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能否颠覆传统建造方式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

3D打印技术能否颠覆传统建造方式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建筑业中,可以大幅降低建筑材料的浪费,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工程实施时间,降低人力成本。对于劳动力稀缺和劳务成本昂贵的今天,3D打印无疑给建筑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迪拜政府将3D打印技术写进了政策中,表示未来几年3D打印的交通结构将成为现实。并打算使用3D打印技术来建造人行天桥、HattaGates、巴士站和海上运输站等。我国住建部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纲要》中指出“积极开展建筑业的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研究。结合BIM技术的相关应用,探索3D打印技术在建筑部品、构件生产,开展示范的应用。” 这表明3D技术已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然而,3D打印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印机尺寸的制约,对于悬垂结构的打印问题也尚未得到解决,再加上对于速凝高强材料的需求导致的成本上升,3D技术的推广仍面临着重重阻碍。

不可否认3D打印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建筑业造成了冲击,然而,要彻底颠覆传统建造方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