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倒闭潮爆发,没有电摩生产资质,怎么办?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规定电动自行车需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每小时、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千克,这意味着,对于许多豪华款电动车造车企业来说,再也不可能擦边球了,电动轻便摩托车从此上路就是按照机动车来管理了。

没有电摩生产资质,借“壳”造电动车

新国标的出台,对生产厂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渡期内,企业应该进行技术升级,包括更新材料,进行新的设计,改善生产工艺等。在规范实施后,则不能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规范的电动自行车。

据调查君了解,电动车行业仅少数几家具备生产电动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摩托车的企业,这意味着谁有资质,谁就率先拿到了向全国市场普及推广的“通行证”;也表明了国家对该企业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的肯定与认可。

对于没有电摩资质的造车企业来说,如果不能获得发改委的电摩生产资质,就不能进入工信部的推荐目录,也就无法生产、上市销售。

在此背景下,让诸多电动车品牌不得不寻找有电摩生产资质的企业,选择借“壳”造电动车。举个例子,唐狮电动车与金翌车业有限公司合作,就可以被解释为借“壳”造电动车。

电动车倒闭潮爆发,没有电摩生产资质,怎么办?

据了解,如果电动车企业不能收购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来让自身也获得生产资质,那就只能与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销售的方式,曲线救国来实现量产。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实现,那就只能倒闭!所以,接下来,电动车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倒闭潮再次爆发,卷款跑路不得不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