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成就“黑灯工厂”

智能工厂(Intelligent plant)是当今工厂在设备智能化、管理现代化、信息计算机化的基础上达到的新的阶段,很多制造企业都在大力布局智能工厂。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行业智能制造系统都还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只有少数大企业单项业务信息技术覆盖面较高,关键业务环节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协同和集成。从制造企业生产力水平来看,大量企业处于工业2.0要补课,有些企业处于工业3.0待普及,有个别企业处于工业4.0要示范。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2025”成为最有力的战略驱动。盖勒普是“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探索者和实践者。深度结合当前离散制造业的实际现状,基于全球25年领先技术和中国15年的本地化经验,盖勒普提出了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的五个方向,旨在借助全球先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MES-SFC)这一生产力引擎,打破组织边界,将企业整个生产现场都纳入到管理网络中,正深刻地改变着制造模式、流程乃至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这一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将有力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离散制造企业得到了独一无二的新技术体验,并为行业树立成功典范.

“机器换人”成就“黑灯工厂”

“智能制造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是德国,他们叫”工业4.0“,简单说就是互联智能工厂。但我国的情况不一样,由于没有现成的机器人应用方案,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机器人化“的改造,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机器换人”成就“黑灯工厂”

“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中描述智能制造所必备的元素。在长沙经开区,汽车行业已成为区域最大经济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其对产能的高度需求让机器替代人工拥有广泛的实际运用与市场潜力。

“四大车间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改善了劳动强度,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广汽三菱生产部负责人说,汽车产业已成为长沙经开区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这位负责人还说,“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要辞退产业工人,而是通过培训,引导产业工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人才转变,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