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從容跳出虎穴,蔣介石哀嘆「煮熟的鴨子飛了」

彪炳史冊的中原突圍是解放戰爭的啟幕。30餘萬裝備精良的敵軍,將我軍5萬人圍困在以禮山縣(今大悟縣)宣化店為中心,方圓不足100公里的狹小地帶,妄圖48小時“一舉包圍殲滅之”。緊要關頭,我軍分路突圍,戰略轉移,為中國革命、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蔣介石眼裡,在國防部長白崇禧和參謀總長陳誠的眼裡,在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的眼裡,中原解放軍已經是一隻“煮熟的鴨子”。

蔣介石的胃口,還真開了,他曾妄想在48小時內將“中原共軍就地解決”,“一舉包圍殲滅”。

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能一口吃下這套大餐,蔣介石和他的手下們不僅沿中原解放區周圍部署了30萬大軍,同時還讓第1 戰區胡宗南和第10戰區的李品仙部協助堵擊。

然而,在48小時後,中原只有劉峙這隻老鴨子了。

李先念部數萬大軍通過金蟬脫殼之計已從容跳出了劉峙所佈下的包圍圈。

蔣介石雖然大罵劉峙無能,但畢竟他在外圍還有近23萬兵力。加上在李先念西去的路上還有他最得意的學生胡宗南——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官統率的30萬大軍。

前有攔截後有追兵,中原解放軍仍是凶多吉少,擺在李先念、王震面前的仍是一條險惡之路。

當然,李先念、王震和王樹聲等也不是吃素的。中原解放軍自1946年6 月26日晚按預定計劃開始突圍後,為縮小目標,全速越過平漢路,兵分兩路,向西疾進。

北路軍,(也稱右路軍),由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率中原局、中原軍區機關及第2 縱隊第13旅、第15旅第45團、第359 旅和幹部旅(含中原軍區警衛團)。

越過平漢路後,7 月1 日突進至應山以北之泉口店、吳家店。槳溪店地區。7 月3 日進至棗陽縣東北地區。隨後,以日強行軍叨公里的速度,越過蒼苔鎮、唐河。白河,繼續向西疾進。7 月5 日,北路軍按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命令,進入棗陽以北地區休整。

7 月11日,北路軍進至豫西南內鄉以南師崗地區。為了便於快速隱蔽機動,李先念決定分兵兩路,向陝南地區進軍。7 月13日,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震率第359 旅冒著滂淪大雨,迅速包圍浙川,第13旅第38團包圍馬蹬鋪,其餘部隊同尾追的國民黨軍展開激戰,一舉將突圍以來遇到的第一個強敵全部消滅。

7 月14日,北路軍在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指點下,強渡丹江,使蔣介石企圖將中原軍區部隊消滅在丹江以東地區的計劃落空。

7 月15日,王震所率部隊與胡宗南所部整編第叨師在荊紫關、南化堂一帶的山谷中血戰兩天一夜,消滅了攔阻的國民黨軍,突破包圍圈,將追擊的國民黨軍遠遠甩在了身後。

7 月17日,李先念親率的北路軍一部在進至南化堂地區後與胡宗南所部整編第1 師第1 旅遭遇,雙方激戰一夜,突破了胡宗南之“王牌軍”——整編第回師防線。20日,進入陝南趙家川東北地區,旋即又遭胡宗南所部整編第3 師的阻擊,經16小時激戰,殺傷敵400 餘人,繼續前進。

7 月27日,王震所率部隊突破山陽至漫川關間的封鎖線,進入鎮安、柞水地區。

7 月29,北路軍全部到達陝西省南部商南縣,完全跳出了國民黨軍的包圍圈,開始執行中共中央軍委“將部隊分散,創建豫鄂川陝根據地”的新任務。隨後,王震率第359 旅,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同意,於9 月1 日回到陝甘寧邊區,受到邊區軍民的熱烈歡迎。

至此,正式宣告蔣介石國民黨軍妄圖消滅中原部隊的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再說由中原軍區副司令員王樹聲率領的左路軍,第1 縱隊(欠第1 旅)、第2 縱隊之第15旅(欠第45團),共1 萬餘人,於6 月25日由光山縣之沒被河、白雀園出發,向西南突圍。

6 月30日,左路軍行至禮山以西平口時,遭國民黨軍整編第66師1 個團、整編第75師1 個團和整編第11師第18旅的圍堵,於是就同優勢之敵展開激戰。王樹聲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於7 月1 日全部越過平漢鐵路,進入安陸、應山地區。

7 月3 日,左路軍突圍部隊進至應山以南壽山地區時,接中共中央指示:國民黨軍擬在棗陽、厲山、天河口、高城進行合擊,王樹聲所部應搶渡襄河西進。7 月11日,左路軍突圍部隊進至宜城東南之流水溝及還口西渡襄河時,被國民黨軍整編第75師追上。左路軍被攔腰割斷在襄河兩岸。雖渡過了大部兵力,但有近4000無法渡江。情況十分危險。左路軍臨時決定由第3 旅副旅長閡學勝率領部隊轉道北上,經棗陽、新野、唐河等縣進至伏牛山區。8 月初轉至洛南與河南軍區部隊會合。

李先念從容跳出虎穴,蔣介石哀嘆“煮熟的鴨子飛了”

7 月13日,左路軍渡過襄河的部隊,在宜城西南之孔家灣、林家店一帶擊潰國民黨軍第16旅的阻擊,經李家惱、報信坡等地向西北方向挺進。7 月21日進至谷城石花街西南之蒼峪溝地區時,突破國民黨軍整編第66師第185 旅和整編第15師第64旅的阻擊線。這也是國民黨軍最後一道封鎖線。

7 月27日,左路軍進至武當山與江漢軍區部隊會合於房縣,開始分散進行遊擊戰爭,宣告左路軍勝利突圍。此後,王樹聲領導部隊開始創建陝東南、鄂西根據地,堅持在敵後開展游擊戰爭。

在主力部隊向西突圍的同時,擔任掩護的三支部隊也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由羅厚福、文敏生率領的江漢軍區部隊在完成掩護主力越過平漢路後,在左路軍之前渡過襄河,於7 月底直驅鄂川陝邊區,開展游擊戰爭。

張體學等率鄂東獨立第2 旅在原地掩護中原局、中原軍區領導機關和主力轉移後,向東突圍,於7 月17日進入安徽太湖河、嶽西邊境治溪河地區,後又奉中央軍委指示留在大別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

第1 縱隊第1 旅,也於7 月20日經一路血戰,進入蘇皖解放區。

中原突圍作戰歷時36天,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勝利。參加突圍戰役的中原將士,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浴血奮戰,衝破了國民黨30萬大軍的層層圍堵,給敵人以重大殺傷,又調動了程潛、胡宗南和劉峙三部32個旅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其他解放區軍民的自衛作戰,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讚揚。

當毛澤東在延安總部獲悉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等領導下的中原將士突圍成功後,興奮異常,於7 月15日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電祝賀:“整個突圍戰役是勝利的”,“給反動派以極大震撼與困難”,“與全局關係甚大”。

1946年10月1 日,是中原突圍勝利後的第3 個月,解放戰爭也度過了最危險的3 個月。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三個月總結》中再次高度評價了中原突圍的重大意義。毛澤東意味深長地指出:“過去三個月內,我中原解放軍以無比毅力克服艱難困苦,除一部已轉人老解放區外,主力在陝西南。鄂西兩區,創造了兩個遊擊根據地。此外,在鄂東和鄂中均有部隊堅持游擊戰爭。這些都已經極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繼續援助著老解放區的作戰,並將對今後長期戰爭起更大的作用。”

1947年5 月28日,當毛澤東親自指揮下的西北野戰兵團在取得了“三戰三捷”後,一直十分掛念中原解放區軍民的毛澤東提筆給李先念、鄭位三發去早就應該發去但又沒有時間發出的慰問電:“我中原各部為著反對賣國賊蔣介石的進攻,從去年七月起在陝南、豫西、鄂西、鄂中、鄂東、湘西等地,在極端困難條件之下,執行中央戰略意圖,堅持游擊戰爭,曾經鉗制了蔣介石正規軍30個旅以上,為使我華北、華中主力度過蔣介石進攻的最困難時期,起了極大的戰略作用。所有參加這一英勇鬥爭的指戰員,均為全國人民所欽佩,中央特向你們致慰問之意。所有參加這一斗爭的部隊,在和優勢敵人的艱苦戰鬥中,雖然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是基本骨幹依然保存。中央希望你們在位三、先念二同志領導之下,加緊學習,根據中央路線檢討經驗,團結一致,準備為著執行新的戰鬥任務而奮鬥。”

原新四軍軍長陳毅,也對中原解放區軍民成功地從30萬國民黨軍圍堵中突圍而出,表示了極大的欽佩。1947年10月6 日,陳毅統率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配合劉伯承、鄧小平千里躍進大別山)後,專程來到河南的淮陽汲家地區——原劉鄧野戰軍第12縱隊駐地,看望由中原突圍後編成的部隊。當日,陳毅在劉鄧野戰軍的副司令員,也就是這支部隊的原來司令員李先念將軍的陪同下,看望了全體指戰員,並發表了講話。他說:“抗戰時期,新四軍第5 師處於戰略孤立地位。日本一投降,蔣介石要來搶桃子,這是定了的。人家有張床擺在武漢,你李先念站在旁邊,人家睡不著覺嘛!這一仗必定要打,你們必須突圍,這也是定了的。如果日本投降後你們馬上出發,無論向東到華東解放區還是向北到晉冀豫解放區,你們都可以大搖大擺,連罈罈罐罐、屎盆夜壺都可能平平安安地搬出來。沒有你們在宣化店6 個月的堅持,沒有你們艱苦卓絕的中原突圍,全國戰場要取得今天這個形勢是不可能的。中原解放軍作了這麼艱苦的戰略轉移,完成了這麼重大的戰略任務,難道還不是英雄?

“經過中原突圍的同志,都是篩子精選過的,都是黨的寶貴財富。你們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南下以後,一個人能發展成一個大隊。一個戰士將來要帶一個排、一個連。‘大軍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我相信同志們在未來戰爭中,一定會為人民再建奇功。”

對於國民黨軍的失利,蔣介石既難以相信,又惱羞成怒。想不到煮熟的鴨子竟然飛了。他曾設想在48小時之內,一舉將李先念中原部隊全殲,造成首戰“國軍驚人的勝利與奇蹟”。失敗了的蔣介石只能拿他手下的將士出氣。

在中原突圍部隊順利越過平漢路時,蔣介石就下令將追擊不力的整編第15師師長武廷群、第66師師長宋瑞河革職,並嚴令鄭州綏署主任劉峙“跟蹤追擊,務必於7 月20日前全殲李先念部。”

而當蔣介石得知中原突圍部隊全部突圍後,追隨蔣介石多年的劉峙也難逃懲罰,直到最後被蔣介石革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一職。原先自鳴得意的劉峙本打算通過此戰取得一個大勝利,把其個人的事業推向顛峰,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卻因敗陣被革去了本兼各職,只得回南京當戰略顧問,這是蔣介石處理失寵將領的最佳辦法。而擔任圍殲任務的另一位國民黨軍將領程潛,日子也並不比劉峙好過。年齡遠遠在蔣介石之上,在國民黨內的資歷也高於蔣介石的程潛,也曾受到蔣介石當著眾人面的訓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