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怎样成皇帝收买人士的手段

科举怎样成皇帝收买人士的手段

人生三大兴事之一的金榜题名时,牢牢地将历史上那些富子弟、穷秀才们折腾一番,为了功名利禄,哪怕老死科举试场也无憾。世人长把诗书读,世人也长把名落孙山这等苦水,默默地咽下肚中,毕竟金榜题名的还是少之又少。在古老的中国文化里面,也早已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警世名言,像鸡汤一样灌输到每一个学子的肚子里,可惜的是能有几只凤凰,不大都是个游走在科举场里落魄的儒生罢了。

当然作为皇帝选拔人才而言,这样的制度算是再好不过了,他可以从矮子里拔尖子,尖子里拔象牙。不过这也不一定完全能符合提拔人才的要求,有的人就是不愿意考试,有的人就是没那个命,考试考不中,从而给这些落第的人,其他的发展空间。最能体现没命考上却很有才华的人就属蒲松龄老先生了,他考了一生,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为一个贡生。重要的就是他其中考试这些年,对他心里的磨难,从而创作出了《聊斋志异》举世奇书,批判、揭露旧社会现状,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予以攻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矛盾,以及人民所需的愿望。而就算金榜题名了,也有很多高中状元的也易显平庸,在这里咱就可以理解成,学霸,或者说读死书、死读书的人。这些人考上以后,他们怪异的脾气,以及木讷的性格也不会成为多么优秀的官员,或者潦倒或者被官场排挤,再或者整日闷闷喝酒,抑郁而终。如宋徽宋政和二年壬辰科状元莫俦,国难当头时,投敌为金,成为伪大楚政权的主要大臣,这对于古时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主导思想蒙羞,其行为是深恶痛绝的,更愧对于状元这一神圣的称号。

这样说来,皇帝也知道进行科举考试,也会埋没很多人才,也会出现很多庸才,为什么历朝历代还在延续?答案是肯定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国家建设作用的,因为它能让很多人去选择读书,只有这一种方式,才能彻底改变穷人的命运。同时,也能让诗词歌赋灿等烂的文化得以传承。当然,一个优秀的人才,定然不能缺少满腹的经纶,才能辅佐帝王,帮助最高的国家统治者治理国家。所以,皇帝们当然希望大海捞针,然后提拔有用之才,得以发展。但历史中,也不缺乏对这种制度批判的人,可以说是各种批判。为什么这么好的制度会遭到很多人的批判呢?就连曾经的大文豪苏轼老先生都说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天下到底有多少人去考这个公务员呢?只能说很多。并且他们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经过乡试到省试到殿试夺魁,其中的辛酸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当中被挤下独木桥的又有多少人呢?就算通过自己艰苦奋斗,文章了得,最后落第的人还是数不胜数。为何?因为他们要遭受多少天灾人祸,徇私舞弊,打通关节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为啥中举以后发了疯。作者充分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些儒生的畸形现状,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特别是到了明朝,实行八股文以后,更是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让他们不能创新,思想僵化。简单提一下八股文,因为“八股”这个文字太官话,我给大家说的明白一点。八股文从四书五经取题,然后尽可能的让自己与古人附体,用孔孟那种语气说话,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当然,这种发明自然是皇帝们选拔人才的创新手段,但确实束缚了人才的自我发挥。曾国藩进士出身,也是朝廷的重臣,他在《曾文正公文集》中说到八股文,一切就是琐言的绳尺,太受阻碍了。也说明了,八股取才的狭隘。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才高八斗,有功名用世之志。一考,二考,三考,可还是没考上,于是继续他悠哉的词人生活,浪迹天涯。他不放弃,后来终于赶上好时候了,宋仁宗执政,特开恩科,对历届不中的人放宽条件。柳先生,闻讯后面如雨后盛开的桃花,笑的异常灿烂,终于又有机会了。产房终于传来了喜讯,咱柳永先生算是书也没白念,词也没白写,高中进士,激动的已经年老的他几夜没合眼,甚是欢喜。后来,柳永先生调任了余杭的县令,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名宦”。像柳永这样文学颇有成就,还能高中的人才,才是人生的赢家,当文人难,当官也难,当两架马车并驾齐驱时就更难了。但柳永他是矛盾的,他是个词人,想当文雅之士,对功名利禄无不鄙视,却还想着功名,有朝一日走入仕途。这种矛盾,更能激起他对创作的深度,得以把词发挥到极致。虽然柳永仕途坎坷,但还算比较幸运的。而历史中往往榜上有名的,也有很多出身贵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有拼爹的,靠着关系,奠定考试的基础,打通关节。甚至有的可以说父传子,官传子,正所谓“将门出虎子”。不过,也有很多靠着自己的努力,真的从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进而榜上提名的。有的皇帝也很了解官场上的官官相护,徇私舞弊,导致埋没人才,庸才上任的弊端。便对王公大臣的子弟严格督守,对一些平民子弟送出橄榄枝,让他们有更多人有机会平步青云,改变未来,报效祖国。

《论语·为政》中重点提到“为政以德”,而作为皇帝,就是做好政事,服务百姓。皇帝和官员都要有德于民,为贵,顾念天下,齐明中正。古代的科举确实是皇帝管理的一把利剑,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让文化得以传承。科举还有一科类,便是武举,这里就不细说了。同时科举也是历史上那些追逐功名利禄大军,最好的途径,一直会有扑进来的莘莘学子,有的成功,有的如飞蛾扑火。他们饱读诗书,经历孤灯下的苦难,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少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