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小心总结,大胆预测!

供应链金融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将从三个维度,带你了解当下的供应链生态圈。

供应链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小心总结,大胆预测!

谁是供应链金融的客户?

现代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基础是对传统流程碎片化整合。使之在细化分工的同时保持精密联系,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减低每一个环节之间的摩擦成本,使整体供应链效率得到提升供应链金融是在现代供应链体系上演变出的一种新的产业与金融融合形式。

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客户来源于产业,尤其是那些在传统产业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不足、融资能力匮乏、运营成本高昂是当前整体供应链运营的痛点所在。

根据数据统计,2013 年年末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同时,中小企业也贡献了58.5%的GDP,68.3%的外贸出口额,52.2%的税收和80%的就业。从这个角度讲,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一种普惠金融,解决的是中小企业成长性问题。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供应链金融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供应链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小心总结,大胆预测!

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结构

笔者总结供应链金融生态结构为底层系统+平台系统+垂直应用。底层系统指的是制度环境、支付场景搭建、IT 技术以及大数据采集等基础环境。底层系统是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基石。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构建必须处在法律与金融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同时,供应链金融的场景搭建也需要时间普及。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企业将供应链业务搬上网然后就开始做供应链融资服务,却忽略了供应链中真实的支付、结算等需求才是供应链金融最真实和普及的场景。只有在这种场景构建下,不断培养中小型企业的线上交易习惯才能真实的收集到底层数据,采集到丰富的个体信用习惯,才能利用IT 技术与大数据搭建征信与风控系统。

平台系统是供应链金融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供应链金融最终的发展路径是要成为跨公司、跨地区、跨产业的综合性金融生态。也是催生工业4.0、商业4.0 与农业4.0 的新兴产业生态。因此,在底层系统的基石之上要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

笔者认为,根据产业主体的需求,这些平台系统将由供应链交易平台、风险管理平台、物流综合平台以及金融服务平台四大平台组成。其中,交易平台需要为风险承担者和流动性提供者提供必要的应用数据,如电子账单传递服务。物流平台则为风险承者和流动性提供者提供必要的物流数据,如货物的仓储、调运、配送等跟踪数据。风险管理平台则拥有交易、物流数据、聚合数据并将整体的数据传递给投资者以供其作出相应决策。这个平台将各类不同的经济主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事供应链金融活动。金融服务则是供应链金融中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组成。一般而言,这类平台上聚集了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保理机构甚至P2P 以及小贷公司。

流动性平台将直接促进资金放贷和信用增强,同时根据供应链金融产品定价或者收益设计,促进供应链参与各方获得相应的利于与回报。垂直化是供应链金融最终实现产融结合的途径。在生产领域,供应链金融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产业提供定向化、整合化与流程化的金融服务。例如陕鼓动力。在物流领域,供应链金融将促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得传统重资产区域性物流转变为广域型轻资产物流服务商。在贸易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将实现产业深度分销,使得传统贸易零售服务渠道得到下沉,业务领域得到拓展,最终成为一体化贸易零售服务提供商。对于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将促进传统借贷服务向全产业金企融合型服务转变。

供应链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小心总结,大胆预测!

供应链金融生态顺利运行的关键?

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时代要顺利运行必须拥有聚合性、丰富性与自循环三种特性。

聚合性指的是供应链金融与产业必须是一个聚合体,在这个聚合体中能够承载多种功能性主体,能够满足多种利益主体的诉求。在聚合生态中,上游的制造商、下游的经销商、第三方物流、风险承担者与流动性提供者甚至到客户终端都能通过虚拟化的平台有机融合在一起,提供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效率。

丰富性指的是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中需要提供比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更有广度与深度的服务。广度这体现在跨地区、跨产业、跨部门的综合调配。深度主要体现在比传统信贷金融服务更进一步的结构性金融创新服务,如一站式支付、全产业链融资等。

自循环体现在线上线下实现O2O闭环服务与产业金融能形成产金回路上。线上线下O2O闭循环必须通过线下真实供应链场景搭建、底层数据收集与线上大数据分析与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用户的粘性,提高渗透到客户供应链底层的服务能力是关键。另一方面,产金回路是一种将供应链生态与金融生态良好结合、互动的能力,是一种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同时也是整体供应链金融产生价值的关键点所在。

供应链金融的明天 - 市场空间超过万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全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在26 万亿以上。假如用这些应收账款当作银行贷款的潜在抵押品加以充分利用,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到2020 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 万亿元左右。根据统计,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刚突破8 万亿,这说明未来可以挖掘的空间仍然很大。笔者判断,在利差收入下降后,中间收入将成为银行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实体经济也将通过切入金融产业,提供利润率,由此双方都有动力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

从行业分布来看,根据2012-2014年三年的行业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符合增速来看,目前周转天数符合增速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钢铁、机械装备、有色金属、化工、商业贸易、建筑材料。笔者认为在这些行业里面优先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切合行业当前存在问题的需要,顺应行业规律的发展,因此也最容易获得成功。

从个体企业的角度,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利润有极大改善。例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根据京东14 年的披露,该项交易金额已达到10 亿元规模。如果供应商参加了京东的“应收账款融资”计划,正常情况下京东会在收货后40 天通过银行付账,但在这个计划里,供应商只需3-5 个工作日就能够从银行拿到部分货款,进行下一轮的周转,而京东会在原有的40 天账期时限里,将资金付给银行。目前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年利率是7%-8%,但目前业内普遍的年利率是20%。

同时,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通过收购购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企业不仅能够更高效的利用平台沉淀的资金,同时也将扩大金融业务至消费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