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從北京出發,從廣州出發,從合肥出發,從石家莊出發,從成都出發……此刻,我的四面八方的學生向同一個地方集結——樂山。還有一個學生早就從德國趕回來了,等待著明天。我在高速公路的車上還在準備明天的‘最後一課’。回望芳華,致敬青春!”

昨天下午,我乘坐汽車在高速上奔馳的時候,在手機上寫下這樣的文字。

當時我沒想到,集結到樂山的,還有來自天津的,來自昆明的,來自自貢的,來自萬州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聽課者。今天,本來九點半才上課,可我八點半走進階梯教室一看,居然已經有不少人坐著了。我一個都不認識,一問都說是“慕名而來”的。不一會兒,離上課還有半個小時,教室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徐家扁小學(注,因為這裡是原樂山一中校址,所以我們的活動放在這裡舉行)的張副校長只好在教室加了許多小凳子。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我的學生則是快上課的時候才陸陸續續到的。許多學生遠道而來,不少人還帶著自己孩子。何靜紅帶著她的女兒和媽媽,一家三代來聽我的課,不能不讓我感動。師生相見自然親熱一番:握手、擁抱、合影……我把馮宗秀老師也請來了,當年她是這個班的第一任班主任,是她把這個班交到我手上的,所以我對她說:“是您牽著我的手,把我領進了班主任工作領域的。”

我特別驚喜的是見到兩個人,一個是汪斌,1984年畢業後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也沒有任何聯繫。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還有一個是田精耘,即“田哥”,他特意從成都趕來為我拍照。我真沒想到他會來,“我就是要給你一個驚喜嘛!”他笑著,笑容裡有幾分“陰謀得逞”的狡黠。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大學同學鄧碧清、蔣渝也來了。蔣渝是我大學同寢室的同學,他本來是峨眉山上避暑,今天專程下山趕到這裡為我拍照。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九點三十五分,面對三百多四百人,我開始上課。老班長何靜紅擔任今天的值日生。“起立,敬禮!”隨著她的口令,整個教室裡響起了“老師好”的聲音,我也給大家鞠了一躬:“同學們好!”

我今天說的是“最後一課”,其實是上兩節課。第一節是語文課,給學生朗讀並講解短篇小說《一碗清湯蕎麥麵》,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作品。我一邊朗讀,一邊講解,不時還提問,和大家一起思考。我結合故事分析人物,品味語言。有的地方又請大家齊聲朗讀——這時候,不只是我的學生在朗讀,全場所有聽眾都在朗讀。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講到老闆娘對母子三人的愛時,我說了一句話,後來被許多聽課者贊同:“愛的最高境界是不動聲色、不知不覺、不露痕跡。”講著講著,我看到有人開始擦拭眼淚。是的,這碗“面”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我用兩個詞概括本文的主題:“善良”和“堅強”。最後大家一起朗讀“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一句話。

第二節課是一堂班會課,主題是“回望芳華,致敬青春”。我對同學們說:“芳華是我們共同的芳華,青春是我們共同的青春”。在學校給我製作的介紹中,是這樣寫的:“李鎮西,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我沒用這份介紹,而是自己做了一份介紹:“李鎮西,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一位深愛孩子因而被孩子真誠愛戴的老師。從教三十六年,從他身邊走出了數以千計善良、正直、勤勞的公民。他的理念是,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我以展示“文物”為線索,串起了我三十六年的教育經歷,和一些教育故事。所謂“文物”,就是學生的照片、作業、賀卡,還有我用過的第一本教材,給學生刻印的資料,還有保留的當年學生唱歌的錄音,等等。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對著照片上的孩子,我叫王紅川、週一、劉大慶等同學一一站起來的時候,全場大笑。當年的孩子已經人到中年。我的一本語文書里居然還夾著李松當年寫的檢討,還有張紅霞的請假條。讀著李松的檢討,全場再次大笑,李松也笑了。我說:“當年我年輕急躁,對李松是很兇的,傷了李松的自尊心,還有調皮的週一,當年我也沒少罵你,今天我真誠地向你們表示歉意!”我又說:“可就是這位當年我特別恨的李松,去年相聚吃飯時對我說:‘幾十年過去了,我沒有成為 西哥的驕傲,可西哥卻成了我的驕傲!’這就是我們學校的胸襟!”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說到歉意,我慚愧地展示了耿梅當年給我提建議的信,她希望我以後批評同學要注意方式,不要傷同學自尊心。我向耿梅表示感謝,並再次致歉。

當然,最激動人心的故事,是未來班和谷建芬老師的友誼。我展示了谷建芬老師給我們譜曲的班歌手稿,還有同學們和谷老師的通信。我播放了三十多年前,同學們演唱班歌《唱著歌兒向未來》的錄音磁帶。許豔清脆的聲音,同學們稚嫩的歌聲,此刻聽來格外令人震撼。還有我和歷屆學生在郊外嬉戲遊玩的照片,隔著遙遠的時空也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結合這些故事,我講了這樣一些觀點——

學生的心胸永遠比老師開闊。

教育,一定要永遠站在學生的立場,一定要有兒童視角。

我最幸福的就是我的職業和我的愛好完全融為一體。如果一個人的愛好和職業是一致的,他就是幸福的。

要做一個有故事的教師,每個故事都要充滿人性,浪漫而富有情趣,這才是教育,這才是幸福的教師!

教師是知識分子,要永遠保持心靈的自由,沒有什麼比精神獨立更為重要的了。

我為我每一個學生自豪。無論學生做什麼,只要善良、正直、勤勞,就是我們最驕傲的學生。

……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我談到我的成名作《愛心與教育》:“這是我和你們共同創作的童話。感謝你們和我一起編織了這多美好的故事!我目前的七十多本著作,都是我和我學生共同創作的作品!”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昨晚吃飯時,我感慨地對學生們說:“我教你們這個班的時候,是最不成熟的時候,論經驗論智慧完全談不上,還犯了那麼多的錯誤,可三十多年來,你們對我這麼好!”王琦說:“我們是你的初戀啊!”我笑了:“田曉敏也說過這話,劉大慶也說過這話。是的,你們的確是我的‘初戀’!”今天,我在課堂上講到這段對話時,大家都笑了,所有人都很感動。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今天樂山氣溫至少在三十五度以上,階梯教室坐三四百人,悶熱難耐,我的襯衣已經溼透,但每一個人的情緒依然高昂,他們以這種方式,鼓勵著我。

最後,全體學生起立,再次唱響我們的班歌《唱著歌兒向未來》,在全場有節奏的掌聲中,少年的歌衝出了每一個同學的胸膛:“藍天高,雁飛來,青青松樹排成排,我們攜手又並肩,唱著歌兒向未來……”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課後,記者採訪我,問我退休後做什麼,我說:“對我來說,退休只是一個概念,因為教育對我就是愛好,我不可能放棄這個愛好,所以該幹啥還幹啥,比如推動全國的新教育實驗,比如引領年輕老師成長,比如讀書,比如寫作,等等。”

記者又問我:“您認為中國怎樣的教育才算理想的教育?”我說:“教師幸福,孩子快樂,家長滿意,一起成長!”

記者再問我:“您覺得您今天的課上得怎樣?您備這堂課用了多少時間?您認為這堂課有什麼意義?”

我回答:“我很滿意這堂課,不過這本來也在我的意料當中。我沒有專門備課,這篇小說我太熟悉了,什麼可備的?但我花了大量時間找‘文物’,就是學生的各種資料。說到這堂課的意義嘛,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這堂課就是讓我和我的學生回到了我們曾經有過的溫馨狀態。”

我真是這樣想的,對於社會進步來說,教育當然有著重大的意義,但對教師和學生這一個個生命體來說,教育就浪漫,就是溫馨,就是情趣,就是詩情畫意……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是教育童話的創作者。

不要說這“太理想化”,不要說這是“烏托邦”,我做到了。

2018年7月21日晚

轉載優秀文章《李鎮西——我的“最後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