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假期模式开启。孩子去哪儿?干什么?成为父母焦虑的事情。学生家长李童的手机里收藏着一堆信息:旅游的,游学的,补习班的……大人上班,孩子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在家,找地儿,托管起来,可以学习,可以游玩,这是她最简单的想法。

“不管是去培训机构学习的‘N次游’,还是到外走走看看的游学,在培训机构的宣传册里,都叫夏令营。”在李童看来,给孩子选择一个夏令营大概是她这样双职工家庭暑期的标配。她也清楚,一些所谓的夏令营不过又是补习班的翻版。那夏令营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保证夏令营的质量?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现有夏令营效果难以保障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在一家机构的网站中对普通夏令营是这样描述的:以艺术、学科辅导为主的教育机构,在暑期兼做夏令营活动,主要以励志、拓展、军事训练、游学为主要形式,目标模糊,效果难以保障。这也是对目前的夏令营做出的评价。

搭上夏令营这趟班车,各种夏令营课程扑面而来——既有在机构内开设的校内营,如:幼儿英语逻辑思维营、科普英语高阶阅读营、英语故事表演营……也有在校外开设的校外营:如亲子营、航海营、文化酷旅……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铺天盖地的夏令营名目繁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工作人员许爱靖介绍,就内容而言,有火爆的国际游学类、户外运动类、自然教育类、人文生活类,还有专业化的国学读经、音乐类等,组织者不仅有培训机构、旅行社、学校,还有培训机构与旅行社合作,或者其他机构自办的。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看来,现在的夏令营有泛化之势。“夏令营活动不能成为学校生活的简单再现。恰恰相反,夏令营的第一使命就是解放孩子,让他们尝试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校生活的体验,并使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博大和生命的壮丽。如果说假期的意义之一在于让学生过一种不同于学校的生活,那么,夏令营应当使这种意义达到极致。”

夏令营必须坚持育人第一

无疑,夏令营市场是一个美味的“大蛋糕”。

面对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学生家长吴狄有些不知所措:“孩子还小,高端的国际游学就不用想了。”半个多月,差不多4万多元的价格在她看来,确实高了。她也听说,有些旅游项目则占了游学的大部分行程,不知道是“游”还是“学”。而那些一周左右的影视之旅,励志拓展夏令营价格也在四五千。“这价格跟出去一次短期旅游也差不多了。”

其实,不少家长都有疑问,一次价格不菲的夏令营真的物有所值吗?

面对社会上各种名目繁多的领袖训练营,学生家长唐恩厚看来,疑惑不少。“不可否认,夏令营对孩子成长有作用,但不同夏令营组织者的机构资质、培训内容设计、师资水平怎样?”这些是衡量一个夏令营水平的核心因素。“有的夏令营设计的感恩励志环节流眼泪太多,孩子嗓子喊到嘶哑,累得精疲力竭;有的活动设计不分孩子年龄、性格一锅烩;还有走进山里、农村的夏令营玩的成分太多,感觉对孩子教育效果不大。”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夏令营活动应当进入标准化、专业化运作时代,这也是人们对某些夏令营产生的质疑所在。”孙云晓介绍,1948年,美国夏令营协会制定的夏令营认证标准得到美国法律认可,并被政府指定为夏令营产业的行业标准,现在已发展成为包含健康、安全和规划等300多项实施细则的认证体系,例如营地工作人员与孩子的比例、如何解决孩子不遵守纪律以及想家问题等。国内应当制定夏令营的行业标准,实行夏令营行业准入。

孙云晓认为,夏令营教育,作为一种补充教育,在一些国家,已成为教育体制的一部分。夏令营的本质特征是体验教育,教育的本质决定夏令营具有公益性,不能以营利为第一目标或主要目标,必须坚持育人第一和公益至上。

夏令营的进化与升级

近20年我国夏令营类活动经历了三个进化形态:旅游(开阔眼界)——营练(营地学习)——游学(博闻强记),其主线是在旅游参观中不断增加功课知识的学习任务,这是强化简单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其实,夏令营和游学的最大价值是提供深层次学习的环境和机会。完整的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单纯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记忆只是浅表的、底层的,深层次知识学习更多是指概念、方法、价值维度的学习。比如到了都江堰,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都江堰治水工程调查与重建”项目学习,这个过程能够让考察更深入和精细,进而引导学生从方法、概念、模型维度思考问题,把新旧知识、概念、经验建立连接,学着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把新知识及时归纳到概念系统中,寻找深层规律、模式和原理,逐渐提高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推理思维能力。而且,无论多大孩子都能深度参与其中,设计匹配的任务玩起来。

不少夏令营和游学活动,都是旅游、课堂、培训、家务等元素的拼盘,认知技能层面的设计和训练很少,这是关键性缺陷。游学中,出现的新环境、新场景、新鲜感,是孩子们心智发展的引擎,青少年都有强烈的认知突破的意愿,内在动机陡然增强,这是澄清、修正和改善元认知的绝佳契机。认知技能进化,主要涉及思维进阶、认知模型、思考策略、整体性概念框架等。如到了希腊,可组织开展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异同调查、轴心时代形成研究等。这样知识、思维、认知及行为等都积极参与进来,各个关节将被打通,认知进阶就启动了。

深层次的学习和高阶思维与认知,几乎都发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中。一个好的游学活动,应该利用好当下环境,设计“高挑战+高技能”的获得,在高段位实现任务与技能相匹配,让学生产生“心流”和高峰体验。如我们曾参与美国教师给四年级学生设计组织的“重建丝绸之路”活动,四组学生分别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生物和交通,把科学、技术、构成、数学、艺术、写作、演讲等融入其中。先让孩子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查阅资料、调查、设计图谱、制作模型和文化标志、撰写研究报告、答辩讨论等,最后面向全校师生家长及社区展示推介。特别是查阅资料,学生要查阅科学、历史和民间故事三个类型的资料,这是社会研究项目专业级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从迷思、困顿中走来,经历一次次高峰体验,这种学习的快感往往奠定一生的幸福心智。

(作者吕文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原负责人)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长按识别关注 为您解读教育中国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内容:光明日报

统筹:陈鹏

制作:任天然

你还会喜欢: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语情局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光明学人

夏令营如何不负快乐时光

光明讲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