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17調控已滿一年 房地產下半場風口在哪?

2017年3月17日,掀起了北京新一輪的調控。隨後的幾月一些調控政策陸續出臺。北京3.17調控滿一年,“利潤率降低、土地成本翻倍、競爭慘烈……”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房地產“已進入下半場”。風向已變,如何在下半場繼續起舞?這是很多房企和購房者都關心的問題。

北京3.17調控已滿一年 房地產下半場風口在哪?

3.17調控已滿一年,先和融e聚看看中國房市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

1、市場熱度下降明顯

二手房方面,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到今年一季度,二手房的價格已經連續9個月下滑。除了個別稀缺的高端樓盤,北京二手房價格出現了普跌。

新房方面,3.17調控後的一年時間裡成交近2.4萬套,同比萎縮48%以上,其中商辦類成交量跌幅最慘,僅有3000套左右,萎縮9成以上。

市場活躍度方面,2017年3月份,北京有成交記錄的二手房中介為523家,到了2018年2月份,僅有256家,同比萎縮5成以上。

成交價格方面,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底二手房價較2017年3月份下跌13%。

2、炒房客退場居多

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從“增量開發”切換到“存量經營”。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炒房客開始黯然退場。

北京3.17調控已滿一年 房地產下半場風口在哪?

認房又認貸和商住房調控,對炒房行為的打擊特別大。從資金的角度來說,二套房首付最高已經超過8成,房貸利率不斷上調,炒房客能動用的槓桿變得有限。從房源的角度來說,自商住房被調控後,炒房客在北京能夠自由買賣的房子已經非常少。目前二手房中介普遍制定區域掛牌指導價,超過指導價的房源不再接單。

在個人住房貸款方面,2017年4-12月份超八成用於滿足無房人群購房需求。

今年中信銀行暫停了房抵貸業務。據融e聚了解到,北京地區其他銀行和其他城市的銀行也在醞釀跟進。

沒有了房抵貸資金,炒房客的主要炒房資金無法保證,炒房客的熱度自是下降明顯。

3、剛需族選擇硬著頭皮入場

本輪調控的主要手段仍然是短期手段,比如限商住房,不斷提高房貸利率,短期手段能夠治標,如把房價和成交量給拉下下來,但也止於降溫而已。

對於剛需首套房來說,最明顯的感受應該是首付門檻提高和房貸利率上調。首付貸款受“認房又認貸”影響,很多在外地有購房記錄的人也受到影響:如買房必須自付6成乃至更多首付款。房貸優惠也難見蹤影,首套房貸利率不斷上漲,讓剛需族購房壓力變大。

北京3.17調控已滿一年 房地產下半場風口在哪?

目前來看,連續多月破萬套的二手房成交量顯示樓市已有所復甦。但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顯示,越來越多的剛需開始接受房貸利率上漲的事實,繼續觀望的少,務實進場的變多。

2018年,房地產市場已然變天,下半場究竟有何新風口?馬光遠表示,房市下半場的不同主要在於:

1、房地產市場矛盾轉移

自1998年房地產市場化改革以來,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過去的房子不夠,房子短缺,進入到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不充分問題。現在大層面上房子夠了,但好城市的好房子還是不夠。

2、城鎮化發展機遇不容錯過

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城鎮化發展無疑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房地產在短期內仍將作為老百姓財富配置的主要工具。未來,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將以大城市、城市群以及灣區為重心,其中就會藏有房地產新的機遇。在核心城市及周邊挖掘房地產價值,仍是一個不能錯過的風口。

3、房地產價值鏈需重建

告別住房短缺時代,房地產未來的發展風口將從住宅地產的一家獨大向多元生態轉變。

北京3.17調控已滿一年 房地產下半場風口在哪?

單純玩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的價值鏈非常單一的時代已經降下帷幕,未來的地產將與產業緊密結合,簡單的靠買賣房子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

4、房地產定位發生變化

1998年的第一次房改,定位出現偏差,將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即作為地方政府創收和穩增長的工具。房地產的下半場,房地產需迴歸到以民生和社會政策為主,必須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頂層設計。當下,構建與我國發展階段、不同階層收入人群相得益彰的住房制度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房地產市場紅利漸逝,找對新的風口,才會倚風長笑。縱觀這些年的房地產市場變化,我們對市場仍需保存敬畏之心,順勢而為,方可常青!(文:佩)

(PS:相遇是緣,一秒關注,給你“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