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的前世

工业4.0的前世

工业4.0源自德国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应激式反应,当时整个欧洲大陆都在寻找改善经济的机会。对于德国而言,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德国必须形成更加柔性与灵活的生产链条,坚定不移地转向大规模定制以适应动态的外部环节。

而整个世界正好能够感受和预见到数字转型对制造环境的巨大影响,这就是工业4.0扑面而来。前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分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IT技术。而现在是第二波数字化浪潮,大大拓展了人们感知、理解、执行和学习的能力,从而酝酿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工业4.0的前世

工业4.0第二重天,智能产品。

生产的过程智能化了,那么作为成品的工业产品,也同样可以智能化,这个不难理解,你们看到的什么智能手环、智能自行车、智能跑鞋等等智能硬件都是这个思路。就是把产品作为一个数据采集端,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去,方便用户进行管理。

德美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分歧之一,就是先干智能工厂,还是先搞智能产品。德国希望前者,美国希望后者。至于中国,我们就搞加,还是加这个东西好,正加反加都行。

工业4.0第三重天,生产服务化。

刚才说了,智能产品会不断地采集用户的数据和状态,并上传给厂商,这个就使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向服务收费。我好多年前在西门子的时候,西门子就提出来向服务收费,当时我觉得这是德国佬拍脑袋想出来的傻&TImes;决定,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这是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为工业4.0的生产服务化布局了。你对西门子的印象是什么?冰箱?你个糊涂蛋,西门子这些年已经悄然并购了多家有名软件公司,成为仅次于SAP的欧洲第二大软件公司了。

这个服务是什么呢?比如西门子生产一台高铁的牵引电机,以往就是直接卖一台电机而已,现在这台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把数据传回给西门子的工厂,这样西门子就知道你的电机现在的运行状况,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检修了。高铁厂商以往是怎么做的?一刀切,定一个时间,到时间了不管该不该修都去修一下,更我们汽车保养没什么差别。现在西门子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修什么时候需要养护,你要想知道,对不起,给钱。

再举个例子,智能产品实现后,每一辆汽车都会不断地采集周边的数据,来决定自己的行驶路线,整个运输系统会完全服务化,任何人都不需要再买车,有每天也许自己开车会成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设备是智能的,而人确是不可控的。

未来,在工业4.0时代,生产力关系将被再造,人们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获取财富的模式也将改变。虽然技术的发展总会在某个时期带来非议,但人类历史一路前进,证明了在技术升级面前,人类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