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老子“不争”的智慧,人生的层次会越来越高!

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次提到“不争”的思想。由此可见,“不争”思想在《道德经》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道德经:学习老子“不争”的智慧,人生的层次会越来越高!

例如《道德经》第22章写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又如《道德经》第66章写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学习老子“不争”的智慧,人生的层次会越来越高!

老子所说的“不争”是什么状态呢?首先,一定不可将“不争”浅显的理解为不争气、退让、懦弱等,这都是极大的曲解,难以见大道。老子的“不争”之道,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柔弱胜刚强”。而“柔弱胜刚强”,则是老子观察水的特性,悟出了“上善若水”的至理。水,至柔至轻,从不居高,谦虚的往低处流。人所厌恶的地方,它不嫌弃,一视同仁。且水之道,从来不去争夺,一切顺任自然。然而,水的力量却又何其巨大,断金碎石,无坚不摧。水之量,又是何其浩广,地球中七成以上都是水。老子从水的特性中看到,水无所争,却得到了所有。用之于人事,亦是如此。

道德经:学习老子“不争”的智慧,人生的层次会越来越高!

其实,天地万物,皆可为我所用,却永远非我所有;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无所谓争与不争,因为争来争去,争来的都是一场空。若是从“为我所用”的层面来看,当前是你所用的就是你所用,不用争夺;不是你所用,虽争亦无济于事,徒增烦恼罢了。譬如地球上的一花一草,就是地球的,这不用争,谁也争不走。老子的“不争”思想,深层次而言,是心灵上的功夫。将心量不断扩大,像地球一样,甚至像星空一样,无边无际;这种状态下,世间万物,还有什么不能为我所用呢?

道德经:学习老子“不争”的智慧,人生的层次会越来越高!

老子的“不争”,是一种极为崇高的德行。这种德行,在上面的22章中,体现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拥有这种德行人,天下之人,自然都会爱戴他——而这样,其实就达到了最高的人生状态。在66章之中,则体现为“以其善下”,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谦虚精神。而恰恰有这种精神的人,将被天下所推崇,而赢得天下。

理解老子的思想,绝不能以世间那些浅薄的现象套进去,这样做只会曲解之,永远见不到智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