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穷人贴补富人?

为什么说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穷人贴补富人?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

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申请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当然这里的穷人并没有贬义,只是相对于那些上千万上亿的富豪来说)

“穷人”为什么喜欢存钱?

因为穷人希望生活安稳、需要安全感,省吃俭用存着不多的钱,放在银行供儿女用、养老用、衣食住行用、备不时之需用,正是因为把钱看得精贵、想过的安稳,才不愿承担过多风险,他们知道不能指望利息增值,只求那种一点一滴积累的满足感,是他们懒惰、不上进吗?并不是,他们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安稳,“穷”的只是金钱物质,他们也为社会做着贡献、也值得尊重。

为什么说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穷人贴补富人?

富人为什么喜欢贷款借钱呢?

因为在通货膨胀、货币 贬值的情况下,持有货币是吃亏的,负债反而是有利的。并且,富人的控风险能力比起穷人来要更强。当穷人为了抵抗风险而把钱存进银行时,富人就从银行把钱借出去。他们往往有着更为广阔的投资渠道,可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钱在穷人手里可能只是牛奶,但在富人手里,往往就是奶牛。

通常来说,穷人赚得钱不多,当然要多留点钱应急;而富人则不同,赚钱速度快,不需要存太多的钱,而且对于富人来说,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做负翁,其实身背一屁股债是对抵通胀的最佳方式。你想如果物价年年在隐情的大涨,如果你背负一身的债,以后随着物价的飙升,其实你真实的还款额度是被稀释了的。就像美国政府为啥要背上一屁股美债,为啥喜欢政府高举数万亿赤字?就是如果美元贬值,他的这些债券真实的购买力就会被稀释掉了。

一是存款与贷款之间能产生较大的利差。就是说所谓穷人将剩余或节约的资金存入银行所获得的仅是微薄的利息收入,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存款负利率政策,存款利率往往低于物价上涨指数(CPI),存在存款时间越长、存款金额越多,反而导致财富越缩水现象的发生。

而银行将穷人的资金通过高于存款利率放给企业主或创业者,赚取中间差之外,贷款人用所获得的贷款资金、甚至通过投资加杠杆行为,获得高于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从而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和聚积。

为什么说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穷人贴补富人?

从富人投资的角度来看,存银行是穷人补贴富人也是没错的。富人最擅长使用的赚钱方式就是“借鸡生蛋”。何谓借鸡生蛋呢?借鸡生蛋说白了就是“钱生钱”。想要钱生钱,那也得有本钱才行吧!首先要明确的是富人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去投资不同的项目,那么钱从哪儿来呢?

答案就是穷人在银行的存款。富人通过与银行达成协议,在银行借得投资项目需要的资金,然后用这笔钱去投资,去赚钱。赚钱之后,应约给银行回报利润。穷人就这样毫不知情的被银行和富人给“算计”了。综合以上三点,穷人就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什么说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穷人贴补富人?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喜欢把钱存入银行,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比较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你要把这个习惯改变过来不大可能,钱存银行对国家来说也是好事,防止通货膨胀帮助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穷人喜欢存钱富人不喜欢存钱,井水不犯河水,国家物价稳定,人民币不贬值,老百姓生活幸福,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合情合理。

我们尊重原创者的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致敬,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小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