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几乎全军覆没,却震动全球,还写进历史书!

武昌起义之前,孙中山已经领导过八次武装起义。这八次起 义,都是在广东组织的,而最著名的一次1便是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的辛亥“三二九”起义。

1910年,由于前几次起义的失败,部分革命者产生了悲观情绪。11月,孙中山在马来亚召开了槟榔屿会议,参加者有黄兴、赵 声、胡汉民等。会上,孙中山分析了形势,认为革命风潮已盛,起 义时机已成熟。于是,大家决定1911年春在广州集合各省革命之 精华,发动大规模起义,先占广州,再由黄兴统率一军进军湖南湖 北,由赵声带领另一军出江西攻南京,两军会师长江,然后北上直 捣北京,推翻清朝。

这场战争几乎全军覆没,却震动全球,还写进历史书!

起义日期原定在1911年4月13日。不料4月8日发生了革命党人 温生才刺杀清广州将军孚琦的事件,反革命加强了戒备,到处搜捕 革命党人。这样,原定的起义计划受到了影响。起义日期几次改变,最后由黄兴确定在4月27日,亦即农历的三月廿九曰发动。由 于敌人戒备森严,革命党人联络困难,加以部分枪械未到,致使原 定的四路进攻计划无法落实,最后只有黄兴统率的一军孤军作战。

这场战争几乎全军覆没,却震动全球,还写进历史书!

3月29曰下午5时一声枪响,黄兴带领着“先锋”(即敢死 队)130多人,臂缠白布,从越华路小东营5号总指挥部冲出,直 捣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逃跑,革命党人遂火烧总督府。 起义军退出衙门时,遇到大批清军伏撃,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于 寡不敌众,绝大多数革命党人壮烈牺牲。事后,革命党人的遗体被 陈尸在咨议局前的旷地上,惨不忍睹。同盟会员潘达微先生冒着生 命危险,收集了死难烈士遗骸七十二具,丛葬于现在的黄花岗,这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来历。

这场战争几乎全军覆没,却震动全球,还写进历史书!

“三二九”起义中革命党人的英勇牺牲精神震撼了中国,敲响了清朝的丧钟,黄花岗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正如孙中山所说:“是役也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果然,几个月 后,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奋起响应,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