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因北京限購受困?研究員表示別把京津冀想窄了

限購!限購!!限購!!!

在一系列的限購政策之下,環京樓市的成交量逐步下行,2017年,北京成交量是近十年來最低數值。目前北京房管局對預售證審批思路是嚴控高價盤,開發商預售證很難拿到,市場供應量小,且價格限制,最終造成新房成交量低。但縱觀北京經營性土地成交情況,走勢依然保持上升趨勢。

華夏幸福因北京限購受困?研究員表示別把京津冀想窄了

有別於住宅市場的低迷,環京土地市場卻十分火熱,各大房企紛紛加快環京地區的市場佈局,其中華夏幸福、碧桂園、恆大、融創、榮盛、萬科等品牌房企不同程度進駐環京周邊市場,與低迷的新樓成交量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一片漲價勢頭中,近期霸州等地的房地產企業卻紛紛通過降價方式進行促銷,引來市場的質疑之聲,一邊削尖腦袋往環京地區鑽,一邊大力度打折促銷,到底哪個是真心?

近期多名地產研究員舉行了一次環京片區地產調研,他們認為環京特別是北三縣地區的土地政策管理越發嚴格,從2014年開始,北三縣已經明確短期不新增建設用地,特別是燕郊,近三年沒有住宅用地供應。“廊坊2017年最高樓面價是9731元左右,未來的售價可能會達到2萬元左右,而在固安,去年拿地的整體樓面價在6000元,在涿州,去年最高樓面價也達到6600多元,從開發商佈局看,開發商對環京市場的認同度非常高。”

對於近期霸州等地的房企降價促銷活動,相關研究員表示,這主要是開發商在霸州推出的8500元左右商住類房產,並不是住宅類房產,而且還要全額付款才能享受優惠,這是房地產企業迴流資金降低財務成本的一種手段,目前降價項目已經迅速去化完畢,如華夏幸福在固安推出的一個樓盤上午即全部去化完成。由於北京商住項目政策調整,造成北京商住項目銷售難度加大,因此房企希望通過促銷活動去掉公寓類等商住房庫存,同時也能緩解限購帶來的銷售業績壓力。

有研究員指出,政府現在對於產業的需求度和對產業的帶動作用更為關注,而不僅僅是通過短期的土地財政來進行發展。京津冀特別是河北希望產業帶動區域發展,所以很多產業類的項目不斷在開發中,地方政府希望更多產業進來帶動發展,因此擁有更雄厚資源背景的大型房地產企業,將會在環京地區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目前華夏、榮盛兩家是環京地區市場佈局最快速的地產開發商,研究員也以這兩家發展模式進行分析,華夏幸福過去執行的是一線城市周邊佈局戰略,從去年開始跳脫出這種佈局方式,如沿著京廣高鐵,在河北地區進入了邯鄲,邢臺等地,這種區域不是外溢性的房地產發展模式,可以通過內生型區域靠當地的人口進行去化銷量。榮盛這幾年開始進入康旅和產業地產,業務處於升級階段,文旅土地成本較低,大面積開發是得到政府支持的,這兩個地產企業雖然佈局規劃不同,但都切合了當下京津冀地產發展的趨勢。

由於近期華夏幸福在環京地區啟動降價促銷活動,使得其備受市場關注,在2018年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排行中,華夏幸福以298億元位列第八。整體數據顯示,2018年規模型房企仍將快速增長,繼1月開門紅之後,2月房企銷售業績仍表現亮眼,其中,TOP10房企門檻值提升最為迅速,已達260億元。由於環京地產銷售往年要佔華夏幸福 70% 以上的銷售份額,在限購政策趨嚴之下,通過一系列促銷活動實現銷售業績的增長,成為華夏幸福一種最直接有效的市場手段。

華夏幸福因北京限購受困?研究員表示別把京津冀想窄了

在供給端方面,預售證目前沒有放鬆跡象,限購政策短期內也不會改變,但不管政策如何,北京人口嚴控和房地產市場的供應矛盾仍然是十分突出的,河北省在內的環京交通基建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所以人口只能外溢。緊密圍繞半小時生活圈的,是華夏幸福等先行一步的房地產企業,在地產調控政策蹺蹺板對面的,是京津冀城市格局和龐大的消費需求。

華夏幸福因北京限購受困?研究員表示別把京津冀想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