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中几大野战军哪个最厉害?说华野您同意吗?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曾经拍摄了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电影《大决战》。这部电影更是很多军迷的最爱,因为她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共和国奠基的“三大战役”。

那么从电影中看,当时解放军的几个野战军,哪个更厉害呢?其实探讨清楚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几个野战军所能掌握的资源,以及歼敌的数量等几个尺度来衡量。

先说东北野战军,当时东北野战军占据着北满,背靠老大哥苏联,拥有整个东北乃至全中国都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基地,兵多将广,资源雄厚,可以说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

电影《大决战》中几大野战军哪个最厉害?说华野您同意吗?

所以连毛主席都说:林彪现在壮的很,手上有一百万部队……不过就如同人一样,人一旦有了钱,做啥事儿都非常小心,家里按防盗门、监控,有的出来进去还雇保镖,生怕自己以及自己的财产有什么损失。

再加上林彪的性格谨慎。所以他最初他不敢越过长春,离开根据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去打锦州。他生怕长春和沈阳之敌在背后掐断了自己的补给线,而且也担心部队战士开小差的多。可见,林彪的这种情绪,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整个东野的。

结果,他决定先打长春,这是一种稳扎稳打的打法,没想到长春非常难打,一个大房山机场都啃不动。这个时候他吸取了当年打四平的教训,啃不动的骨头不再去硬啃,决定绕过长春,侧敌南下打锦州。没想到廖耀湘突然出兵彰武,掐断了他的铁路补给线,他又开始动摇了。好在罗荣桓最终坚定了他的决心……

电影《大决战》中几大野战军哪个最厉害?说华野您同意吗?

当然据史料记载,罗荣桓当时也动用了很多民工,从根据地用最原始的方式为部队输送补给。部队的补给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大决战》中有个情节,炊事员做好了猪肉炖粉条,送到阵地上,发现战士们全部都牺牲了。这从侧面说明,部队的补给没有出现大问题。

最终,东北野战军主打的“辽沈战役”歼敌47.2万人,东北全境解放。

再说华东野战军,我们都知道最初中央军委给华野的部署是过江,后来在粟裕的建议下暂不过江,而留在江北打大仗。然后经历了围歼黄伯韬兵团、和中原野战军一起围歼黄维兵团,围歼杜聿明集团几个阶段,完成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人,淮海战役结束,使蒋介石的几大主力部队消耗殆尽。

电影《大决战》中几大野战军哪个最厉害?说华野您同意吗?

那么粟裕所能掌握的资源,其实不如东野,首先自己手里没有大城市(济南算大城市吗?),也没有重工业基地。同时没有太多的铁路可用,后勤全靠民工车推人拉,而且歼敌方式全靠野战,跑慢一点儿敌人就跑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就像电影中说的这属于:追击战、截击战、围歼战。不像东野,当时的敌人都集中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里,就看你先打哪个、怎么打了。所以从这几个角度看,华野要胜过东野。

那么关于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其实自从挺进大别山之后,中野可谓“伤了元气”(毛泽东语),人员和装备都捉襟见肘。所以,电影中有个部队首长要求补充至少至少一个团,邓小平说:我们三个跟你上去好了!就算把整个中野拼光,解放军照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电影《大决战》中几大野战军哪个最厉害?说华野您同意吗?

这句台词也从侧面说明,中野为了围歼黄维兵团,确实有把自己也耗光、耗死的危险。最终,中野那支部队全部拼光。

所以,中野的表现可以说是:惨烈。但中野挺近大别山后,也的确像电影中说的那样“把灯捻子插到蒋介石肚脐眼上烧”,这就是其战略意义。当然这件事至今仍有争论。

不过,这个时候我们如果非要把中野和东野以及华野放在一起比较,就有点儿不公平了,因为这就好办让一个身受重伤的人和两个壮小伙子做对比,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电影《大决战》中几大野战军哪个最厉害?说华野您同意吗?

而在《大决战》中,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打得也不错,很好地策应了三大战役的进行。

而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在平津战役中,也没有进行太紧张、太艰难、太惨烈的攻坚战,加上有东野入关的帮忙,一切都很顺利,平津战役共歼敌52.1万人。

还是那句话,探讨当时解放军的几个野战军哪个更厉害,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从自己掌握的资源以及歼敌数量等几个尺度看,我们可以说粟裕的华野最厉害,您同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