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把好词好句整理出来吗?

秋思如梦莲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我所教的班级作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最强,远远高于其它班级的孩子,但是我虽然也主张让学生多阅读,并每天我学生们分享读书心得,我们一节课有时共同聊一本书,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学生整理过好词好句。即使有整理的也是学生自愿去做的。

一、从阅读的目的来看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为满足人的更高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想感悟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拓展自已视野、启发自己的心智,最终提升思想的高度、深度,获得精神力量。

而文字组合成文章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对人对事的看法,集中表达文中人事和作者的三观,而抛开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仅学习好词好句,那无疑是断章取义,得其皮毛。

二、从阅读效果来看

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那些每天摘录好词好句的学生们,他们的阅读理解有没有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有没有提高?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被老师或家长逼着摘抄好词好句的学生,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根本无法提高,究其原因就是这种阅读方式往往因效率低,负担重而使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还会消磨掉孩子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一直主张: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和保护的,而这种边读边摘录的方法恰恰摧残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试想,在你阅读时,被强迫着去找出好词好句并作摘录,你还有心读下去吗?这样怎么会培养起阅读兴趣来呢,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所以奉劝大家早早结束这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吧。

三、从阅读可以掌握的能力来看

在学习期间,大量阅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或表达思想情感的,或者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所传达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新颖独到的观点等。而摘抄好词好句根本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就作文而言,大家都知道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丰富孩子的情感,提升孩子的思想成熟度,并有意识的努力思考如何用文字把充盈在自己心中的情感、思想、观点表达出来,而摘抄好词好句相对于整体把握所阅读文章的整体思想精髓效果要差得多。

因此,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上得知,只有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一种思想情感的交流,就像和书中的人物交往交流一样轻松,才不会感到疲惫和负担,只有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才不会断章取义,才能更容易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思想得以升华。

再次奉劝大家,停止这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吧,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得到培养和保护,而且阅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阅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才会得到质的飞跃,而到那时你的孩子也将拥有一生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如果真想帮孩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话,那么就要像我一样,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并分享读书的乐趣,体悟书中的人生道理,在愉快的交流中,阅读的兴趣才会得以提升,在交流思考中,文中的思想精髓也会被孩子吸取。


指尖教育帝国


只把好词好句整理出来,那不叫阅读。但整理好词好句是阅读的一部分。那到底怎样才叫真正的阅读呢?

第一,阅读不只是表面理解字句意思,而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它能让你浮躁的心安定下来,它能让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它能让你有所思考,那么你就达到了真正的阅读。而单单是理解表面句子词语的意思,那叫翻译不叫阅读,阅读是更深层次的一种思想境界,你达到了那种境界之后,就达到了阅读的效果。

第二,阅读有两种,一种是囫囵吞枣,另一种是精品细读。

世界上的书太多了,俗文更是多,所谓的俗文就如现在畅销书作者写的鸡汤文,情感文,流水账,或者是一些民间小说等等,对于这一类的俗文,你不必精品细读,可以选择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读,因为这样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简单,就可以采用此方法去读。而对于那些中外文学名著,经典名著,这就需要你精品细读,慢慢品尝,咬文嚼字。

第三,阅读不是写作业也不是任务,不要带着负担去读。

最近我一直想把《美学》这本书给读完,为什么呢?因为我准备考这本书,我就带着目的性任务性的去阅读,然而根本就无法看下去,就算每字每句的看了几十页,我也觉得自己像是没看一样,还越来越浮躁。所以说,想要好好阅读完一本书,最好不要带着任务奔着把它读完的心去看。

最后,我想说说为什么我说整理好词好句是阅读的一部分呢?因为我们要学会做好读书笔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做法,就是当自己读到好词好句的时候就习惯性的把它抄下来,过后的时候再拿出来看,然后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对于阅读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产生帮助。


十三的小酒馆


我认为不是哦。我以前也是超级喜欢做笔记的,每次要考前做喜欢做一遍笔记,把知识点写一遍、公式抄一遍,但是我发现笔记仅仅是笔记而已,每次考到那个知识点,我甚至记不住那个公式。

我觉得好词好句也是一样的,如果就是整理出来,或者抄下来,没有理解的话,就仅仅感动了自己,那么努力的学习,结果还是不会写东西,那些好词好句好像不曾出现过一样。

这里推荐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 “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以思想输出为前提的读书,思想输入质量会有所提升”。原来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积累,更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这本书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教我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并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

如果你喜欢整理好词好句,我觉得书里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超级实用。画一个圈圈,表示是你整理摘抄出来的好词好句。然后在下面一段空一行,写个星号,表示是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思考;可以写你觉得这句话怎么样,为什么要把这句话抄下来,给了你什么启发,能用在什么地方等等,这些都是你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你还有兴致,可以通过写书评等方式输出,更加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练出更好的原创思维。

这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小白学习园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