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中醫治療

乾眼症最常見的症狀是眼疲勞、異物感、眼乾澀、有的還有燒灼感、眼脹痛、眼紅、畏光等。症狀時輕時重,早期症狀為異物感,病情發展則有灼熱感。眼部乾燥感是最明顯的症狀,特別是在戶外、風吹時、或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文字處理機、電子遊戲機等,注意力集中瞬目減少時更明顯。夜間或清晨醒來時,眼的乾澀症狀更顯著。有的乾眼的症狀為一過性,無引起乾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則稱乾眼症。經過休息和治療則可恢復正常,但有的乾眼症患者,因工作性質、環境、年齡等影響,也給患者帶來一些痛苦。影響工作和學習,也有的久治不愈。

中醫認為本病屬“神水將枯”範疇。其治療根據證候分為:

一. 肺陰虧虛證

眼乾澀,灼熱,畏光,頻頻眨眼,眼疲勞,視力下降,熒光素染色早期結膜上著色,病情進一步發展則角膜上著色。舌質紅,少苔。治法:滋陰祛風。加減地黃丸加減:生地、熟地、赤芍、丹皮、玄參、麥冬、防風、菊花、蟬蛻、甘草。

二.陰津枯竭證

眼乾澀,灼熱,畏光,口乾咽燥,皮膚乾燥,熒光素染色角膜上著色,舌質紅,乾燥無苔。治法:滋補肝腎。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丹皮、茯苓、白參、麥冬、天花粉、石斛、菊花、蟬蛻。

一.取穴;承泣、攢竹、太陽、迎香、風池。每日1次,每次行針30分鐘,10次為1療程。

二. 取取穴;承泣、攢竹、太陽、迎香、四白、百會、少澤、後溪等。每日1次,每次行針30分鐘,10次為1療程。

此外,在使用電腦1小時左右,休息10分鐘,眺望遠方的景色或閉目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適當地活動身體,解除緊張,也是很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