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揭牌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近日,暨南大学举行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工作推进会暨揭牌仪式,该校的4个创新引智基地正式揭牌,分别为中药创新药物发现与中药现代化创新引智基地、中枢神经损伤与修复创新引智基地、免疫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创新引智基地、人口流动与劳动经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其中,“中药创新药物发现与中药现代化”创新引智基地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药学院姚新生教授为国内学术带头人,日本北里大学山田阳城教授为海外学术大师,邀请了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德国以及中国香港共计14人的海外专家团队,共同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助推中药现代化。

“中枢神经损伤与修复”创新引智基地以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苏国辉院士为国内学术带头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徐晓明教授为海外学术大师,邀请来自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共计11人的海外专家团队,共同完成该项目的研究。该创新引智基地旨在研究包括脊髓和脑(包括视神经)在内的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基本机制,寻求有效的神经保护和功能重建的途径。通过联合全球范围内神经损伤与修复领域的知名专家,整合海内外学术资源,构建高水平多学科研究基地并开展深入合作研究,从而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

“免疫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创新引智基地由暨大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及“863”项目牵头人、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担任国内学术骨干的牵头人;由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ichard A. Flavell、Michael Karin、James D. Marks担任海外学术大师。同时邀请耶鲁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基尔大学等7位专家担任海外学术骨干。该引智基地共计有22位海内外专家参与,共同完成该项目的研究。

“人口流动与劳动经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依托暨大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以该校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为国内学术带头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 Joseph Heck?鄄man教授为学术大师,汇聚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数位经济学专家为学术骨干,主要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聚焦“人口流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培育”三大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致力于建设成为面向国家发展重点领域、问题导向、文理融合的综合智库型创新引智基地。

“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由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旨在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其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内人才的密切合作,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据了解,111计划的实施,为暨大“双一流”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111计划的实施,该校在提升重点学科创新能力,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海外成果不断涌现,为推进学校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