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 「樂融」,到底是「一口毒奶」,還是「絕地求生」?

最近科技、財經媒體圈都在八卦同一件事:樂視上市體系推出了全新的高端互聯網家庭品牌“樂融”。

距離融創中國正式入主樂視網,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期間,“去樂視化”就不斷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對外信息顯示,“樂融”未來將互聯網科技能力與融創系地產、文旅等資源充分整合,打造一個高品質的“關係+場景+平臺+終端”家庭運營生態。

請容我提醒一下,樂視超級電視的市場份額曾經一度位列智能電視行業“一哥”位置。其“屏+內容”的玩法也一度讓傳統電視廠商羨慕嫉妒恨。2017年智能電視全面爆發,入局廠商幾乎都在複製“硬件+內容”的生態故事。足以說明,樂視超級電視的戰略實被是用戶和品牌所認可的。

那麼,“樂融”品牌之於新樂視,到底是“一口毒奶”,還是“絕地求生”?

新品牌 “樂融”,到底是“一口毒奶”,還是“絕地求生”?

【搶佔高端互聯網家庭紅利,“樂融”與原樂視強拆CP】

開八之前,先給大家簡單梳理一下“樂融”這個全新品牌。全新成立的樂融品牌,實際上是將樂視旗下的各個獨立業務融合到了一起,包括電視、影視、雲等方面的業務,並結合了新零售。但它又是一個面向市場的開放品牌,不僅僅提供樂視網、樂融致新的產品和服務,也會提供融創、京東和騰訊、CNTV、芒果等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其CEO正是此前接替孫宏斌出任樂視網董事長的劉淑青。

目前,樂視致新已經更名為“樂融致新”,整合了樂視智家(原樂視電視業務)。樂視影業也改名為“樂創文娛”,樂視金融更名為“樂為金融”。原樂視大廈大門處的“樂視”LOGO也已經更換成“樂融”。

“樂融”品牌的發佈,顯然是融創系在原樂視非上市體系信譽陰影下的一次“絕地求生”。

在過去的一年中,儘管融創系人員逐步接管了樂視上市體系,並積極推進“去賈躍亭化”,但大眾還是忍不住要將“新樂視網”與信用破產的樂視非上市業務部分“組cp”。

有句老話,食得鹹魚抵得渴。賈躍亭時代,非上市業務的佈局為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利潤,直接促成了股價的高估值,那麼自然也需要承擔非上市業務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

不過我一直認為,至少在電視業務上,樂視“屏+內容”的戰略沒有問題,上市公司的業務一度發展得也很好。甚至在“爆雷”之後,上市體系也在有節奏的消化債務,進入了正常的業務運行軌道。

而全新的“樂融”品牌,則充分整合了融創系的地產、文旅、社區等資源,未來圍繞“悅己、親子、敬長”的家庭關係,充分打通俱佳、社區、文旅等家庭生活場景,通過搭建多元終端網絡(Letv超級電視、語音中控、智慧屏、社區屏等),在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新零售、智慧生活全場景營銷、慧眼商業化等等多個平臺上,提供高品質的家庭服務。

顯然,“樂融”旨在搶佔智能家居經濟的紅利。但經過一年的等待,市場是否還願意為這個全新的品牌買單?

新品牌 “樂融”,到底是“一口毒奶”,還是“絕地求生”?

【為什麼說智能電視戰場上,樂融還能一戰?】

老實說,樂視超級電視對家庭互聯網的瞭解和積累,加上融創在家庭生態上的資源融合後,在智能家居下半場還能一戰。

一方面,經過2015-2017年3年的粗放式發展,智能電視品牌已形成合圍的態勢,不少互聯網品牌崛起,說明市場需求旺盛。而各大品牌在保持市場增量的同時,也都在整合自身的優勢,創造更多可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

反觀樂融,早期樂視超級電視擊穿行業價格底線,迅速成為互聯網電視第一,市佔率強大,而其做硬件的同時做內容的玩法也被市場廣泛認可,已經成為行業標配。

截至目前,樂融體系下的超級電視保有量超千萬,用戶觸達能力則覆蓋了230個融創高端社區和文旅城,已經形成了對高端人群的精準覆蓋。否認超級電視的市場價值和基本面,顯然不夠客觀。

另外,隨著2017年OTT行業爆發、內容市場的精耕細作、AI技術介入終端硬件等等大趨勢,智能電視市場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局。勾正數據顯示,觀眾在電視上消費的時間正在逐步增加,2017年日均開機率高達46%。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客廳屏幕依舊有較大的市場需求,人們對觀看體驗以及對更大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前樂視非上市體系帶來的信用衝擊,對於電視供應鏈的影響沒有手機業務那麼深,“樂融”卡著智能電視體驗全面升級的窗口期入局,為時不晚。

目前樂融正在打造的智慧家居生活管家系統HAIS,就是基於樂融現有的軟硬件能力,採用物聯雲平臺(大管理家)+本體智能中控(小管家)的“雙管家”模式,將家庭智能設備連接起來。用戶可以利用一控多屏的手段,通過語音、智能移動設備、智能屏幕終端等硬件設備,對家中任何位置對家電設備進行操作,享受更便捷、舒適的家庭生活。

很明顯,在融創資源的強力加持下,超級電視、內容生態、用戶體驗、商業化等業務,都將有很大的升級和創新。

【無實體、內部阻撓:樂融的崛起之路上還有多少“坑”?】

不過重塑品牌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畢竟,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任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重建起來的。

在樂視非上司業務部分的拖累下,全新的“樂融”恐怕還要經歷一段陣痛期才能迎來大步快跑。

與非上市體系的利益糾葛和歷史遺留,正在成為“樂融”前進路上必須解決的問題。

“樂融”作為一個全新的用戶品牌,重點在於整合服務、重塑消費者信任,企業主體及業務的從屬關係並未受到影響。樂視網旗下樂視視頻、樂融致新等實體名字不變,原樂視品牌仍然保留。

一方面,可見樂視上市體系強烈的“求生欲”,在承擔原有債權責任的前提下,通過新logo、新品牌來努力實現“去標籤化”,尋求二次發展,因此選擇了只換標的“無實體”發展;

另一方面,新品牌的全面啟用,必然會激發歷史遺留問題,讓非上市體系的人員擔心被徹底剝離。

據說7.18號新品牌發佈會當天,原計劃同時舉辦的“樂融大廈”揭牌儀式,就因數名樂視控股(樂視非上市體系)員工的抗議而最終取消。

樂視網CEO兼樂融品牌負責人劉淑青因此向媒體表示“受到這樣的阻撓十分不公平。我們從未評價過過去,對於過去的種種也是懷著一顆包容的心在積極處理,我們更會用一個積極開放的心去面對未來”。

我翻譯一下,就是“替你們背鍋就算了,努力求生還要被隊友拖後腿”。

不管怎麼說,即便委屈,即便負重前行,這都是新“樂融”必須承擔和解決的現實問題。畢竟消費者選擇看的只是產品和服務。

樂融除了以超級電視為載體,切入高端細分市場深耕家庭文化娛樂服務之外,還將推出“梧桐樹計劃”,聯手戰略合作伙伴打造千家智慧家庭新零售體驗店。

目前,樂融和京東合作落地的第一家店,Letv京東家電體驗店正在籌備中。通過開店補貼及樣機補貼、豐富的SKU、銷售賦能、線上引流以及傳播支持等,走出一條更紮實的智能生態之路。

新品牌 “樂融”,到底是“一口毒奶”,還是“絕地求生”?

【結束語】

2017是“客廳經濟落地年”,此前有人預測2017年將是家庭互聯網爆發的臨界年,這個預言似乎是成真了。

即便是在面板大幅度漲價的大環境下,智能電視也在2017年實現了17%的增幅,全年銷量4800萬臺。

未來三年內,隨著智能電視的保有量繼續擴大,為內容與運營變現提供基礎,預計未來中國客廳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2300億元。

如何搶佔客廳經濟制高點,將是今後智能電視行業的主要課題,“樂融”以全新的方式入場。相比做硬件的,樂融有內容,相比做內容的,樂融有硬件,而相比做電視的,樂融有龐大的居住產業生態。生態體的勢能肯定勝過線,這就是新“樂融”的底氣。

能否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大踏步成為智能家居時代下的新巨頭,就看樂融下一步怎麼走。

不管怎麼說,樂融的崛起,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大話題,或許會成為又一個MBA經典案例,未來將持續關注。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佈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