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网“一张图”成形 水质监测迎来长线配置契机

全国水网“一张图”成形 水质监测迎来长线配置契机

来自权威媒体报道消息称,生态环境部要求,7月底前,全国2050个地表自动监测要全部实现联网运行并完成水站上收。届时所有监测的数据将实行联网运行,对外公开共享。这也意味着,公众以后可以在手机上像查看空气质量一样,很方便的查看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信息。无疑,随着2050个国家站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我国十大流域的水质状况将全面回归真实。

一直以来,监测数据造假所引发的人们对饮水安全的担忧,备受关注和热议。此前在“考核谁、谁监测”机制下,以属地监测为主的地表水监测模式,即国家拿地方报送的监测数据来考核地方,地方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且质控要求和标准也不统一。而进一步促使由“考核谁、谁监测”转变为“谁考核、谁监测”,从机制上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为落实《生态环境网络建设方案》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2017年环境部积极推进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所有国家考核断面由生态环境部统一组织监测,统一组织运行维护,实施“采测分离”的手工监测模式。截至2018年2月,第一阶段的采测分离任务圆满完成,全国205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已全面实施采测分离并稳定运行。如此一来,环境监测数据与老百姓直观感受“打架”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

按照国家要求,全国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监测站全由国家和地方共建,即国家负责新建水站仪器设备配置;地方负责新建水站站房和采水系统建设。同时,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以及流域特征污染物等)的连续自动监测。公开资料显示,每个站点的资金投入在100万元左右。

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全部完成后,生态环境部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水质采样监测和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监测数据由生态环境部统一发布。“上述自动站建成后,将架起‘水质监测天网’,每4个小时一次,连续在线监测,客观真实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指出。这2050个国控断面既要用于对地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排名,也要用于开展深入的趋势分析研究工作。

而这意味着未来国家将拥有覆盖全国的直接监测、管理并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监测数据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大队”。目前正在推进自动站站房建设、装修,包括仪器设备购置,以及运维交接工作。随着国产设备技术水平逐渐提升,2017年,水质监测设备从以进口设备为主,逐渐转向更多地考虑使用本土化装备制造。其中,便携式水质监测设备和移动式自动监测设备将在应急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水网“一张图”成形 水质监测迎来长线配置契机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4999.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