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市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浙江西南部,與江西、福建兩省接壤,今屬浙江麗水,即古時的處州。因處甌江的上游,瓷土礦藏十分豐富,森林茂密,盛產燒瓷用的燃料--松柴,形成了龐大的瓷窯系。瓷窯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選址,制瓷原料可依賴廉價的水碓粉碎並加工,成品也可從甌江順流而下運到溫州,這些都是對瓷業生產十分有利的條件和環境。這個龐大的瓷窯體系史稱龍泉窯。窯址廣泛地分佈在浙江省南部的龍泉、慶元、雲和、景寧、麗水、遂昌、松陽、縉雲、武義、青田、永嘉、文成、泰順等十多個縣市。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製年代最長、窯址分佈最廣、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名窯。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窯創燒於三國、兩晉,興於北宋,盛極於南宋晚期。南朝時期(公元420年),產品灰胎,青黃釉。北宋早期,胎壁薄而堅硬,質地細膩,呈淡淡的灰白色。通體施淡青色釉,釉層透明,表面光亮。北宋中晚期,淡清釉瓷器轉向青黃釉瓷器。南宋前期,胎質潔白,釉呈梅子青,青翠碧綠,溫潤如玉,元代時期青瓷器在繼承南宋傳統造型的基礎上,品種豐富,型制變大。龍泉青瓷制瓷工藝傳入諸海陸鄰國,甚至遠至非洲、中亞等地。明代,龍泉青瓷的種類逐步減少,胎骨逐漸轉厚,胎面比較粗糙,釉層減薄,常常只上釉一次,釉色青中泛黃。明政府對海上貿易的控制及嚴苛的稅率,龍泉窯走向衰落。清代,因青花瓷的擠壓,不被清代歷代王朝重視,龍泉窯衰落停燒。清末民初,一批民間制瓷藝人開始研製仿造古青瓷,但工藝落後,成品率極低,釉色優劣不穩。當代,一九五七年開始恢復龍泉青瓷,經歷了國營瓷廠時期、瓷廠改制之後的市場自由發展時期,龍泉青瓷呈現表面上空前的繁榮。現在在龍泉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業,年產值達二億多元人民幣,從業人員三千多人。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的發展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留下很多故事。

故事一,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制青瓷而聞名遐邇,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學、吃苦,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象魚子,有的象柳葉,有的象蟹爪。他欲器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

故事二,十六世紀晚期,法國巴黎非常講究新藝術的別緻精美風格。這一天,市長在官邸為女兒舉行婚禮。巴黎的達官貴人、名流淑女,群賢畢至。臺上演著舞劇《牧羊女亞司泰來》。市長的一位阿拉伯商人朋友剛從中國購了一批龍泉青瓷來到巴黎,提著一隻精緻的皮箱來到市長官邸,他打開皮箱,取出一件龍泉青瓷擺在市長面前,說:“先生,這是我送給新娘的結婚禮物。”市長面露喜色,捧起青瓷,仔細觀賞,嘖嘖稱奇:“美極了!美極了!美得無與倫比!”新娘十分喜愛,問道:“尊敬的先生,這麼漂亮的寶貝從哪裡來的啊?”

“東方的古國中國。”“太美了!它叫什麼名字?”“這個……”阿拉伯商人拍拍腦門,搖了搖頭:“對不起,小姐,我忘記了它的名字了。”“,噯,真可惜,這麼漂亮的寶貝竟然沒有名字。”, 此時,市長高興地喊起來,“女士們,先生們,請過來觀賞中國的寶貝。快過來看看,為它取個世界上最美麗,最動聽的名字。” ,一時間,許多美妙的讚辭落到了這件青瓷的身上。但賓客們取的名字市長並不滿意。正在這時,舞臺上傳來優美的情歌。市長往舞臺上瞟了一眼,雪拉同與他的情人牧羊女邊歌邊舞,雪拉同身上那件碧青華麗的衣裳,飄忽在市長眼前,異常美麗。他心中豁然一亮:雪拉同的衣裳與中國的寶貝相似,雪拉同的藝術形象與中國寶貝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他把青瓷高高舉起,大聲嚷道:“雪拉同,中國的雪拉同!”從此後,龍泉青瓷——“雪拉同”的美名蜚聲歐洲。

故事三,這是一個關於祭碗窯的故事。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姑娘叫葉青姬,她的父親葉老大帶領窯工們正為窯主燒製一批宮廷祭用瓷: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燒了一窯又一窯,盡是些歪頭劈腦的廢品。眼看工期將到,窯主發怒,宮廷派來的監工更是惱羞成怒,揚言這最後一窯再不成功,就要把葉老大一家和所有窯工全部問斬。善良、剛毅的葉青姬,為了拯救父親、家人和相濡以沫的窯工們,縱身祭窯。失去女兒的葉老大,強忍悲痛,對燒窯更加謹慎了。終於,葉老大燒出了溫潤如玉、清脆韻致、明滑透亮的青瓷。大家都說,這是葉青姬的化身,所以才燒出如此精品。為了紀念葉青姬,窯工們稱她為“九天玄女”,世世代代供奉在自己的窯場裡。同時,將貢品瓷器以龍泉方言稱作“青瓷”,諧音“青姬”。

故事四, 民國時期,寶溪盛行製作仿古青瓷。李、龔、張三大青瓷世家為龍泉青瓷延續了香火。1945年,龍泉縣寶溪鄉鄉長 陳佐漢將仿古的70餘件龍泉瓷獻給國民政府,獲蔣介石大加讚賞,並題字“藝精陶仿”。陳還將民間收藏的100餘幅龍泉青瓷的繪圖集成《古龍泉窯寶物圖錄》,給龍泉窯的研究做出了極大貢獻。1950年,陳將3件仿古的龍泉瓷送給了斯大林,向斯大林70大壽獻禮。1952年,中國大地上正開展轟轟烈烈的“三反”、“五反”運動,在這場政治運動中,陳佐漢遭鎮壓。其子陳戰生遠逃新疆,子女也在那裡出生長大,之後才遷回龍泉。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有多少青瓷的故事都已經化作煙雲,如今的龍泉人正在續寫新的歷史。

龍泉市寶溪鄉溪頭村,是青瓷故里,是近現代古龍窯集聚地、龍泉仿古青瓷誕生地、龍泉青瓷理論集結地。這裡提供了青瓷之都—龍泉60%以上的青瓷製作原料,森林覆蓋率89.6 %。目前,溪頭村青瓷廠家有10多家,他們瓷作的仿古青瓷與古代青瓷形象逼真、美觀大方、品種齊全、樣式靈巧,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這裡完好地保存著7座古龍窯,柴燒製瓷工藝綿延至今,堪稱活的青瓷博物館。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市上洋鎮上的披雲青瓷文化園-中國青瓷小鎮。中國青瓷小鎮上垟是現代龍泉青瓷發祥地。披雲青瓷文化園是中國青瓷小鎮的核心景區。2009年披雲公司購得國營龍泉瓷廠青瓷研究所舊址,以此為基礎,歷時5年,投入1.2億元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完成。這也是國內唯一的青瓷文化主題旅遊景區。文化園核心面積400餘畝,輻射周邊3.2平方公里。披雲青瓷文化園依託國營龍泉瓷廠文化沉澱,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發展軌跡,並集青瓷研發、生產、文化交流於一體,是龍泉青瓷文化的一個縮影。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大窯遺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大窯是龍泉青瓷的歷史聖地,是龍泉青瓷文化的搖籃。是宋元時期著名窯場之一。當你步入大窯村落的那刻開始,就意味著你腳下踩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蘊藏著無數的珍貴的青瓷殘片或是珍品。每一道被歷史沖刷過的泥質土牆或是在泥質的小路上,皆是滿眼的殘瓷碎片。特別是在老鄉家的土牆上,嵌滿了瓷片。這是早年的時候,村民在建造房子的時候,將大量的瓷器碎片和泥土混合到一起,這樣可以起到堅固牆體的作用,經過時間歲月的洗禮,當年的泥土被雨水大量的沖刷,露出了裡面的大量的珍貴的殘瓷碎片。這也算是對當年瓷器的一個有意義的精彩記錄,一個保存古董的另外一種奇特的方式,幽默的為龍泉青瓷做了歷史見證。目前龍泉市內已發現古窯遺址360多處,其中,由小梅鎮大窯、岙頭、金村和查田鎮溪口等片組成的大窯龍泉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文化創意基地大師園。2008年動工建設,13位國家級、省級青瓷大師進駐大師園。龍泉青瓷產業已由傳統的青瓷製造業發展成為集藝術品創作、技術研發、生產製作、產品展示和銷售及文化推廣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而大師園是集文化展示、學習交流、創作教學、收藏鑑賞等功能於一體的青瓷文化創意基地,是中國青瓷文化研究和對外交流平臺。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可分兩類:一類是文獻描述“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的黑胎開片產品,此類產品即出自傳統所指的“哥窯”,與南宋官窯青瓷難分彼此。"哥窯"瓷品以紫口鐵足、釉裂成紋幻變見長,釉層飽滿豐厚,釉色清灰淡雅,素有"金絲鐵線"之美稱,哥窯青瓷中的釉裂以"冰裂紋"為最美,它創意獨特,如片片透明的冰,自然裂紋如冰互相碰裂狀。裂縫深粗,如魚鱗,又如同梅花片片,層層疊疊,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冰裂紋"色到粉青為上,淡白次之。哥窯青瓷器古色古香,莊重典雅,因此被視為瓷中珍品,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另一類釉面無紋片,胎白質細,底足及露胎處呈硃紅色,俗稱“硃砂底”,釉色青翠滋潤,宛如翡翠的白胎青釉產品,此類產品即出自傳統所指的弟窯,弟窯青瓷白胎厚釉,釉層豐厚,光澤柔和,蘊潤如美玉,其有稜線處,微露白痕為"出筋",腳呈紅色為"硃砂底",被譽為"青瓷之花"。弟窯青瓷釉色為梅子青、粉青為極品,豆青次之,其他釉色更次,泛黃、泛灰則為下品。梅子青色如梅子泛青之色,青翠碧綠,瑩澈剔透;粉青,色如雨過天晴,或似淡青湖水,柔和明淨。粉青為石灰鹼釉的一種。它以鐵的氧化物為主要呈色劑,還有少量的錳或鈦。粉青的作法是生坯掛釉,釉厚1—2.5釐米,入窯後經高溫還原焰燒成。原浙江省副省長翟翕武於1959年5月視察龍泉瓷廠時的一首七言詩,對青瓷的釉色描述較有代表性。詩曰:“雨過天青雲破處,梅子流酸泛青時;溫潤純樸色形備,古光今彩話龍瓷。”

哥窯青瓷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古代許多美不勝收的顏色釉瓷器,大多是用鐵和銅做著色劑的,龍泉青瓷著色劑都是氧化鐵,而氧化鐵的含量決定了它們的不同色澤。青瓷釉中氧化鐵的含量為3%以下,不同的燒成溫度也可影響瓷器的顏色,在青瓷器燒成時,火焰的性質會對產品的顏色和性能產生重大影響。青瓷就是在燒成臨近結束時,有意識減少助燃空氣量,使火焰中有不完全燃燒的還原性氣體產物CO和H2等,在高溫下釉料中的高價的紅色三氧化二鐵被還原為低價青色氧化亞鐵,青瓷也因此而呈各種青色。青瓷要突出釉的青和潤,為了達到晶瑩滋潤的釉色,必須增加釉的厚度,所以古人有多至十數遍以上的上釉方法,乃至釉層厚度大大地超過了胎體厚度;有的還利用釉層厚薄不同的特點,運用"出筋"和根據二次氧化原理而形成的硃砂底來進行修飾。

清乾隆帝尤喜賞宋代哥窯,嘗欣然作詩讚雲:“鐵足圓腰冰裂紋,宣成踵此夫華紛。”龍泉青瓷冰裂紋燒成極其困難,成品率極低。燒製龍泉青瓷冰裂紋的工藝技術在南宋以後便失傳。現在一些陶藝大師還原了製作方法。冰裂紋坯料、釉料化學結構、配方、製取方法、燒煉程序如下:

龍泉青瓷冰裂紋釉料(按重量配比):嶺根釉土(產地:浙江省龍泉市上洋鎮泗源村)10-15%、石英6-9%、寶溪紫金土(產地:浙江省龍泉市寶溪鄉竹鄉村)3-5%、長石50-60%、西源釉土(產地:浙江省龍泉市上洋鎮源地村)8-12%、石灰石5-9%。釉料化學組成 (含量單位%)如下: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冰裂紋坯料(重量百分組成):寶溪紫金(產地:浙江省龍泉市寶溪鄉竹鄉村)30%,高嶺土10%,氧化鋁5%,橫(石玄)瓷土(產地:浙江省龍泉市上洋木岱村)55%。坯料化學組成 含量單位%

古光今彩——浙江龍泉青瓷

對各種原料按配方要求精細揀選後混合均勻,以球石:釉料:水約為2:1:0.6裝入球磨設備,經過16小時的球磨成細度為100目,過濾成釉漿即可。 製備冰裂紋坯土,經過選礦、精細、碾碎、淘洗、沉澱、陳腐(泥漿),80目細度過濾,排水等工序後成坯泥。素燒、施釉、乾燥後,瓷窯用小火素燒6--8小時,窯溫升至850 ℃-880℃後停燒,窯溫自然冷卻至30℃--50 ℃(不高於室溫30 ℃)素坯出窯。對素坯體除塵除粉後施釉,素坯施釉要分內、外兩個過程,先把青瓷冰裂紋釉漿比重調製在波美計45--52之間,素坯內用蕩釉法施釉,素坯內施釉釉層的厚度控制在1.8--2.3毫米之間,施好素坯內釉後,再把素坯進行晾曬或烘乾,除去素坯內的水份。乾燥後素坯外用浸釉法施釉,素坯外施釉釉層的厚度同樣控制在1.8--2.3毫米。素坯施好內外釉後,刮洗乾淨素坯的底足,裝窯燒煉。燒煉的目的是通過窯燒使瓷品的坯體瓷化、釉面玻化、燒煉要經過乾燥、氧化、還原、成瓷、保溫等五個階段。在乾燥階段:用2--3小時慢火升溫,窯溫緩慢升至580℃--600℃,瓷坯體內的水分充分蒸發,瓷坯體固化不易開裂。氧化階段:用4--5小時時間,將窯溫從580 ℃--600 ℃提升到950℃,瓷坯體得以充分緩慢的氧化,坯體內的有機物被充分氧化揮發殆盡,最大限度減少成瓷後的氧化氣泡形成。再用約1小時時間,使窯溫950 ℃升至980 ℃進行過渡保溫。從980 ℃開始,進行還原焰燒成,升溫速度控制在1 ℃--1.5 ℃/分鐘,窯溫從980 ℃升至1200 ℃,燃氣壓力加大至0.015--0.04Mpa,通過關閉通道的閥門大小控制進氧量,通過瞭望孔火焰成色瞭解窯內氣氛狀況,進行2.5--3小時的還原反應,使瓷品的所有氧化金屬物變為氧化亞金屬,這一環節至關重要,還原的徹底與否,決定了瓷品成色的好壞。 在成瓷階段:用1小時時間,窯溫從1200 ℃--1280 ℃。在這個階段,坯體被高度瓷化。窯溫在1275 ℃--1280 ℃之間是保溫階段,升溫非常緩慢,其目的是讓釉面均勻玻化。約1小時後熄火。最後讓窯溫自然冷卻到30 ℃--50 ℃後出窯。 出窯過程是一個奇妙的過程,當窯門徐徐拉開,我們就可聽見窯內劈劈啪啪響成一遍,取出一件瓷品,可能不見任何裂紋痕跡,隨著一聲聲清脆的炸裂聲,令人驚奇的現象就出現了,就像在暗房沖洗照片的顯影效果一樣,似萬花筒花卉的奇異冰裂紋漸漸顯現,令人無盡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