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其實很簡單,可是誰做到了呢?

今天我們繼續講《弟子規》的故事。

我們學習歷史,都知道夏商周三個朝代。那周朝是誰建立的呢?大家都知道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其實,周文王和周武王不僅僅建立了周朝,還在歷史上,為人們樹立了孝道方面的榜樣。

周文王的父親是王季,周文王對他的父親非常孝順,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他都要穿戴得整整齊齊,前去問候他的父親。看看父親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如此一日三次,從不間斷。如果父親狀態良好,文王就會十分高興;偶然遇到父親心情不好或者是身體不適,文王就會失魂落魄、憂心忡忡。

“孝順”其實很簡單,可是誰做到了呢?

由於周文王做出這樣的榜樣,所以周武王侍奉周文王也非常地孝順。有一次周文王生病了,周武王服侍在側十二天,沒有寬衣解帶,帽子都沒有摘下來。時時刻刻都在照顧他的父親。在周武王的悉心照料下,文王的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轉。在文王和武王的榜樣感召下,周朝以“孝”治天下。

關於周文王的孝行,在《弟子規》中有個總結,叫做:“晨則省,昏則定。”省在這裡讀“Xǐng”,意思是看望,問候;定就是安定,這裡是指幫助父母整理床鋪,照料父母去休息。這也成了古人講究孝道的基本規範:早晨起床後,要去問候父母;晚上回家後,先要照料父母休息。

“孝順”其實很簡單,可是誰做到了呢?

每日有晨昏,每年有冬夏。“晨則省,昏則定”說的是照顧父母在每一天要做到的行為規範。那每年呢?古人的生活是非常綠色環保的,沒有空調暖氣,在照顧父母方面,夏天的降溫和冬天的取暖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古人提出來:“冬則溫,夏則凊”。意思是:冬天的時候,要保證父母生活的溫暖。夏天天熱的時候,要想辦法幫助父母降溫。在24孝中,還有個這方面的典型例子。

東漢時期,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叫做黃香。因為母親早逝,和父親相依為命。黃香雖然年紀很小,但是卻能理解父親的辛苦,知道心疼父親。冬天的時候,黃香都是先上床,用自己的體溫幫助父親暖被窩;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每天晚上黃香就拿著扇子去扇父親的席子,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給席子降溫。雖然這種方法收效甚微,但是卻體現了黃香的一片孝心。黃香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親,使他在做人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後來他當了官,成為以孝聞名,以孝施政的榜樣。他的名字也永遠鐫刻在24孝之中。

“孝順”其實很簡單,可是誰做到了呢?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是古人制定的日常侍奉父母的具體做法。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一味的恪守這些規定確實有些難度。現在有了空調暖氣,夏天降溫冬天取暖的問題好解決,只要出錢就好了。但是“晨則省,昏則定”的做法就很難做到。因為在現代生活中,很多子女都遠離家鄉,與父母距離比較遠,想要早晨問安,晚上幫助父母鋪被褥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除了爭取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以外。就是要多給父母打電話,多陪父母聊聊天。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不妨學習一下黃香,多忙父母做點家務,主動分擔父母的勞作,其實也是一種“孝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