喝等,你以为这就是孝敬师父吗?

那怎样才算是孝敬师父,怎样才能让师父高兴呢?下一段给出了答案。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师: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又称颜渊。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著称。这句话啥意思呢?

无余:颜回虽然不爱讲话,也不反对我,但是回去能举一反三。

师:颜回可不是举一反三,颜回能举一反十。有个成语叫大智若愚,就是形容像颜回这样的人。

“吾与回言终日”,我与颜回谈一天话。

“不违如愚”,“不违”是听话,“如愚”是就像傻子那样只会答应。“不违如愚”就是简单、听话、照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去之后对于师父所教的有很好的理解和发挥,能够完全复制,也就是可以照做。

“回也不愚”,颜回其实不简单。

能够做到像颜回这样简单听话照做的,其实非常不简单!孔子在这里为我们揭示了修行的秘笈:简单、听话、照做。能够做到这三点的弟子,是最让师父高兴和期待的!因为唯有如此,才可以承接师父的衣钵并且有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师父!

《论语学释》


用户62564438606


这句话是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受,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在论语中有很多人问过孝,这是子夏问孝,孔子针对于子夏的特点及子夏所要对孝这个问题,进一步所需要提高的地方,给出的答案。人不让父母操劳,吃饭穿衣总是先满足父母,这只是“孝”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子夏让父母不用操心,让父母吃饱穿暖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下一步还怎样尽孝呢?就是让自己在父母面前能够总是和颜悦色。并且也让父母脸色和顺,不生气。这是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尽“孝”,对尽“孝”的提高。

更高的尽孝是什么呢?请看孟子讲述曾子的故事。《孟子 ·离娄上十九》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译文:孟子说:“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饭后把饭菜撤走时,一定请示‘把剩下的饭菜送给谁?’如果问‘还有没有剩余?’必然回答说‘有。曾皙去世以后,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和肉,但饭后把饭菜撤走时,不请示‘把剩下的饭菜送给谁?’如果问‘还有没有剩余?’必然回答说‘没有了。’准备拿吃剩的下顿再进奉给父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仅仅是供养父母的身体,提供食物。象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母的意愿亲情。侍奉双亲象曾子那样的人,才算可以。”

在现实中,能够满足父母的意愿,太难了。不和父母吵架就是好事了。

《校外讲堂》欢迎关注留言写评论...


校外讲堂



一般的解读:色难,既心中有怨言又不能发,表情就生硬。使被接受者感受到不快。这个色难既是讲孝的尊敬又是讲心中的情绪。然而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之间的信任为基本。就是侍待也应如此。缺乏心中的敬意只有行为还是不够。所以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就难。作为一种孝的行为怎样使它在行为上和心理上体现的更完美,这是孔子认为值得追求的行为。当我们生活中遇到不顺时,一能不能也保持同样的心情?所以孔子讲″色难"很有代表性。另外,作为一种实际的行为其中还是在讲一个人的修养。没有为学修养的积累,恐怕很难在实际行为上体现出孔子认为的本意。(书法为自己所写)欢迎评论探讨。


乾德堂1


色难一词,出自《论语·为政》讲的是我们应该真心实意的对待父母,而不应该只作表面工作。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不要给父母脸色看。

其实从古至今,说的最多的,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还是孝悌之道,不论是从纲常伦理,还是道德约束,一个人,如果说是对父母做了丧良心的事情,是最最让人鄙夷的。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年轻人都承受着不同地方的压力,在日常和父母的相处中,就会有不愉快发生,那么这个算不算色难?

其实我认为,不是说吵过架,就能说这个人不孝顺,这未免太过苛刻了,其实只要心里装着家人,心中惦记着父母的衣食住行,这样就算是孝顺了。


蚂蚁说春秋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而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思想,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儒家学说最为贴近现实,儒家思想提倡的是人伦的关系,也就是作为人,我们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儒家学说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和亲人之间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叫做孝,与兄弟之间的关系叫做悌。而孝悌之道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可以说,读懂了中国儒家的孝悌之道,就懂得了中国人,懂得了中国文化。

中国长期以来是宗法制的社会,宗法制以家庭为单位,串联起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所以,国以家为主,家以血缘关系为主,血缘关系以孝为主。

孔子在论语中,在不同场合,谈到过孝,而且对孝有不同的标准。我们这里结合子夏的问题,讲一下如何真心实意地孝顺的问题:

子夏是孔子之后著名的大儒,是河西学派的宗师,他提的问题就是如何才是真正的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父母有事的时候,子女替他们去做,有好吃好喝的,先给父母,这就认为是孝吗?

子夏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孝。难道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孝吗?

孔子的回答很好,孔子说“色难”,是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替父母做事,把父母供养好,更重要的是“色难”和敬,就是即使是自己很累或心情很不好,在父母面前也要保持愉悦的神情。

我们往往把微笑给了陌生人,而把冷漠给了我们最应该爱的人。因为我们知道,对别人好一点,别人也许能对我们好一点,而无论我们对父母多么冷漠,父母都会无条件的为我们而付出。在这里,对别人我们的微笑是对等的,而对父母,父母是无条件给予我们的。

所以,真正的孝顺,除了让父母吃好穿暖之外,还要考虑到父母的精神需求。我们知道,精神的空虚是最大的悲哀。为什么现在我们的老年人,会干一些莫名其妙的傻事?为什么他们会相信传销?会相信那些昂贵的保健品?就是精神空虚惹的祸。所以,给父母以很好的精神安慰,不要再色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