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強核飛彈東風41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陳探長


與其問東風41威力多大不如問東風41的技術有多強。要我理解威力多大就是彈頭爆炸當量,這一個參數並不能完整表述洲際導彈的所有方面性能。

那些小道消息、網絡傳言就不在這多說了。按照去年11月海峽兩岸和大公報對徐光裕少將的採訪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東風41最大射程1.2-1.4萬公里、可以實現全球打擊能力、重量大概60噸左右、最高可攜帶10枚分導彈頭,精度100-200米。我們根據這些信息繼續分析

其實現在五大常任理事國現役的洲際彈道導彈配備的就是小型化的熱核彈頭也就是大家所稱的氫彈,而且是經過升級的三相彈。這些彈頭重量小爆炸當量高,可根據不同任務更換不同當量彈頭或者彈頭本身當量可調,小的10萬噸當量,大的50萬噸當量,在幾百公斤內做到這麼的大當量裂變彈(原子彈)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有人想要拿出未經證實的謠言來說事就免了吧。關於東風41的彈頭具體爆炸當量這個沒公佈,我們也不去胡說八道,我們權當最小威力是1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當年廣島原子彈的7倍。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中,100米半徑內直接消失,沒有生還概率、700半徑內衝擊波範圍存活率為0、1400米內衝擊波範圍存活率10%、1850米範圍內建築物大部分倒塌、2140米範圍內會引發火災,人體三度燒傷。如果上升到10萬噸級聚變彈,大家自己腦補一下,在上升到50萬噸TNT當量聚變彈,大家再腦補一下。

實際上,東風41真正的技術並不在上面提到的10萬噸級聚變彈頭,而是射程、精度、多目標重返大氣、機動發射。

射程,我們剛才也說了大概是1.2-1.4萬公里的射程,具備全球打擊能力。當然有人會說地球周長4萬公里,怎麼1.4萬就能打擊全球了,你可以想想4萬公里不就變成繞地球一圈打你自己嗎?按照下圖1.3萬公里已經能做到除半個南美之外全球覆蓋了,1.4萬公里基本連南美洲也覆蓋了,所以這個射程的確具備覆蓋全球。當然1.4萬是指最大射程,實際射程要根據載荷重量來看,載荷越大射程越短。

關於精度問題,上面我們提到100-200米的圓概率偏差,這個精度達到美國D5三叉戟洲際核導彈了。當然有人會說都已經是核彈頭了還在乎那幾百米嗎?其實這麼想是不對的,雖然你說的沒錯核武器確實不差那點距離,但是攻擊精度越高代表你導彈制導能力更強更精確,也可以看做你的導彈技術更為先進。

然後是多目標重返大氣技術,其實把彈頭打上去不是關鍵,問題是怎麼讓彈頭重返大氣回來並飛到目標上空,更難的是一次打上去好幾個彈頭並且讓他們都回來。而多目標重返大氣技術就是讓飛上去的10個彈頭能分別攻擊10個不同的目標,這樣對方的反導系統就要同時攔截10個目標。而且東風41應該還配備假彈頭干擾對方攔截系統,讓他們無法準確判定到底哪一枚是真的彈頭。

關於機動發射,固定發射井其實一直被天上的衛星監控著,大戰爆發時發射井就是第一波攻擊對象。但是公路機動發射就不一樣了,自己腳下有輪子可以隨時跑,非常靈活,一頭扎到森林裡隱蔽性就很強了。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隨時調整發射陣地,無論是生存能力和靈活性都增強了。

像洲際導彈這種武器,每個國家都視為重中之重,具體參數是不可能知道的,只需要知道他有哪些先進的技術即可。在未來一段時間東風41、東風31ag和東風5共同組成陸基洲際核打擊力量。


雛菊西瓜Peterpan


關於東風41這款洲際戰略導彈的諸多信息已經在網上傳了好多年了,但是那些所謂的相關消息都只是一些自媒體、或者非官方發的,官方消息網上很少,所以可靠性存疑,我所知道的官方披露的有關東風41的消息是《人民日報》在2016年年底提過一句話“某新型戰略導彈裝備部隊”,以及17年11月份央視的《海峽兩岸》節目公開報道了關於東風41戰略洲際導彈的消息,尤其是央視這個,基本上就是官方承認了東風41的存在!


國外媒體比如英國的《簡式防務週刊》以及美國的《華盛頓自由燈塔》等都進行過東風41的相關報道,再想想我們一貫具有的對新型武器延遲公佈的愛好,東風41的存在是實錘了,而且極大可能已經大量裝備部隊。這款超級導彈的服役給我們國家的核安全有撐起了一把保護打傘,那麼東風41這款導彈有多厲害呢?

根據明面上的數據來看,這是一款陸基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採用3級固體運載火箭發射技術,射程最遠可達14000公里,可以攜帶多枚分導式核彈頭(有消息稱是10枚,具體多少不知道),並且是實彈和誘餌彈並存的形式攜帶,使用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機動式和制導性多彈頭代表了這款導彈生存性和彈頭的突防能力,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則意味著彈頭的打擊精度將會更高,至於射程達到了14000公里,就說明這款導彈從我國領土發射可以打擊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指哪打哪!


所以,東風41的出現,可以說我們給美國人民或者是全世界需要的人民送快遞的效率更高了,說美國反導系統先進的可以洗洗睡了,目前任何一個國家的反導能力對洲際導彈的成功率都很低,低到忽略不計,別看美國天天在吹噓他的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和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這只是對一般有事先通告的實驗目標的攔截成功率而言,而且還不是洲際導彈,要是沒有提前預告的話,能攔截普通中遠程彈道導彈就可以燒高香了,而且美國到現在還沒解決攔截彈如果分辨火箭發動機和已分離彈頭的紅外數據,所以,不說東風41,哪怕是東風5美國想要攔截都要考信仰。


因此,東風41有多厲害?厲害到隨時可以給美國人民送去自由與民主,厲害到分分鐘在美國東海岸燃放最美的煙火,這種回答夠中肯吧,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可不是說說而已的,那可是說送到就肯定送到的!


哨兵ZH


東風-41彈道導彈或DF-41,北約代號:CSS-X-10。導彈彈長16.5米,彈徑2.78米,整體重量達到80噸,射程超過16000公里,足以擊中除南美洲和部分南極洲以外地球上的任何目標,

西方將DF-41 描述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41採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實現了火箭及分彈頭自適應變軌,可攜帶多達12顆核彈頭,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在前五分鐘,你只面對攔截一個導彈的問題, 之後馬上面臨十二個分導彈頭問題。 所以對於一個導彈,需要60個GBI攔截器完全確定擊落所有的彈頭,其中輔以誘餌彈,大量地消耗對手的昂貴的反導系統。

液體推進劑推力大,可攜帶更大的有效載荷,但是,液體燃料需要在發射前加註,這一過程不僅時間長且危險,一旦加註導彈就必須在一段時間內發射出去。東風41導彈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解決了威力大但反應慢、反應快但威力不足的矛盾,真正將大威力、快速反應、高戒備狀態有機地結合起來。


陸基洲際導彈在深處地下發射井內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安全,隨著航天偵察手段的日益完善,隨著洲際導彈打擊精度的提高,開始面臨對手洲際導彈的巨大威脅。東風41是在中國全國道路網上行駛,使其難以追蹤和摧毀。

東風41所載彈頭的威力巨大,眾所周知而聚變威力相比裂變要大出幾百上千倍,日前僅中國掌握氫彈製造獨有的原料、其製備流程、了長期儲存的條件,從而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的隨時可以投射氫彈國家!換句話說,東風41戰略導彈的威力世界第一!

我國從2012年以來第8次成功試驗了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可以說明這款導彈的技術已成熟,突防系統能讓美國構築的反導系統在東風-41面前完全失效。

東風41是一種毀滅性大殺器確定無疑,戰略核導彈用於威懾大於實戰,無論是誰也擔不起巨大核災難的責任,廣島投下的小男孩與東風41相比形同粗劣玩具,東風41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戰略核導彈只用於相互制衡,真正威力可能超出專家想象,準確評估它的威力恐怕永遠不會有那一天…….


美麗青春您真痘



東風-41導彈,或DF-41,可以攜帶十幾個核彈頭,它是世界上最長射程的核導彈。西方將DF-41 描述為 世界上最先進的ICBM,射程超過14000公里,足以擊中地球上的任何目標,除了南美洲和部分南極洲。

洲際導彈試射

東風-41採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從而實現了火箭及分彈頭自適應變軌,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 它可以攜帶多達12顆核彈頭,並在中國全國道路網上行駛,使其難以追蹤和摧毀。

DF-41

西方認為,中國儲存的裂變材料 - 鈈和高濃鈾 - 只夠約250枚核武器。 因此,每個DF-41可能攜帶所謂的“穿透輔助”假彈頭,如果 每個DF-41只能攜帶一個實際彈頭和十一個假彈頭,這會讓對方的攔截器崩潰。

美國認為,中國一直維持著少量的ICBMs,只有大約54枚遠程洲際導彈。

美國GBMD系統的弱點是,它只有在彈頭與導彈分離後才能打擊彈頭。 然而,使用DF-41 ICBM,防禦攻擊的難度隨時間迅速增加。 在前五分鐘,你只有面對攔截一個導彈的問題。 之後,你有馬上面臨一個十二個分導彈頭問題。 所以對於一個導彈,你突然需要60個GBI攔截器完全確定擊落所有的彈頭。 五十四枚遠程洲際中國導彈,每枚12枚分導彈頭,那麼必須有3240個地面攔截器才可以解決的問題。

中國已經八次測試東風-41導彈

中國DF-41導彈第八次最新測試,分導彈頭可覆蓋面積24000平方公里。

2017年11月7日在中國西部戈壁沙漠上空出現禁飛區。這個長方形區域長約393公里,寬61公里,面積24000平方公里。測試時間在週一早上08:02和08:55之間,只有53分鐘的時間。

經過核實,結果與2016年12月4日和2016年12月12日中國DF-41導彈的兩次試驗中完全相同。另外兩個空中禁飛段在同一場合關閉。

迄今為止,至少有八項DF-41試驗已被記錄和或確認


蜀中行講武堂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東風系列導彈已經伴隨著共和國走過半個世紀。現在家喻戶曉的擁有巨大威力的當屬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那麼它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是東風系列中威力最大、射程最遠的導彈,也是目前中國軍方對外公佈的戰略核導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的系統之一。

|射程

該導彈採用的動力是三級固體運載火箭,最大射程可達14000公里,這個射程足以擊中地球上99.9%的目標(除了南美洲和部分南極洲)。

|機動性

該導彈的載車能在公路上機動,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越野性。在中國龐大的公路網中,可以說是來去自如,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更能增加能破壞性和突然性,使其難以追蹤和摧毀。

|精確性

該型導彈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使導彈的命中精度大幅提高。

|威力

東風-41可以一次攜帶10個核彈頭,也就是說可以同時打擊10個不同目標。安裝彈頭的話,會有這三種彈頭第一種是威力為300萬噸級爆炸的核彈;第二種是30萬噸級爆炸的核彈頭;最後一種是20萬噸級爆炸的核彈頭。

另外,東風-41採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從而實現了火箭及分彈頭可以各自適應變軌,可以自行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也就是說,東風-41被攔截的難度將會大大提升,這是對世界反導系統的一個巨大挑戰。

根據東風-41的最新一次測試顯示,分導彈頭可攻擊的覆蓋面積可達24000平方公里,一次可以摧毀十個城市,這是非常厲害的。

所以說,東風-41的出現是我國核打擊方面取得的又一個重大成果,也希望我國軍工科研人員再接再厲,研製出更厲害的武器!


自覺者的孤獨


問到中國東風41戰略導彈的威力,這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解釋。

一. 射程能力:東風41的射程,可根據需要可調1.1萬公里至1.4萬公里,這個射程已經完全可以覆蓋目標戰略區域。也就是說已經足夠我國的戰略需求了。

二. 東風41的運載能力:東風41戰略導彈的每枚可以運載12枚可以機動變軌的分導式核彈頭,或者其中輔以誘餌彈,大量地消耗對手的昂貴的反導系統。而這些分導式彈頭的布撒範圍達2萬多平方公里。如此打擊範圍在全世界也是絕對一流水平。

三. 東風41所載彈頭的威力:這一點解釋起來要稍麻煩一點。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的五大核國家的核彈頭爆炸當量都有大小可調的能力。其戰略核彈當量從10萬噸至幾百萬噸,視需要而定。

但是,其它四國目前不具備長期儲存聚變核彈頭,而聚變威力相比裂變要大出幾百上千倍,這就使得其它四家空有製造技術,而無法投入實際使用。

在這方面,中國是獨樹一幟的。

早在受到其它核大國完面嚴密的核技術封鎖時,中國就獨闢溪徑地開創了氫彈製造中國獨有的原料,及其製備流程,使其具備了長期儲存的條件,從而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的隨時可以投射氫彈國家!換句話說,東風41戰略導彈的威力世界第一!

四.東風41戰略導彈的發射方式:目前以公路機動發射,這一點與俄羅斯的亞爾斯和其末來的薩爾馬特的公路機動方式相同。但俄羅斯現已恢復了其已經停用多年的鐵路機動方式,被稱為死亡列車,或者稱為幽靈列車。中國末來是否開發這種機動方式有待觀察。


鐵嶺鋒


近日有媒體報道說,11月5日上午,民航NOTAM系統禁航區發出通告,地點就在此前進行過多次洲際導彈試射的中國西部地區上空。與此同時美國軍方日前透露,中國於11月5日再次試射了最新型的東風-41洲際核導彈,該導彈準確命中了位於中國西部沙漠的任務靶區。

東風-41是我國研製的一款“完美洲際導彈”,該導彈射程達到12000公里,具備公路機動和鐵路機動發射的能力,生存能力極強,可攜帶不少於10枚的分導彈頭,突防能力強,總威力達到近千萬噸TNT炸藥。以至於人們普遍相信,東風-41可以從中國本土發射,覆蓋美國本土。

美國軍事專家也曾表示,毫無疑問東風-41是世界一流的洲際核導彈,這款導彈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在陸基洲際導彈上已經可以和美俄平起平坐,是中國核武庫中最具威脅的王牌武器

這也是中國從2012年以來第8次成功試驗了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可以說明這款導彈的技術已成熟,這次在試驗新的突防系統,以便能夠讓美國構築的反導系統在東風-41面前完全失效。

近日央視曝光殲20是“踹門一腳”的進攻武器,東風-41也是這樣將成為未來我國的戰略攻擊性武器,一個國家要安全就不能忘了戰爭,以戰止戰,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會有話語權,才不會被欺負。

據估計,中國未來很可能會製造50到60枚東風-41導彈,與東風-31和東風-5B/C組成陸基核打擊力量。


軍事教授


東風41,千呼萬喚,眾望所歸,但距離服役還差最後一里路。

它到底好在哪裡?人們為什麼對它充滿了期盼?有一點是肯定的,東風41是我國目前洲際導彈技術的集大成者。此前無論是東風5B,還是東風31A,總是有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東風41就是要克服這些不足,成為一款幾近完美的導彈。

首先,東風41解決了我國大型號洲際導彈要依靠液體推進劑的問題。

液體推進劑推力大,可以使洲際導彈攜帶更大的有效載荷,故蘇(俄)大型號洲際導彈如SS-18,SS-19都使用液體燃料,我國的東風5A、B也是如此。但是,液體燃料需要在發射前加註,這一過程不僅時間長,而且危險,一旦加註,導彈就必須在一段時間內發射出去。所以,液體燃料導彈在反應速度,戒備狀態,生存能力等方面不如固體導彈。

我國從巨浪1開始在彈道導彈上使用固體燃料,巨浪1上岸就變成了東風21,後來又有了東風15和東風31。但這些固體導彈射程都達不到洲際水平(近程,中程,遠程)。直到進入新世紀,我國才有了固體燃料的洲際導彈東風31A。但是,受限於固體燃料發動機技術,東風31A只能攜帶單彈頭,屬於輕型洲際導彈,故在發展東風31A的同時,相對老舊的東風5也沒放棄,仍在繼續發展改進當中。

東風41是我國第一種大型號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其有效載荷應該可以接近美國和平衛士的水平,明顯超過民兵3。這樣一來,我國洲際導彈就解決了威力大但反應慢、反應快但威力不足的矛盾,真正將大威力、快速反應、高戒備狀態有機地結合起來。

其次,東風41以另一種方式解決了陸基洲際導彈的生存問題。深處地下發射井內的洲際導彈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安全,隨著航天偵察手段的日益完善,隨著洲際導彈打擊精度的提高,洲際導彈開始面臨對手洲際導彈的巨大威脅,上世紀70年代,美國人走火入魔般地焦慮民兵3會被蘇聯的洲際導彈全窩端了。白楊作為世界上第一種陸基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是解決洲際導彈生存問題的蘇聯方案,我國的東風31A出發點也是如此。但是,機動發射,不僅有優點,缺點也很突出,比如精度稍差,不能長時間保持高戒備狀態,受限於道路橋樑等因素導彈的起飛質量一般不能超過50噸。東風41雖然是井式發射,但是,它仍然具備優異的生存能力,具體方法,這裡不便多說,總之,是有辦法的。


進擊的女武神



中國最先進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採用了先進無定點發射定位系統,可實現全疆域機動,24小時全天候發射,這是以前的導彈無法達到的高難度。要求具備全球實時的高精度測控的大數據庫作支撐,要具備這種能力,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陸海空天的觀測網,依靠無死角的衛星觀測系統,具備可見光、紅外、雷達成像綜合性的高精度遙感觀測能力、地形地貌地勢的數據採集和雲計算和儲存能力,還需建立起全球高精度衛星定位導航的能力,這些高尖精技術和裝備都被中國攻克和掌握。車風41採用了新型發動機,比衝高,動力強勁,飛行速度快。達到一萬二千公里的射程,具備多彈頭分導能力,最多能裝九個核彈頭,攻擊九個不同的目標,也可以分波次攻擊同一目標,而且具備高超音速突防,末端機動變軌的能為,同時釋放誘餌彈頭,叫敵方無法攔截,防不勝防!


江山64466859


東風41洲際導彈確實是存在的,在去年的朱日和閱兵式上還公開曝光,東風41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款固體燃料的,可以射11000公里以上射程的車載式機動發射彈道導彈。



圖為閱兵式上的DF41戰略導彈。

此前,我國能夠做到在本土覆蓋藍星球的導彈只有一款DF5液體戰略導彈,這款導彈的最新型號是攜帶了多彈頭的DF5B導彈,但是他的裝備數量不多,且只能在準備好的井射陣地中發射,屬於常備值班的重型洲際導彈,但是目標過大,容易遭受敵人的先期攻擊,所以長期以來並不被看作是可靠的核反擊力量,只是作為可靠的核打擊力量來看。



在街上拍到的DF41洲際導彈。

我國第一款陸地機動式的洲際固體燃料核導彈是DF31,這款導彈可以攜帶3個分導式彈頭,但是射程只有8000公里,如果要追求更遠的射程,就必須削減彈頭數量,單彈頭情況下可以射擊10000公里以上,但是這樣的打擊效果和作戰效率就會降低,要知道戰略導彈屬於核武器載具,如果一個載具一次只能投送一個彈頭,那作戰效果會大打折扣。



機動式導彈發射車可以用運輸機運載機動。

所以我國必須研發一種射程更遠、運載力更強的陸基固體燃料機動式戰略導彈,這就是DF41,他的射程達到了11000公里以上,而且是在使用分導式多彈頭的情況下達到的,它被認為是僅次於亞爾斯導彈的先進車載導彈,也是目前我國核武庫中最先進的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