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CJ-J


隆裕確實享盡了死後之哀榮,袁世凱為她舉行國葬,為她降半旗三日,孫先生稱她為“女中堯舜”,各國使館亦降半旗致哀。

隆裕作為清朝的亡國皇太后,何以能夠贏得國人的尊重呢?我們先從隆裕嫁入宮門之前開始說起。

她是慈禧的親侄女,也是光緒皇帝的表姐,但是慈禧一則為了提攜孃家,二則為了更好地控制光緒,所以將隆裕嫁給了光緒,讓她來當光緒的皇后。

光緒想不想娶她呢?實際上並不想,說實話隆裕長得並不好看,臉生得不好看,瘦瘦的,又微微駝著背,容貌遠不如光緒所寵愛的珍妃,只不過光緒到底只是一個“兒皇帝”,他的婚事也只能由他的“親爸爸”慈禧作主。

所以對於隆裕,光緒是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他沒得選。

光緒和隆裕的婚禮定於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但是在婚禮之前的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卻發生了一件怪事——這個飛雪紛紛的深夜,紫禁城卻突然發生了火災,太和殿前的太和門竟因此被燒燬。

清朝禮法,皇后嫁入皇宮必須得經過太和門,這時候太和門卻被燒燬了。

不詳!

是光緒不詳,還是隆裕不詳?恐怕所有人都會認為是隆裕不詳,讓她嫁給光緒,恐怕不僅會克光緒的命,還會克清朝的命。

可是慈禧可不管這麼多,光緒將來的命運如何,乃至清朝將來的命運如何,她並不在乎,她只在乎眼前。

所以,慈禧仍然決定讓隆裕經太和門入宮,並在太和門廢墟上讓人加班加點地搭起了一個綵棚來替代已經被燒燬了的太和門。

也許慈禧也是想借婚慶的喜氣來衝一衝太和門被燒燬的晦氣罷!

隆裕成了光緒的皇后之後,起到了慈禧想讓她起的作用了嗎?顯然沒有,一則是因為光緒對她並沒有什麼男女之情,不僅如此,光緒對她也頗為冷淡;二則是因為她的性格如此,不善於宮廷爭鬥。

光緒也挺謹慎,他很清楚慈禧將隆裕硬塞給自己,說白了不就是為了在自己的枕畔安插一個眼線嗎?他當然不能讓慈禧如願以償。

這麼一來,隆裕反倒夾在了慈禧和光緒之間,一邊是自己強勢的姑姑,一邊又是自己的丈夫,她該想著誰呢?所以呀,當時隆裕的處境尷尬不已。

慈禧覺得隆裕沒什麼用,對她已經多有不滿。

光緒又覺得她是慈禧放在自己身邊的“監控攝像頭”,對她也不滿,甚至是厭惡。

後來戊戌政變一起,慈禧撕破了臉皮軟禁了光緒,對於慈禧來說,隆裕更沒什麼用處了,說是讓她在宮裡自生自滅也不為過。

不過,在光緒皇帝被軟禁了十年之後,隆裕卻似乎迎來了曙光,她的命運將因此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突然暴斃,有人說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說他是被毒死的,但這都不重要了。

光緒死後不到24小時,掌控了清政府47年的慈禧也緊隨而去,一命嗚呼了。

光緒和慈禧先後死去,隆裕的處境不僅不尷尬了,她更是因此成為了清朝最高貴的女人,如果她想,她甚至還能影響清朝和整個中國的局勢。

她也不用再像以前面對慈禧和光緒的時候那樣唯唯諾諾了,只是她終究是一個小女人,她不懂政治,她也玩不來政治。

載灃用來三年的時候也沒能挽救清朝,隆裕在載灃辭職之後當清朝的掌舵者,她知道應該讓清朝駛向何方嗎?

載灃不知道,她更不知道。

隆裕所想的只是能夠盡力維持一下局勢,她也只能和載灃一樣希望清朝能夠再多苟延殘喘一下而已,她甚至還得將清朝繼續苟延殘喘的希望寄在袁世凱一人的身上,而這份希望得靠袁世凱對清朝的忠誠度來維繫。

可是袁世凱是清朝的死忠嗎?不是。

袁世凱和南方談妥了條件之後,便對隆裕展開了逼宮,要求她讓小皇帝溥儀退位,讓清政府交出政權。

面對袁世凱的步步緊逼,隆裕能有什麼辦法呢?她幾乎沒有一點招架之力,袁世凱宦海沉浮幾十年,她在皇宮裡沉默寡言幾十年,高下立判。

好在隆裕也足夠清醒,雖然久處深宮,但她也很清楚,清朝已經撐不下去了,或許從太和門被燒的那一天開始,她便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所以雖然心情很複雜,但是隆裕最終還是同意了袁世凱的提議,讓溥儀退位,這對所有人都好,用她的話說:“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從這一點來說,隆裕是一個識大體的女人,正因為她的退讓,才讓辛亥革命順利地推翻了清政府,譚嗣同臨死前曾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但是辛亥革命卻以流最少的血完成了改天換地。

中國之所以能夠從君主專制和平過渡到共和制,隆裕功不可沒,她沒有貪戀權力,而是主動配合政權過渡,這才是她獲得所有人尊重的原因所在。

倘若隆裕和她的姑姑慈禧一樣貪戀權力,在掌權之後繼續負隅頑抗的話,那麼中國近代史必將改寫,流血事件也必將多不可數。

所以,孫先生才會評價隆裕為“女中堯舜”,克公也稱讚她“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遂使全國早日統一”。

對於隆裕,當時可謂是舉國一片讚譽之聲。


吾與吾國


民國二年(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長春宮病逝,享年46歲,據史書記載,隆裕太后患病後,胸腹隆然高起,日漸腫脹。

當時的脈案是這樣寫的:“皇太后脈息左寸關浮散,尺部如絲。症勢垂危,痰壅愈盛,再勉擬生脈化痰之法以冀萬一。”

以現代醫學來判斷,隆裕太后的症狀像是肝病引發的腹水,後世說她心情抑鬱,脾胃不和,肝氣鬱積,鬱鬱而終不無道理。

隆裕太后過世後,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上諡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與光緒皇帝合葬崇陵。

寬惠慎哲協天保聖,的確是她一生真實的寫照,但蓋棺定論世人唏噓的背後,卻是一個命運錯位,半生淒涼的可憐女子。

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從小出入禁宮,與光緒早早認識,但光緒皇帝從沒有喜歡過這位大他三歲的姨表姐,可以說,從結婚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悲劇。

她沒有秀麗的外表,也沒有性感的身材,

據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中描述,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

正因為這些原因,就連姑媽慈禧太后對她也不滿意,玩伴們更是送給她一個綽號:大木頭。

但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特殊的身世把她變成一枚棋子,任人擺佈。

二十一歲,依然待字閨中,坐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只因為姑媽想把她嫁給皇帝,以監視這個蠢蠢欲動、意欲親政的外甥,縱然這個外甥更喜歡活潑靈動的珍妃。

姑媽的話就是天條律令,無論光緒還是隆裕,都沒有反抗的餘地,就這樣,他們成婚了。

大婚那天,紫禁城突起大火,燒燬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門。箭在弦上的慈禧斷然決定,婚禮如期舉行,而北京城的能工巧匠們,硬是連夜在火場搭出一個幾可亂真的太和門。

結了婚,拜了天地,看似塵埃落定,卻是一切悲劇的開始。

光緒根本不愛她,相傳洞房花燭之夜,面對含苞待放的表姐,光緒大哭說道:姐姐,我永遠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為難啊!

精神上為難,肉體上也為難,因為幼時的放縱,光緒落下了早洩遺精的毛病,久治不愈,隆裕自然更加被冷落。

冷酷的姑媽對此毫不在意,在她看來,監視光緒、掌控權力才是這個侄女最大的價值,至於她的婚姻幸福與否,與別人何干。

過了河的卒子,哪管生死,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那是女人的問題!

1895年戊戌變法的失敗更是加劇了這場蓄謀已久的家庭矛盾,光緒被囚禁在贏臺,隆裕雖然能夠見他,但雙方再無所言。

從此以後,隆裕就變成了紫禁城一個多餘的人。

姑媽不待見她,丈夫不信任她,太監不尊重她,宮女不搭理她,那些大臣們,更是見都見不到她。

她就像一個幽靈,隱沒在紫禁城的黃瓦紅牆中。

花開花謝花滿天,紅香消斷有誰憐!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謝人亡兩不知!

1908年,姑媽丈夫相隔一天離世。

這個多餘的人,搖身一變,成為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大清國的皇太后!

恍惚間,她彷彿看到了一線生機,母慈子孝,天下大治,幾十年的委屈、寂寞、生離死別都是值得的!

但1911年武昌的一聲槍響,把她從幻夢中又拉了回來。

大清亡了。

那個曾經寄予厚望的漢人袁世凱跪在她的腳邊,涕淚橫流,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演戲,但他那麼的投入,讓久居深宮的隆裕覺得,也許他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

她一生錯位,皇后太后,俱是有名無實,但當大廈將傾,男人們避恐不及的恥辱一刻,她卻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

“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這是她對大臣說的原話,從一個羞答答的弱女子口中說出來,縱然大勢所趨,依舊讓人心酸不已。

1913年她的生日,袁世凱遣人以外國使節的禮儀拜見,滿清宗室卻多半迴避,不肯入賀,一年前還人聲鼎沸的御殿,此刻冷冷清清,比北京的天氣還冷。

她就此一病不起。

1913年2月22日,她在痛苦和失落中死去,臨行前,她對年幼無知的溥儀說道: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國已亡了,母又將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

茫然、奈何,可能是她一生最無能為力的際遇,如今輪到她的過繼兒子,何等淒涼。

她死了,世人卻沒有忘記她。

正是她懦弱中的果決,挽救了千萬蒼生的性命,孫中山說她:

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

女中堯舜,也是袁世凱為她上的輓聯!



日慕鄉關


貪戀權力的慈禧臨終前指定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即位。溥儀當時只有三歲,晉升載灃為攝政王,隆裕為皇太后,而且特別強調:“軍國大事,攝政王當秉承隆裕太后意辦理”。遺詔大白於天下之日,人們都認為親侄女會效仿慈禧垂簾聽政,國事將更為不堪。

但時間能證明一切,隆裕大概顧慮了天下輿論,或者有自知之明。她長年身處宮中,對外界一無所知,幾乎與社會脫節了。既無政治經驗,又沒有慈禧太后駕馭群臣的手腕,所以,她知足常樂,有個名號已心滿意足。並未在國家大事上指手副腳,掣肘載灃。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了。

辛亥革命後,朝野恭請清帝“遜位”,抱官殘缺的滿清王公貴族堅決不從,處心積慮要與革命軍鬥個魚死網破。這個時候,深藏不露的隆裕顯示了自己的遠見卓識,展現了英明的一面,她沒有脫離現實,首先用權威壓住了不顧國情的眾小丑。

最為明顯的,她怒斥小恭王溥偉的話令人感慨:國家平安無事時,已被你們弄得亂七八糟,現在局勢已經嚴峻到這種地步,你們還在上躥下跳,我是真不願再看見你們胡鬧了!直率而坦然,讓胡作非為者抬不起頭來。

接著,她以太后的名義召見群臣。海軍大臣譚學衡是清醒的務實派,委婉地率先發言說:“如果太后贊成共和,則上足以繼承德宗遺志,將流芳萬世~”。顯然是拿出先帝的的遺願來提示與會眾人。

隆裕恰當地發言了,她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滿洲私產。但滿洲主宰已經兩百餘年了。我作為一個婦道人家,只求德宗陵寢可以修造。而現在的皇帝年紀還小,為政時間不長,他不懂事,將來,他長大後追查什麼責任,我願意承擔。言簡意賅而言之有理。隆裕如此識大體顧大局的表態,得到了除宗室王公外幾乎所有人的欣賞與支持。

縱橫古今,政權更迭無不伴隨著血雨腥風。英國的光榮革命、法國大革命、滿清的入關,致使多少人無家可歸和人頭落地啊;而隆裕清醒地代表清政府作決絕性地自我了斷,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啊,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巨大進步。可以說,光緒在世,不一定有這樣的壯舉。

隆裕太后簽署的詔書宣佈了五族共和,給部分激進的革命黨人有可能發生的國家分裂行為敲響了警鐘;又給即將誕生的民國賦予了正統地位,沒有給妄圖趁機搗亂者留下任何口實。在一定的程度上,維護了大局穩定。使得中華疆域無損,泱泱大國依然屹立。她也因此被孫中山、黃興等人尊為“女中堯舜”。


希望星晨58298869


都別搶,我來答。

裕隆太后因為做了一件事,在她死後不僅享受到國葬的待遇,而且還讓民國政府和各外國駐華使館為她下半旗致哀。她是中國最後一位太后,但也是第一位享受世界性殊榮的太后。

僅僅只因為她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下詔遜位,結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制度。不過很難說隆裕太后下詔遜位是心甘情願,作為皇朝統治者,她的內心自然是想永保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

但是袁世凱的逼宮和孫中山咄咄逼人的革命浪潮讓隆裕太后沒有了選擇,她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善於玩弄政治的女人,並沒有慈禧那種極強的權力慾望和掌控能力。

這在她作為光緒的皇后時就可見一斑,光緒寵愛珍妃,隆裕對此也表現的無能為力,只能求助自己的姑姑慈禧。這表明隆裕本身就不善於城府和鬥爭。

隨著慈禧和光緒的相繼去世,隆裕卻一躍成為清宮中的最高權力統治者,開始依照慈禧太后的事例垂簾聽政。不過話是這麼說,權力畢竟還是掌握在攝政王載灃的手中。

本來就不善於工於心計和城府的隆裕太后就安心當起了自己母親的角色,一心一意照顧溥儀。但隨著載灃在和袁世凱的鬥爭中失勢,權力轉而落入袁世凱手裡。

而柔弱的隆裕和溥儀又怎麼可能是袁世凱的對手呢?對於袁世凱的提議也只能是言聽計從,委曲求全。在袁世凱精心導演的騙局之下,隆裕太后只是愈陷愈深。

在御前大臣會議中,隆裕太后和一群宗親貴族商量來商量去,究竟是傾盡全力做殊死反抗,還是接受袁世凱提出的皇室優待條件。

這群人商量不出一個結果來,如果要打,卻又沒有錢,軍隊也不值得信任。如果不打,這群人心裡到底是不甘心的,隆裕太后無奈的說道:

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凱說的,革命黨 太厲害,咱沒槍炮役軍餉,打不了這個仗。我說不能找外國人幫忙嗎?他們說去問問。過了兩天說問過了,外國人說攝政王退位他們才幫忙。載灃你說是不是這樣說的?——《我的前半生》溥儀

就這麼著,在這種打又打不過,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處境下。隆裕太后只好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在詔書上加蓋御用印章時,隆裕太后已經是淚如雨下。

但不管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同意退位,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和平過渡權力的方式保證了國家的穩定。因為當時有大量的滿族人結成宗社黨反對共和,反對皇帝退位。

這些人都是相當激進的保守派,為了復辟,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不惜投靠敵人。可見,如果當時隆裕太后鐵了心要維護大清皇朝的統治,煽動滿族人和軍隊打內戰。

那麼對於彼時早已經千瘡百孔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場極大的災難。正因為隆裕太后做了一個相當無奈但是卻又正確的決定,大清王朝才能和平過渡為中華民國。

但作為一個柔弱的女人,這一切本不該由她來承擔的。所以遜位以後隆裕變得鬱鬱寡歡,想必精神上揹負了相當大的負擔,最終染病去世。

而隆裕死後,民國政府為她舉行了高規格的國葬儀式,當時全國各地都派出代表到北京參加追悼會,會眾共有五萬人之多。

對於隆裕自己來說是深為無奈,但對於外界來說隆裕卻是深明大義,正因為她的貢獻,所以稍稍贏得了人們對她的一絲尊重。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古代皇室的婚姻,很少有過愛情,大多帶有政治色彩,慈禧如是,隆裕太后亦如是。

隆裕太后何許人也?

隆裕太后是光緒的原配皇后——孝定皇后,滿洲鑲黃旗,慈禧太后的弟弟桂詳之女。官方歷史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她的名字,後來,著名的“德齡公主”以及孝定皇后的後人稱她“靜芬”,多數人也就逐漸默認“靜芬”是她的名字。

光緒是慈禧的妹妹所生,靜芬是慈禧的弟弟所生,比光緒大三歲,因此,他倆也是表姐弟。

1888年,光緒已經十八歲了,這在清朝皇室屬於絕對“晚婚”的年齡,但他卻沒有選妃。究其原因,還是慈禧暗中作祟。因為光緒一旦結婚,就意味著成年,成年的皇帝要親政,慈禧就要歸政。權力慾極強的慈禧,自然不願意退出權力舞臺。她要為將來做打算,即使光緒親政,還是要由她說了算。

慈禧本人是從普通妃嬪逐漸爬起來的,她深知後宮對皇帝的影響力。而要控制光緒,鞏固自己的權力,安排一個“靠譜”的皇后至關重要。

早在光緒剛入宮時,慈禧已經開始佈局其婚事。當時,慈禧安排靜芬入宮,與小光緒一同玩耍,企圖讓他們從小就能建立青梅竹馬的感情。“光緒只向靜芬看了一眼,心上便老大不高興。他覺得這個小女孩絕對不是理想中的同伴。”慈禧的這種安排,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

但是,看不上歸看不上。對於那些乾綱獨斷的帝王來說,可以自由選擇皇后。光緒呢?作為一個傀儡,從小生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下,性格懦弱,在婚姻問題根本沒有自主權。

慈禧利用自己的權威、祖宗家法與孝道,將光緒與靜芬“捆綁”到一起。她這麼做,與推遲光緒婚姻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權:

一、親上加親,可以讓光緒更加聽長輩的話;

二、將親侄女立為皇后,無異於在光緒身邊安插一個“監控器”。光緒的一舉一動,都能被慈禧掌控,尤其是歸政後退居頤和園,及時瞭解光緒動向尤為重要。

在早已“內定”人選的前提下,慈禧親自主持“選後”活動,安排了一場純粹的政治婚姻。這場活動中,當事人光緒和靜芬並不愉快。

靜芬是葉赫那拉氏家族,是“後黨”成員,事事都與慈禧一致,與光緒唱反調。他們明為夫妻,實際上同床異夢,甚至是政敵。本就沒有感情,加上立場不同,導致靜芬從未得到光緒寵愛,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光緒去世。

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隆裕太后被迫做了一件好事

1908年,光緒去世,第二天,慈禧也跟著去了。當時,靜芬僅僅四十一歲,被尊為隆裕太后,取得相當一部分的清廷權力。

隆裕太后本想效法慈禧垂簾聽政,但她實在庸碌無為,魄力、才幹遠不如慈禧。隆裕太后未能如願,心中不快,因而遷怒於攝政王,對載灃執政期間的朝政橫加指責,多次掣肘,間接給了外部力量(孫、黃等人)發展的機會。

1911年,武昌起義後,各省都督相繼宣佈獨立。清廷失去半壁江山,形勢岌岌可危,隆裕太后毫無主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清廷只好請袁大頭出山,並給予他軍政全權。

老袁是一位老江湖,深喑縱橫之道,他一面利用清廷的武裝力量要挾南方各省;一面以南方勢大為由,逼迫清帝退位。此外,老袁還外賄奕劻、那桐等重臣,內賄宮廷太監小德張,利用他們向隆裕太后施加壓力。

關於退位問題,清廷召開多次御前會議討論。會上理解爭論,意見始終沒有統一。隆裕太后不知所措,除了抱著宣統哭以外,別無他法。

為了保住清廷,隆裕太后盡力拉攏袁大頭,還特地封其為一等侯,使他效忠朝廷。老袁雖然接受了“甜頭”,但他不僅沒有忠於清廷的打算,反而軟硬兼施加緊逼宮,一邊聯合北洋將領威脅清廷,一邊以“優待條件”為誘餌。隆裕太后無路可走,被迫接受退位的條件。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發佈懿旨,宣佈清帝退位。不管她是否處於自願,持續了兩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在她手裡宣告結束,客觀上緩和了當時劍拔弩張的形勢,也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因此,隆裕太后去世時,朝野都比較重視,其葬禮也算莊嚴隆重。老袁下令降半旗致哀,文武百官穿孝二十七日,在京的王公、要員參加祭典者達三百多人;向清廷發唁電者不計其數,副總黎元洪還稱讚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秋媚說:作為一個女人,隆裕太后是失敗的,她沒法擁有一個正常女人的愛情、親情與幸福,僅擁有過一個婚姻的外殼;作為一個政客,她同樣很失敗,既沒有能力駕馭臣子,也沒有才幹力挽狂瀾。唯一被認可的是,她被迫退位,順應了時代潮流。


秋媚讀史


隆裕太后,清朝最後一位太后,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在她生前,清朝結束了276年的統治,在她死後,得到了國葬的優待,生前生後,隆裕太后都值得國人尊重。




隆裕太后,姓葉赫那拉氏,是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按輩分,還是光緒皇帝的表姐。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慈禧欽點與光緒成婚,次年冊封為皇后。隆裕的一生其實是非常不幸的,作為政治婚姻的被利用者,隆裕並不受光緒寵愛,在光緒與隆裕大婚之前,他最寵愛的是珍妃,隆裕一直被認為是慈禧派來監視他的“奸細”,因此光緒對她多有防備,再加上隆裕姿色平平,性格柔弱,身為皇后不得寵, 在宮中也得不到慈禧的歡心,在諸王命婦面前也缺乏自信,可想而知身為一國之母的隆裕,當時的處境有多艱難,她與光緒十幾年婚姻,沒有生下一子半女。




光緒三十四(1908年),這一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相繼駕崩,時間僅隔不到一天。遺命醇親王載灃之子,三歲的溥儀繼承大統,改年號為宣統,隆裕被尊為“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垂簾聽政,與監國攝政王載灃同掌朝政,共同支撐起已處在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

隆裕太后性格柔弱,不懂馭人之術,在與醇親王載灃執掌朝政中常受打壓,“垂簾聽政”名不副實。而此時的大清王朝,因為南方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燒,大有席捲全國之勢,清王朝已處在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危險境地。身為皇太后的隆裕,既無威信也無權術,幾乎就是個權利被架空的太后,只能聽任載灃胡搞亂來。



宣統三年(1911年),南方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昌起義,三年監國無所作為的載灃被撤去攝政王之位。繼續垂簾聽政的隆裕,成為即將終結的大清王朝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和終極責任人。當時因為袁世凱與南方革命黨多有交集,隆裕太后命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負責與南方革命黨談判。

但是,共和已是大勢所趨,繼續保留帝制已經難收民心,廢除帝制的呼聲越來越高,隆裕太后有感於大清王朝終將斷於她之手。在召見慶親王奕劻,內閣大臣袁世凱等王公大臣的時候,聲淚俱下的表示大小事決於諸卿,我們孤兒寡母的聽你們安排就是。至此清帝遜位的大政方針就初步定下來了。



宣統三年(1912年)2月22日,養心殿,袁世凱呈覽早已草擬好的《清帝遜位詔書》,隆裕太后未看完詔書已是淚眼婆娑,悲傷難掩。隨著軍機大臣世續、軍諮大臣徐世昌在詔書上蓋上御寶,清朝的統治也宣告結束了。此時,心有不甘的保皇黨黨魁恭親王溥偉請求面聖,隆裕太后大聲表示說:“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禁絕一切滿清貴族入內覲見,表現出了堅決的遜位態度。帝后母子就這樣抱成團痛哭不止,袁世凱及諸大臣也伏地同聲而哭。

遜位詔書是隆裕太后主持蓋印的,大清王朝之亡,實亡於隆裕之手。隆裕太后對此是久久難以釋懷,鬱鬱寡歡悶悶不樂,鬱結於心,終至染病。1913年的“萬壽日”(太后壽辰),隆裕太后是過的最冷清的一次生日,除了接見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專使梁士詒,用外國使臣覲見的禮節祝賀(有點諷刺);宗室王公大臣們多半迴避,不肯入賀,殿上不過寥寥數人,隆裕太后撫今追昔,悲痛不已,竟至一病不起,熬到2月22日,終在長春宮御崩,享年四十六歲。



隆裕太后御崩後,民國政府為她主持了盛大的國葬,大總統袁世凱率軍政要員臂戴黑紗祭拜,全國連續三日下半旗致哀。5萬各界人士參加了國民哀悼大會,靈堂上方懸掛著“女中堯舜”的橫幅,舉國上下無不對隆裕太后的薨逝感到惋惜。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順應時勢,力排眾議,一手終結了大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使中國迎來了共和民主,封建帝制的結束,是歷史的巨大跨越。隆裕太后的偉大之舉,當受全國同胞之尊敬。


大國布衣


隆裕太后這種反差的人生經歷,恰恰說明另外一種人生經驗,那就是小事糊塗可以,但是大事不能糊塗,大節不能虧。


隆裕太后是光緒皇帝的皇后。她才貌都不出眾,能夠成為皇后的唯一條件則是她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年齡和光緒皇帝相仿,成為慈禧控制光緒的一枚棋子。


這導致隆裕艱辛可憐的前半生。光緒皇帝遷怒於她,對她實施了不少家庭冷暴力;普通吃瓜群眾認為隆裕嫉妒珍妃和光緒,是拆散這對苦命帝妃的幫兇和打手之一;慈禧太后是她的親姑母,其實也並不喜歡她,表面上給了恩寵,私底下並沒有幾分真心疼愛。


隆裕進宮後,生活其實一直處於一種壓抑和苦悶的狀態中。她天性木訥,不懂得如何討上位者的歡心,更不懂得該如何愉悅自己。她似乎嘗試過靠近光緒皇帝,但是不得其法,更加惹得夫君厭惡。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離世,前後相差僅僅一天,慈禧太后在臨終前,說女子不可干預政事,此舉與本朝家法相悖,偏偏又幫扶了隆裕一把,賜予隆裕太后一定的輔政大權,導致隆裕太后冥冥之中走到這樣一個歷史關口。


慈禧太后僅僅去世三年,清朝就再也無法維持那種虛弱的統治。袁世凱趁機和革命黨合作,希望逼迫清朝讓渡權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清朝在當時並不是沒有任何家底。他們統治中國長達200多年,手上還是有一批忠於清朝的軍官和士兵。即使這些軍隊的戰鬥力不強,但是隻要是戰爭,就會引起內耗和更多無謂的傷亡。


如果這是一場爭奪權力的戰鬥,革命黨不會如此在意。但革命黨的根基和底線都在於民族和百姓的利益,那麼如何避免最小的傷亡就成為擺在革命者面前的問題。

革命者希望通過談判的方式進行和平的過渡。當袁世凱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心態搭建起這種談判橋樑時,談判桌的另外一邊,坐著是以隆裕太后為首的滿清貴族。


隆裕太后的態度決定這場談判的結局。


隆裕太后並無主政的才能,命運讓她做到這個位置上,其實是在折磨她。袁世凱不斷以國外皇族被革命者殺害的例子向隆裕太后試壓,隆裕其實已經抵抗不住了。


她手底下的滿清貴族憤慨有餘,能力卻沒有跟上,隆裕太后其實得自己拍板。


隆裕太后決定清帝遜位。


不管是害怕自保也好,還是逃避壓力也好,隆裕的決定在大局上是符合歷史走向,減少無所謂的火拼,利國利民的。


所以,隆裕當時的舉動,受到了輿論的讚揚,稱讚她不為一姓之私,枉顧民族和國家的利益不顧。


問題是隆裕本人對此耿耿於懷。她的行動後果有著很高的意義,偏偏思想上沒有達到這樣答覆境界。


隆裕對於斷送清廷江山的決定痛苦不已。一年後,就病逝了,享年46歲。


隆裕太后這個人,沒有什麼可恨之處,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褒獎的地方。但在清朝和平交接權力這件事情上,隆裕太后出力不少,使得她成為中國歷史上值得書寫的歷史人物之一。


只可惜隆裕的讓步,卻為他人做嫁衣。權力交接不久,革命黨在武力值和政治經驗上都不及袁世凱為首的北洋系勢力。


袁世凱為此盜取了革命果實,上演了一出稱帝鬧劇。袁世凱匆匆下臺死亡後,當時的中國再無能夠全盤控制局勢者,各路軍閥上位,近代中國進入更深一層的苦難。


熊沾沾


人們都知道溥儀是大清的亡國之君,弄丟了大清王朝,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他退位時只有六歲,一個六歲的娃娃能幹啥?雖然是個皇帝,但是有名無實,真正下令扔掉大清江山的人是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死後,袁世凱下令降半旗全國哀悼三日,文武官員穿孝服二十七日,軍政要員紛紛致電清室,對隆裕太后的病逝表示哀悼,國家還為她召開了國民哀悼會,到席者達五萬人之多,靈堂上掛著"女中堯舜"的橫幅,孫中山評價她:

"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

從葬禮的規模上看,隆裕太后的葬禮是十分風光的,深受國人的崇敬,隆裕太后是前朝太后,代表的是封建君主專制,崇尚民主共和的國人為什麼要為前朝太后風光送行?

人民尊重隆裕太后,是在感激她服軟,向民主共和低頭。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含淚宣讀《清帝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上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就此終結,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隆裕太后的服軟帶來了民主共和。溥儀登基時只有三歲,隆裕太后垂簾聽政,所有人都以為隆裕太后會像她的姑媽慈禧太后那樣牝雞司晨,但是事實正好相反,隆裕太后沒有威嚴,不懂得巴結他人,性格怯懦,處處受到溥儀生父載灃的牽制。

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灃的權力受到重創,隆裕太后成為大清王朝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和終極責任人。隆裕太后身為大清的掌權者,是一個極其傳統守舊的人,她的內心深處倒是對民主共和不感興趣,她當然也想清朝能長治久安、千秋萬載,但是卻無能為力。孤兒寡母,無依無靠,面對國人的步步緊逼,無奈之下只有選擇退位。

溥儀退位後,她鬱鬱寡歡,不久便病逝了。

隆裕太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她敢於面對歷史,走向歷史的潮流,單從這一點來看,國人就對他十分敬重。

隆裕太后受到國人的尊重,還有一方面是來源於國人對她悲慘人生的同情,悲劇的人生往往更容易得到人們的憐憫。

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由於這層關係,隆裕才當上光緒帝的皇后,但是光緒和慈禧早就結下了樑子,光緒一直認為隆裕太后是慈禧派來的間諜,所以對隆裕太后的態度一直不好,甚至將她當做出氣筒。

隆裕太后當時身為皇后,既沒有抓住丈夫的心,又因為木訥的性格毫無皇后的威嚴,令慈禧太后十分失望,因此受到了慈禧太后的排擠和厭棄。

隆裕太后一生過得十分悲慘,前半生雖然貴為皇后,但是有名無實,沒有夫妻生活,受到冷暴力,猶如被打入冷宮一般;後半生又拱手讓出大清江山,成為亡國太后,遭受滿清貴胄指責痛罵,她早早辭世的原因,實在是由於經歷了太多不幸。


歷來現實


這個問題裡有兩個可疑之處:大清王朝不是隆裕太后弄丟的,隆裕太后究竟贏得了多少國人的“尊重”。

隆裕太后是慈禧的弟弟的女兒,也就是她的侄女,和她的丈夫光緒皇帝是表姐弟。慈禧當年選擇裕隆太后(葉赫那拉•靜芬)做光緒的皇后,不外乎就一個理由,她是自己人,能幫自己盯著光緒。


可惜隆裕和她姑姑的想法不太一樣,既然做了光緒的皇后,就應該聽光緒的話,一心一意做他的女人,所以她的表現讓慈禧很不滿意。光緒皇帝也不喜歡這個皇后,她是太后的人,肯定是在身邊做臥底的,所以要防範她疏遠她。裕隆落得個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這樣的日子隨著光緒和慈禧的先後去世,終於結束了。2歲的宣統繼位成了皇帝,裕隆也由皇后升格為太后,垂簾聽政,和載灃一起成為了大清王朝的掌舵人。但她的性格柔弱,對於權力也不是看得很重,所以大權都在載灃的手裡。

這時候的大清已經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南有孫中山北有袁世凱,一個得了民心一個掌握軍權,武昌起義後東南半壁近失,中華民國呼之欲出,裕隆和她懷裡的溥儀已經沒有了任何依仗,最終只能選擇退位,結束大清王朝的生命。

題目所說的裕隆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顯然不是可觀事實。大清之亡,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說,就是“天下大事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大清逆世界潮流而動,不得不亡,豈是裕隆太后一個女人所能左右的?


那麼裕隆真的受世人尊重嗎?的確,在她去世後,前朝的遺老遺少,新民國的總統高官,都一致說她是“女中堯舜”,認為她能順應形勢發出《清帝遜位詔書》,結束滿清的統治,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避免了流血衝突。但這一切的背後,全是袁世凱的操弄,詔書是袁世凱事先寫好的,裕隆一邊看一邊哭,最後懷抱裡的溥儀也跟著哭,她怎麼能甘心呢?退位讓權,形勢所迫爾!那些人口中的尊重,惺惺作態爾!

裕隆因為大清江山在自己手中結束,鬱結於心46歲(1913年)就死了,最後和那個被囚禁了半生,並不喜歡她的光緒埋葬在了一起。


李飛叨


和光緒帝一同被毀了的,還有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在慈禧的操縱下,清德宗的婚事成了“親上加親”的政治聯姻:表弟娶了表姐。可是,直至光緒駕崩,隆裕皇后一直都未得到寵幸,年輕時守活寡,後半生做寡婦,這種痛苦是難以形容的。

在慈禧的眼裡,只剩下了利益。她覺得,大清皇后的位置,就該留給葉赫那拉家族。所以,她才安排將自己的侄女嫁給光緒。然而,這樁婚姻,是光緒最為厭惡的。

光緒是在慈禧的操控下長大的,對自己這個“親爸爸”有著十分微妙的情感。光緒很怕慈禧,又不得不表現的與她很親近,但在內心深處卻很排斥這個皇太后。所以,當面對慈禧安排的皇后時,光緒自然也很厭煩了。

晚清的權柄,曾長期掌控在慈禧手中。在光緒駕崩的第二天,慈禧也隨之離世。結果,隆裕成了清王朝的掌舵人。當時,年幼的溥儀被扶上皇位,而隆裕和載灃便主持大局。

令隆裕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以為自己的時代已經來臨,但辛亥革命的槍聲,卻預示著清王朝即將分崩離析。在袁世凱與革命黨達成協議後,隆裕和宣統成了被恫嚇的對象。最終,隆裕選擇了退位,想憑著《清室優待條件》來安度晚年。

選擇退位,結束帝制,意味著規避了大規模的戰爭。要知道,如果隆裕執意鎮壓革命,晚清政府還是有一些鐵桿將領的。可當皇帝、皇太后都投降了,清朝的遺老遺少,也就隨之樹倒猢猻散了。

儘管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了,可畢竟換來了民國,結束了帝制。而做出退位決定的隆裕,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讚揚”了。

說實話,從一定程度上講,隆裕是親手葬送了大清。可是,最為崇尚革命、希望和平與既得利益者,自然要美化、稱讚這位女性了。也正因如此,在隆裕死後,孫、袁等人都奉上了敬仰隆裕的輓聯。

至於說普通民眾,隆裕是生是死,真的與之關係不大。在老百姓眼裡,能吃飽飯,有衣服穿,有房子住,踏踏實實地過日子,才是真正關心的。當然了,隆裕這個人,除了生活比較奢靡外,倒也沒做過什麼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