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孩子初學數學會覺得難?

低年級小學數學的內容,在很多家長看來可以說都是小菜一碟,於是他們常常不解於為什麼孩子三番五次的犯一些低級可笑的錯誤。

然而,其實很多小學生都會經歷一個比較痛苦的數學學習過程。是孩子天生就不適合學數學麼?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我們認清了原因,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順暢、愉快而又深刻的進行數學學習。

大腦認知層面:

為什麼孩子初學數學會覺得難?

以計算為例,成年人的大腦,發育的足夠成熟,而且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所以可以完全自動化的處理抽象數字的運算。可是對於剛剛接觸數學不久的孩子來說,數學以及符號在他們眼中,完全是在生活中看不見,摸不到,聞不見的抽象對象。不像其他的很多能力,人的大腦對抽象的處理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多數兒童在3年級之前,對於數量的識別和運算,都更傾向性於藉助可見的,生動的心理意象,比如手指,因為這是更為符合直覺的思維方式(兒童負責高級抽象能力的腦區尚未發育完全)。而人類,跳出直覺的束縛,發明數字這套體系也是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從數萬年前用簡單的用石子配對開始,到一千多年前印度人天才的發明了0,這個過程才算是塵埃落定。我們的孩子需要在短段幾年時間,學習人類上萬年積累的經驗,不的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學校教學層面:

為什麼孩子初學數學會覺得難?

當然,教材設計的缺陷,和教學過程中的“不友好”也應該負一部分責任。比如說,我們的教材顯然對0的重視不夠,人教版第一冊中,僅僅在1到5的認識後,捎帶的認識了下0,後續也沒有專門的對0的深入認識。巧妙的阿拉伯數字位值系統,本質上反應的是自相似和迭代,而教材也只是在學到10的時候,用算盤的珠子和一捆小木棍來做解釋,孩子是感受不到不出位值體系的優越性的。所以我們看到,多數涉及到進位退位的計算,都容易出現問題,如果高位再出現個0,那錯誤率就更高了。很多時候,我們的老師過於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只是告訴他們是什麼,而不會試圖去讓他們理解“為什麼”,長遠來看,這對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都是極為不利的。


家庭教育層面:

為什麼孩子初學數學會覺得難?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略顯急躁,比如總是希望孩子快速的學會從1數到100,最好還能會一些退位計算。殊不知,兩個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同樣都是會數數,對數字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是天上地下了。孩子即便是通過機械訓練學會了數數,長遠來看也並沒有多少好處,只是增加了知識,並沒有通過知識的訓練,拓展思維深度,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更糟糕的是,有些孩子自以為會數數了,上課反而不認真聽老師講,遇到需要深度思考的題目時,才發現自己原來並不懂,頓時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信心上也會受到小小的打擊。這樣的過程很容易對數學產生負面的情緒,這種負面的態度,也會對今後進一步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數學學習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老師和家長,在遵循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把新知識構建在學生堅實的生活常識或者語言習慣之上,充分挖掘知識之間的

關聯,真正讓學生們理解知識背後的深刻與美。家長和麗老師一起努力,用心做到這些,相信孩子們六年的小學數學學習生涯,一定會順暢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