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海瑞最後什麼下場?

晚霞映月94071888


最近又看了一遍戲骨雲集《大明王朝1566》,黃志忠老師扮演的清官海瑞,可真是入木三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說起海瑞,相信都不會陌生。歷史上以為民做主而聞名遐邇的兩個人,一個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一個是剛正不阿的“海瑞。”民間的戲劇有一出叫做“海瑞罷官”,想必年長的都知道。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祖籍福建,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海瑞於1549年中舉,但其後兩次會試均以失敗告終,1554年,海瑞受邀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中國古代的正式教師)。終於在教了8年書之後,1562年,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知縣,正式步入官場。因為海瑞斷案深得民心,後不斷升官。

一路走來,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在任期間,海瑞雷厲風行,做事果斷,對於豪強敢於打擊,對於權貴不阿諛奉承,極力主張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官員受賄;在加上治理有方,比如興修水路,疏浚河道,最著名的是推行一條鞭法,勒令貪官汙吏退田於民。素有“海清天”之美譽。


有人戲言“防火防盜防海瑞”。

1570年,海瑞出巡南京,結果讓南京一帶的豪門權貴甚至把大紅的宅門都塗成黑色,平時囂張跋扈的地痞流氓都躲起來了,連歷來趾高氣揚的江南織造都夾起尾巴。海瑞的到來不亞於一場災難,對於官員來說。那百姓呢,當然是夾道歡迎,海瑞當時是右僉都御史的身份,是代表皇帝出巡查找問題的,類似特派員,差不多就是紀委的角色。怪不得當官的都害怕呢。

但正因海瑞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甚至冒死進諫,終於又一次惹怒了皇帝。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海瑞買了棺材,並把家人託付給朋友之後,向嘉靖皇帝上呈《治安疏》,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嘉靖皇帝讀後勃然大怒,氣得直跳腳,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對左右侍從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經過宦官的規勸,沒有殺海瑞。


但很快地,海瑞就被抓起來,投進了大牢。嘉靖皇帝終究還是沒有殺他,因為他心裡很清楚,海瑞對明朝,對他是忠心耿耿的,只是無法忍受一個臣子公然上書怒罵他罷了。所以直到嘉靖皇帝死之前,對於海瑞該怎麼處置,還是不置可否。


幸運的是,沒過幾個月,嘉靖皇帝就一命嗚呼了。在此期間,有大臣主張對海瑞處以絞刑,幸好有時任內閣首輔的徐階以及刑部尚書黃光升力保,才活了下來。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明穆宗)繼位,赦免了以海瑞為代表的所有諫言諸臣。海瑞被釋放出獄,官復原職,不久改在兵部任職。後來調大理寺任職,提拔為尚寶丞。 後來在仕途上,海瑞屢受排擠,其中包括張居正為相期間,海瑞依然不受重用。

明神宗屢次想要重用海瑞,都受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撓,後只好任命海瑞為南京右都御史。海瑞上任後,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循私受賄。受不少小人上書誹謗。隨著年事越來越高,海瑞也力不從心,於是多次上疏請求退休,明神宗下詔慰留,不允許海瑞退休養老。

1587年(萬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因為海瑞沒有兒子,所以去世後,由僉都御史王用汲主持海瑞的喪事,當他看到海瑞家裡葛布做成的帷帳、破破爛爛的器物,傷心不已,後籌錢為其辦喪事。

海瑞一生清廉,為民謀福利,自己在生活上卻如同苦行僧,真是其心可鑑日月呀。出喪之際,穿白衣戴白帽的老百姓百里不絕,真正的是百姓心中的“海青天”。後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諡號為忠,表彰他為國為民奮鬥的一生!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海瑞冒死上書,做了一次名滿天下的“錚臣”。雖然被嘉靖帝下獄,但並沒有殺他。



不久嘉靖帝病死,繼位的隆慶皇帝放了海瑞,繼續做官。先後擔任左右通政,再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這個職務品級只有四品,但權力很大,管轄南直隸一般地區。清官所到之處,一定是掀起不小的震動。


沒幾年隆慶皇帝也死了,小皇帝萬曆登基,張居正開始掌權。張大人很不喜歡海大人,於是十年間並無重用。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親政,一是聽說海瑞的名氣,二是張老師不喜歡他,這樣的人就必須重用呀,做做樣子也好。於是召為南京右僉都御史,再改授南京吏部右侍郎,再升南京右都御史。可惜當時海大人已經七十二了,身體不好,多次申請退休。但是朝廷還需要這麼一位代表呀,不同意,堅持吧。


一年多後,海大人去世了。贈太子太保,諡忠介。海瑞是今海口人。古時候講葉落歸根,於是靈柩用了一年多時間運回海南安葬。這一年是1589年。之後海大人被民間傳頌,與包公齊名,再被各種文學作品和戲劇曲藝所昇華,形象越來越高大。

1959年,歷史學家兼高級公務員的吳晗寫了《海瑞罷官》。1965年被公開批判。

1966年海瑞墓被挖,棺材被劈開,挫骨揚灰了。現在的景區海瑞墓是1983年新建的。這樣的新地方為什麼還能評為國保?



幾葦渡


海瑞在歷史上以清廉著稱,似乎是一種讚譽,但實際上,海瑞終其一生都是鬱郁不得志的,而在他臨終之前,甚至拒絕服藥,一心求死,我相信臨終一刻的海瑞,內心應該是極度痛苦而絕望的,這種絕望既是對自己人生的絕望,也是對大明王朝的絕望。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歷仕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一生以清廉自居,剛正不阿,以報效國家為己任。在他任職期間,推行清丈、平賦稅,打擊貪官汙吏,更重要的是,他還敢當面指責當朝皇帝,無論在民間還是朝廷中,海瑞都在當時掀起了一陣巨浪,成為了人們追逐的熱點。

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萬曆皇帝一紙詔書,將海瑞任命為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海瑞接到任命書之後,年近古稀的海瑞拿起行頭,便立刻前往南京赴任。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看起來似乎是很高的官位,品級也有四品,但實際上只是個空銜。

這裡就要說一下明朝的官制了。明朝建國時,定都在南京應天,後來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便遷都於北京,但南京始終還是大明王朝的副都。兩個首都,自然就得配備兩套行政班子,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北京有的政府機構,南京同樣也有,幾乎是完全相同。但是,

南京這套政府機構在行政職能上就大打折扣了,它的權限僅限於應天府的管轄範圍之內,故而閒職居多,真正掌控能辦事的極少。比如,同樣是四品官,如果是京官的話,地位就算比較高的了,但如果是應天的四品官,那就是個有品而無實權的閒職。

海瑞這個四品的南京右僉都御史的職位,就是這樣的一個閒差,當時的海瑞已經是四朝元老,他不會不知道這一點,這樣的一個官職確實委屈了海瑞。可想而知,正欲前往南京赴任的海瑞,內心一定是既欣喜,又沮喪的。他欣喜的是,朝廷還想著他,他還能繼續為大明朝發光發熱,沮喪的是,朝廷只給了他一個閒職,並無用武地。

也就是在海瑞赴任的途中,他給友人寫了一封書信,言道:“生自知枯槁無用,即古之人引年計之,非可復出時矣。”(引自《海瑞集》)意思是,我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是個無用之人,即使我掌握了益壽延年的方法,現在也不是出來任職的時候了。可見,當時的海瑞的身體情況已經不太好了,但他依然不辭辛苦,千里迢迢趕赴南京,只是因為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為人臣的本分。

就在他趕赴南京途中,朝廷的第二道任命來了,這一次海瑞被晉升為南京督察院右侍郎,位列三品。官位越來越高,海瑞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只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海瑞到達南京之後,隨即發佈了《禁革積弊告示》,準備整飭吏治,頗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抱負。很快,朝廷又發來了第三道詔書,任命海瑞為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一年的時間裡,連升三級。

海瑞對皇恩感激不盡,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還是像戰士一樣繼續戰鬥在了官場的第一線,隨即改革賦稅,整飭吏治,向朝廷上疏,為了嚴斥腐敗,希望能恢復朱元璋時代貪腐剝皮的做法。這封奏疏立刻引起朝堂的軒然大波,群臣紛紛斥責海瑞,譴責的矛頭直指海瑞,因為所有人心裡都有個小九九,如果要是按照朱元璋時代的標準來懲治貪腐的話,恐怕朝堂上十之八九的人都得被拖出去砍頭了,剝皮實草更是何其殘忍!



當時一個叫做房寰的言官上疏彈劾海瑞,他說海瑞:“蒞官無一善狀,唯務詐誕以夸人,一言一動無不為士論所嗤笑。妄引剝皮實草之刑,啟皇上好殺之心。”房寰指責海瑞當官期間沒有幹過一件好事,以欺詐虛妄誇耀於人前,所作所為無不被士人譏笑,妄求回覆剝皮實草的酷刑,實在是陷皇上於好殺的不義之地。

面對海瑞和房寰二人撕逼,萬曆皇帝下了批覆:“雖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之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意思是,讓海瑞去做一把手,這並非海瑞的長項,也非皇帝的初衷,真正的目的是想借海瑞德廉潔之名,樹立起廉潔的榜樣。

萬曆皇帝的這番批覆,對海瑞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海瑞一心想著報效國家,但國家根本就沒指望他去建立功勳,只是把海瑞當成了裝點門面的招牌,樹立一個牌坊,給當朝官員、百姓以及後世之人看的。

在大明王朝看來,海瑞是清官,是好官,但卻是無用之官,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立牌坊,而官場上的那些蠅營狗苟、徇私枉法的貪官汙吏,卻都是對國家有用的,是有用的貪官。當海瑞看清了一切,他的內心一定崩潰的,是極端痛苦而絕望的。

我們引用張宏傑在《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對海瑞的一段評價:

精神可用來寫到書上,記入史冊,激勵人心,卻不可施用於實際。這其實是千古清官共同的命運。清官只是官場的遮羞布,是廁所窗臺上的一盆塑料花。這就是海瑞的命運,雖然在民間,海瑞卻已經漸漸成了“神”,成為老百姓希望的寄託。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惡的最終裁判者,是傳奇式的大英雄,是一個偶像,是正義的化身,一個超現實的存在。而現實生活中的海瑞,卻已經心如死灰。
做官不可以太清,太清則為官場所不容。既使官場中礙於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眾口一詞地稱頌你的清廉,而背地裡則對你詆譭有加,利用一切機會置你於死地而後快。這正是海瑞的悲劇。

海瑞最後的下場也的確非常悽慘,他不止一次地向皇帝申請辭職,要求告老還鄉,但卻一次次被駁回,朝廷需要需要他這塊招牌,至死都不想放過海瑞,而海瑞已經徹底看清了朝廷的嘴臉和用心,於是他在患病期間拒絕一切醫藥,既然無法擺脫朝廷的束縛,索性死掉算了,一了百了,給自己留下一個清白之身。



當時的海瑞不僅膝下無子,而且身無餘財。在海瑞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囑咐家丁,退還吏部多給的七錢取暖費。就是這區區的七錢,海瑞也不願意讓它玷汙了自己的清白。這就是海瑞的臨終遺言,深刻詮釋海瑞清白的一生,而他所堅持的清白名譽,卻不過是大明王朝的一樁笑話。

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海瑞去世了。海瑞死後,無錢下葬,同僚僉都御史王用汲來到海瑞家中,看到海瑞如此廉潔的清官,家中卻是一貧如洗,用史書上的話來形容就是“葛幃敝籝”,簡陋的房屋,破爛的竹箱,幾乎沒有半點值錢的家當。王用汲看在眼裡,又是傷心,又是感動,於是便湊了些錢,給海瑞草草收斂下葬了。

海瑞病逝的消息傳出後,南京城萬人空巷,朝廷派出欽差大臣,護送他的靈柩運回海南老家。之後,朝廷又繼續給海瑞修墳,立碑,建立祠堂。但是,朝堂做這些的目的,和之前任命海瑞為南京右都御史是一樣的,就是為了樹立廉潔的牌坊,朝堂中沒有任何人關心和理解海瑞,他們看中的卻只是海瑞身上清官的虛名而已,為大明王朝已經腐朽至極的官場做裝裱。


如果看官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轉發。


二十四史憑欄處


最後病死算是善終,但終其一生,他卻是在孤獨中滿懷怨恨地死去的。大家看過《士兵突擊》知道許三多在草原五班修路時,身邊人對他的態度吧?和許三多類似,在已經病入膏肓的明末官場,根本容不下海瑞這股清流,所以他一生都在身邊同僚的白眼和排擠中度過。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清官,其於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這期間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正六品),因看不慣嘉靖皇帝常年迷信巫術,生活奢華還不理朝政,海瑞遂上《治安疏》嚴厲批評嘉靖皇帝,我估計海瑞當時說的話是比較狠的,在言官可以自由批評皇帝而不受懲處的明朝,海大人竟然因此而入獄。嘉靖帝死後,隆慶帝登基,海瑞才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海瑞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百姓送其“海青天”之美譽,
但滿朝文武卻不停參劾這個同僚中的“異類”。沒多久,海瑞就又被革職,這次閒居了1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才重新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兩年後(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究其一生,在海瑞心中,出仕做官就是要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辦事,別無其他,所以,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裡他始終能恪守自己的原則和信條,用自己的一生和明朝官僚集團內部的黑暗作鬥爭。但換來的卻是同僚的參劾和譏笑,甚至連幾任皇帝都不待見他,覺得他是個不近人情、不知變通的“怪胎”。
所以說海瑞的死,不僅是他自己得到了永遠的解脫,也讓大明王朝的各級官僚鬆了一口氣。

大概就是這些。


碼字不易,歡迎點贊和關注,在此謝過。


蹲村口的李大爺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他一生嫉惡如仇、剛正不阿;從小立雄志,日後大作為,“海縣令”、“海青天”的大名如雷貫耳,貪官汙吏聞之膽戰心驚,老百姓見之夾道歡迎,連連稱讚。 深居朝堂無作為,勢必將其拉下馬,嘉靖帝潛心修道,企望長生不老,不理朝政任由嚴嵩專權,海瑞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別人不敢說我來說,他買好了棺材,安排了後事,向嘉靖帝上書《治安疏》,直言不諱地指出嘉靖帝庸、懶、散,嘉靖還是第一次碰到有人敢指責他,那是一個龍顏大怒,將海瑞打入大牢,直到嘉靖帝去世。

歷來的清官都是不招人待見的,海瑞極力反腐,興利除弊,自然也得罪了不少權貴,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始終被排除在核心權力之外;就連張居正對他也不感冒,打心裡也懼怕海瑞,最終也沒有重用他,他們之間矛盾重重,就連萬曆帝也難以調停。


萬曆帝親政後,多次要重用海瑞,已72歲的海瑞也多次婉拒,但還是竭盡所能為朝廷辦實事,從無怨言,直到病死前還在為朝廷工作。


海瑞一生兢兢業業,至死方休,處理大事小情上,認理不認親,公私分明,因此與某些權貴格格不入,也經常受排擠、打擊,這些絲毫不影響他為朝廷服務,他的心裡只有朝廷和老百姓,他願意為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遺產君


海瑞,是個有趣的人。

事一:

剛當上教育局長,上級視察,別人跪而歡迎,獨海大人屹立不倒,才有海筆架之稱。

事二:

把四處遊山玩水的胡宗憲的公子,一頓痛打,把胡公子的私房錢二千多兩銀子扣下,反書信一封,報二道大員胡宗憲說:此人冒充公子,我給你修理了,你不用感謝我了!胡大哭笑不得,掀了兒子幾耳光,揭過。

事三:

上書嘉靖:你想長生嗎?你看古住今來,聖人道士,有幾人不死?你晚上不與皇后睡不與太子相見,也太不人道了吧!嘉靖嘉靖,家家淨也,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倒肯手尿尿,不理小鳥鳥了!嘉靖大怒,欲殺之。近人告之說:海大人正坐在棺材上。他想邀清名,我偏不殺他。於是海進監獄。

嘉靖死,海瑞哭得反天覆地。

事四

海瑞死前,身邊只有一老家人。吏部分炭,多分七錢炭,海瑞讓老家人送去。無錢下葬,友人幫助下,葬。南京罷市,送行之人達百里。

這正是一生為民,清廉的力量!


萬里雪飄74


如今說起海瑞,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隨奶奶一起聽說書人說《海瑞罷官》,只記得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有淚水溢出的痕跡。

海瑞是明朝著名政治家,他是海南瓊山人,也就是現在的海口人。由於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中舉後曾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在為官期間,他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

海瑞的仗義直言非常了得,他曾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後來遭迫害入獄。世宗死後獲釋,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竣河道,修築水利工程。

在興修水利上,曾有錢泳所寫的《治水必躬親》一文,這樣寫道: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文中的忠介,是海瑞的諡號。據文章記載,海瑞為官時絕不高高在上,朝廷讓治水,他就穿上粗布衣服,在荒村野水之間穿行,而且他本人清正廉潔,上級撥款全用於治水,絕不貪圖一釐錢財,這些都是治水獲得成功的關鍵。

萬曆十五年(1587年),時任南京右都御史的海瑞,病死任上。

值得一提的是海瑞死後的情景。海瑞在任期間,因為太過正直,對貪腐痛恨,待人苛刻,得罪了不少同朝為官之人。

他死後,南京僉都御史到海瑞家探視,當他看見這位當時副部級領導,房裡的帷帳是葛藤皮做的,而且已破舊不堪。他翻遍海瑞遺物,只找到十來兩銀子,僉都御史當時就掉下眼淚。後來發起同僚湊份子,才給海瑞下葬。

海端一生清廉,深得民眾愛戴。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地百姓如同失去至親一般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時,長江兩岸站滿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將他的遺像供在家裡。

關於海瑞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加廣為流傳,《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戲劇,就是後人根據其生平事蹟改編而成。他和宋代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典範,是正義官員的象徵。(完)


蘭闍讀書


海瑞生前幾十年被人利用,死後幾百年也被人利用。肉身與靈魂從未安寧消停過。73歲,他活了73歲,這在古代算是高壽了,海瑞的最後歲月十分地悽慘——生來赤貧剛直,過的窩囊坎坷,死的孤單不安,歷經明代三朝,無兒無女,貧窮伴其一生死後連個頂孝盆的人都沒有,人生之淒涼莫過如此。



“海青天”死後,民間百姓難過落淚,貪官豪強放炮祝賀,正如他本人的性格愛憎分明一般,他死後世人也是這般兩極分端。他帶著極度的失落與淒涼在寒冷的冬天走了,官方沒有治喪,南京的同僚們大多躲而不唁,只有,生前唯一好友王用汲湊足了幾十兩銀子草草掩埋了海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計較冢在哪!



縱觀海瑞一生在官場的三個主要階段,都是被朝中的文官政治勢力“利用”和打壓。

第一,被徐傑集團充分“利用”,成為打擊嚴嵩一黨的無形利器。

海瑞性格剛直,認死理,電視劇《大明1566》基本還原了歷史本來面目。他在淳安知縣與興國知縣任上,由於敢於揭發嚴嵩嚴世蕃父子一黨的“決洪淹田”等事件,受到浙直督胡宗憲的器重與保護,被內閣次輔徐傑與高洪潭侖等一黨看中並充分利用(暗保),他們巧妙地利用海瑞這一“撬槓”巧妙打擊嚴黨勢力。海瑞抬棺上萬言書罵嘉靖皇帝想青史留名,被朱厚熜批為無君無父,但還是刀下留情,這成為一個說不清的“懸念”。



第二,高拱利用海瑞打擊徐傑。

隆慶登基後,徐傑致仕回籍,海瑞又成了高洪巧妙利用的“工具”,海瑞出任松江縣令,不循私情,嚴查徐傑家族圈佔民田,影響極大,兩敗俱傷……萬曆登基,張居正升任首輔,主持改革大計,海瑞這個“刺兒頭”入不了張居正的法眼,張居正不但不重用他,還將海瑞徹底邊緣化,這一“閒置”就是16年啊,16年白髮長了三千丈,海剛峰還是海筆架,苦苦在絕望中等待著煎熬著……張居正一死,萬曆帝反攻清算,凡是在張居正這十年被打壓者都鯉魚翻身重返政壇,海瑞,還是沒能留在北京,在古稀之年終於升了官,但去南京任職右僉都御史,無論在哪,海剛峰,人如其名,一如既往,整飭官風,肅清綱紀。怎奈,憑他一人之力,是救不了大明這個重病之軀的……


圓夢人A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出生於正德年間,嘉靖年間中舉,為官曆任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晚年任職南京右都御史。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享年75歲,死後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海瑞祖先原籍福建,後遷至廣州。海瑞祖先曾多人在朝中任職,但其父海翰並無作為,只是個廩生。海瑞出生於正德八年(1514年),由於祖上的關係,海瑞還算是出身書香門第,年少求學,母親對其要求極嚴。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明神宗朱翊鈞極為重視海瑞,萬曆十三年(1585年),明神宗任命海瑞為南京右僉都御史。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右都御史任上。

1587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丁亥,海瑞七十五歲,在南京都察院任上...秋,海瑞病重,但不願服藥。十月十四日,海瑞卒於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享年75歲。(《海瑞年譜》)

由於膝下無子,由僉都御史王用汲負責主持海瑞喪事,由於家貧,王用汲等人湊錢為海瑞辦理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海瑞去世之後,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香茗史館


海瑞下場挺好的啊,民間傳頌,官方肯定,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這是一個不錯的諡號,表彰海瑞的忠心耿耿。



很多人以為海瑞是個迂腐不會變通的人,只能當一個言官。其實歷史上的海瑞,是個能吏,能力極強。初當地方官是淳安知縣,當地的地主有很多田,但是交的稅很少,而貧農的土地很少,卻要交很多稅,導致很多農民逃亡。海瑞鑑於此情,重新丈量土地,核定稅收,減輕了農民負擔,許多逃亡的人就回來了。



海瑞在淳安的另一個津津樂道的事情就是,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外出遊玩,路過淳安,嫌棄縣衙準備的飯菜不好,掀了桌子。海瑞以胡宗憲家教嚴格,不可能教出這種兒子為由,斷定有人假冒胡宗憲的兒子騙吃騙喝,把胡宗憲兒打了一頓,也讓胡宗憲吃啞巴虧。嚴嵩的黨羽鄢懋卿,借視察的機會四處貪汙受賄。欲往淳安時,海瑞宣稱本縣人窮錢少,接待不了,鄢懋卿早聽過海瑞的名聲,雖然很氣憤,但是還是改道了。



隨後海瑞因為政績出色,升職為判官,在嘉靖45年,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也就在這一年,海瑞做了一件名垂千古的事情,寫下了治安疏,把嘉靖皇帝罵的狗血淋頭。嘉靖皇帝氣極把奏摺扔在地上,讓侍衛去抓海瑞。在宦官黃錦的勸說下,只是被抓進監獄。嘉靖駕崩後,隆慶帝登基,海瑞被赦免,並升職為應天巡撫,管轄地多為魚米之鄉。



海瑞上任應天巡撫時,又做了一件澤被千秋的事情。明朝吳淞江經常淤塞,洪水氾濫,在海瑞之前100多年裡,明朝修理了幾十次,每次都出動十幾萬工人,但是毫無效果。海瑞上任後,僅僅調用三萬多工人,幾個月時間就修理好吳淞江,自此後世的上海不再洪水氾濫,成為著名的經濟發達地

後世上海的繁華,得給海瑞記一筆功。

海瑞只在應天擔任巡撫半年就回到老家養病,直到萬曆十二年,再被啟用,任命為南京右都御史,在任時由於提倡恢復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貪官汙吏高壓政策,屢屢受到不良官員告狀,好在萬曆比較信任海瑞。直到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在任上,好友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喪事,發現海瑞住處用葛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因而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海瑞在40歲時由於兩次科舉不中,去做了教諭,相當於正式教師,16年後就成了應天巡撫,這升官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海瑞是以舉人的身份入仕,起點比很多進士都低。歷任知縣通判,判官等,都政績出色,是難得的能吏。


海瑞之所以給人不懂變通的印象,是因為海剛峰的名號太響,遮掩了海瑞的變通之數

。以治安疏為例,看過原文的就知道,海瑞是一邊誇一邊罵,誇的極天花亂墜,罵的入骨三分。顯示出極高的情商。更不用說海瑞在教訓胡雪巖兒子顯示出的智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