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想要扮演上帝,

就必然要和魔鬼打交道。

——《西部世界》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文丨旧故麻袋

关于“人类生命”,流传于世的说法很多。西方宗教信奉“上帝说”,借用上帝之手诉说人类起源;东方宗教信奉“神学”,神即灵,而生命体,则是神造物。

人类用各种神奇的传说给了自己一个“存在即真理”的理由,这样就不必追根溯源,即便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人类仍跟随自己最初的信仰,并且坚定不移。

但人类太伟大了,和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体都不一样,他有极其缜密的思维模式,有深不可测的内心,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他几乎没有天敌,久而久之,欲念庞大的生命体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擅自动起了充当“造物主”的念头。

《西部世界》就是人类妄想成为“造物主”的产物。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这个与真实世界隔绝之地,没有法制、没有善恶,人类可以尽情做自己,可以脱掉所有伪装,成为内心想成为的人,在这里,人类就是上帝。被人类制造的“仿真机器人”,虽然有着和人类一样的外形,却只能充当人类的“接待员”,供人类享用,而作为“新住民”的人类,可以随心所欲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这种“残暴式”的快感,就是西部世界存在的最初意义,因为人类需要发泄,需要片刻逃离真实世界。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说到底,人类自视甚高的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为所欲为,其实是将这里当成了一个巨型游乐场,机器人被他们视为蝼蚁,因为只有人类可以杀死机器人,机器人只要遵照程序指令,就永远无法杀死人类。人类在这里自诩为神明,过了把“造物主”的瘾。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但人类是很难满足的生命体,即便是享受欢愉,久而久之也会厌烦,所以“西部世界”背后的运营团队为了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就需要不断更新机器人的程序,需要编写不同的剧本,制造不同的场景故事,挽回客户的流失率,不断吸引客户前往体验。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为了让仿真机器人更像人类,创始人编写了一段“沉思”代码,让机器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主张。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我们常常在谈论:“AI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机器人会不会成为世界的主宰?”当人类成为机器人的附庸,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霍老走之前还在为以后的AI技术担心,因为这个担心值得被“提上议程”。

西部世界的机器人觉醒后,了解了人类之前在他们身上做了这么多可怕的事,也会愤怒,想要报复。甚至说觉醒后的他们其实除了一道程序之外,其实比普通人类更加可怕。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机器人们每天重复着同一件事,同样的台词,同样的表情,每到夜晚来临又被刷新系统,第二天清晨什么也不记得,循环往复。他们之中每一个机器人都曾有过不止一个角色的记忆,只是被隐藏覆盖了,一旦被唤醒,他们便会开始如人类这般思考:我是谁?

剧中,女主的父亲被一张照片唤醒,女主被父亲唤醒,然后他们都开始思考这个“我是谁”的问题。而那句唤醒的话语则来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另一方面,人类最深得缺陷也存在于运营团队的内部,总有人想得到更多,管理层害怕创始人夺权。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他们虽然创造“人”,内部却充斥着明争暗斗、算计和倾轧,即便深知这个创造出的世界是假的,还是很假戏真做的忘我,最终催生出的是自食其果,反噬成了最终灾难。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没有谁是真正的造物主,因为不存在,人类一直追求“上帝”,最终也不过是沦为游戏里的NPC,最终由人类研发的机器人也沿袭了人性中的优缺点,也是讽刺。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人类惧怕的因果报应,冥冥之中其实早已经铺好了走向何种结局的路!

人类总想着成为“造物主”,到头来还是生存游戏中的NP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