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继北大硕士被阿里巴巴拒了后,清华的博士也被百度拒了这件事?

赵先森


北大的硕士,被阿里巴巴签约,成为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这事不会成为新闻;



清华的博士,应聘百度,被百度录取了,这事也不会成为新闻。

大学生毕业以后回老家卖猪肉,这事其实也并不罕见。唯独那个北大毕业的学生回家去搞养殖业,成为了新闻。也亏得他能折腾,居然把养猪养成了年销售12亿的著名企业“壹号土猪”,总算没给北大掉价。



北大、清华毕业一定会成功吗?

显然不是的。凡事总有例外,而这些例外,就成为了关于名校的新闻。

相反,一个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的学生,去应聘百度、阿里巴巴,被拒绝了,这不会成为新闻。但如果他成功了,就有点新闻的意思了,他也将成为老师下一年去招生,给学弟学妹们讲述的榜样。

我们不能唯学历,也要重能力。但能力怎么体现呢?学历和名校是最直接的方式。现实生活中,最稳妥的成功方式还是去追求名校,追求高学历。



当你拿到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学位以后,大概率是能够进名企的,即使进不了,不也能成为一个新闻人物吗?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北大、清华毕业生应聘被拒,十分正常。我国社会必定会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大学生要重视自己的能力培养。

谁说北大硕士、清华博士去某公司应聘,就一定会被录用?就连哈佛、MIT毕业生去应聘,不被录用,现在也十分正常。

首先,人们一直反对用人单位以学历识人,但内心深处,却一直有学历情结,总认为名校毕业的学生就比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力强,就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如果觉得北大、清华毕业生不被录用,十分奇怪,那是不是承认用人单位就按毕业学校身份录用人才呢?或者反过来,有的用人单位以连北大、清华博士都不用来体现自己的用人水准,这不照样有名校情结,“蹭名校”炒作吗?

名校毕业是一个学生的求职身份,但这并不能代表就有比其求职者有更高的能力。这提醒所有进入名校的学生,要在求学期间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认为只要有名校身份,就在人才市场畅通无阻。同样,对于非名校毕业生,也不要因自己的学校“出身”就自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学历社会”最终会转变为能力社会,名校身份、海归身份现在都已经贬值,每个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生涯时,不能只想着改变自己的学历身份,而要想着怎样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次,一名大学毕业生不被一个单位录取,并不说明他不优秀,而是适合不适合。这也是择业要双向选择的原因。用人单位要选适合的大学生,大学生也要选适合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聘用人才,要看人才本身是否胜任,哪怕毕业生很优秀,但这并不一定适合本单位,用人单位要考虑招聘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包括稳定性。比如有用人单位担心名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太高,工作不稳定,因此,宁愿选择一些来自非名校的大学毕业生。而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也会投多家简历,被一家单位拒录,还有其他单位的机会,而其他单位的机会说不定更适合自己。因此,要理性地看待不被某家单位录用。这是人才市场中十分正常的双选选择现象。


熊丙奇看教育


很久以前曾经看过一篇武侠小说,里面的大反派是一个将军,武则天的后人,实力逆天,无数英雄豪杰都折在他手里。终于有一次,一群少年英雄经过种种努力得以和他对峙,问他:你这一生最怕的是什么?

明将军说,他最怕的有三件事物。前两件我都记不清了,反正和天下大势有关,而第三件,是一个女人。

小说里写:听了这话,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甚至觉得这传说中不可一世的厉害人物也亲近了起来。原来他也是一个普通人。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北大曾经有一个毕业生选择卖猪肉,一时成为新闻。只因在大家心目中,北大清华毕业的人应该是人生赢家, 去左右时代风云,最不济也要进个世界五百强,怎么可以卖猪肉呢?听起来也太不美了。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这名毕业生甚至出来道歉,说自己对不起母校,给母校抹黑了。道歉之时,几度哽咽。

大家对北大清华的期望值也太高了,高到这里的毕业生必须去那些最光鲜的地方做最光鲜的事情,才不算丢脸;而如今,更有某些毕业生认为,哪个单位要是拒绝了自己,就是奇耻大辱。

北大硕士清华博士被拒有什么稀奇,这个世界上哪一条哪一款写着,只要你是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人家用人单位就必须倒履相迎?

进入一所好学校,并不代表你就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成为了优秀的人,也并不代表用人单位就需要你这个类型的。

比这个世界把你捧起来最可怕的,是自己把自己捧起来。

联合国秘书长也是会尿床的,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时之间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

成绩越好的人,有时候越难接受人生的挫折,因为他已经优秀习惯了,所以才对这个世界的拒绝感到莫名惊诧。

而更多普通人,早就习惯了,努力,失败,成功,再失败,继续努力……周而复始。

比起来,当年那位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格局要高远多了。虽然没有成为人们心目中预想的那种“优等生”,但如今卖猪肉也卖出了名堂,身价已经过百亿。他的名字叫陆步轩。

北大毕业生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也可以卖猪肉,甚至还可以被一些知名企业拒绝录取……这完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因在你证明自己的实力之前,你并不伟大,伟大的是你的母校。


吹上来的小动物


北大清华的学生应聘被拒,这种事件发生很正常!

一方面,像阿里巴巴与百度这样的公司,自身对应聘者的要求肯定是比较高的,具体到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职业态度等方面都有要求。同时阿里巴巴与百度这样的公司对应聘者吸引力非常强,凭借自身对员工的优厚待遇以及行业声誉往往能吸引到许多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能适应公司要求的应聘者,这些应聘者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刚刚毕业的应届生,也有从海外归国的“海龟”等,这些应聘者基本都是高学历的高端人材或专业人材,面对这应聘者,大公司自然是优中选优,像清华北大出生的应聘者不在少数,被淘汰也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名校毕业是一个学生的求职身份,但这并不能代表就有比其求职者有更高的能力。这提醒所有进入名校的学生,要在求学期间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认为只要有名校身份,就在人才市场畅通无阻。同样,对于非名校毕业生,也不要因自己的学校“出身”就自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学历社会”最终会转变为能力社会,名校身份、海归身份现在都已经贬值,每个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生涯时,不能只想着改变自己的学历身份,而要想着怎样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那为什么清华北大的学生应聘被拒会引起热议呢?

首先,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这两所学校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名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也比较靠前,其在国内影响力不可谓小。社会上的对清华北大关注度高,从校内教育,到学生毕业后的情况都较为关注,与前几年热炒的“北大学生卖猪肉”一事也有相似之处。同时,在现在社会上对高学历是否有用还存在较大争议,清华北大学生被拒便成了“高学历无用论”派的依据之一,进一步加大了争议。

其实,争论高学历,名校出身有无用处实在没有必要,且看社会需要谁,答案自在心中。


茫茫忙忙慢慢


职场,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被拒只代表求职者和职位不相符,并不代表北大硕士或清华博士不优秀。

有一期《非你莫属》,因为一个女生太优秀,我认为思敏文化不能给到一个适合她的职位,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有人因为“优秀”被拒,其实职场永远都是双向选择。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25岁的时候,面试我的总经理是一位优秀的职场女士,她说,“先不要说你适不适合,先问自己我是否热爱,能否坚持这个岗位。没有经验不是关键,没有专业也可以学,关键是你热爱、坚守。”放到今天来讲,就是不忘初心。

我在分答做过一期小讲,第一步就是打造一份漂亮的简历,很多人觉得自己很厉害,有学历、技能,殊不知,面试官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求职者的经验是否与岗位相符。很多人给自己贴标签“我是靠才华吃饭的”,那么,在让大家看到你才华之前,请做好你的自我介绍,这份自我介绍不是我是谁,不是我来自哪里,而是用方案、成果,来介绍自己的IP。

第二,求职前的准备,不光是求职礼仪的几大部分准备,还要了解你即将面试的企业、岗位,你自己是否能够胜任。很多毕业生说自己求职就是在某招聘网站海投,其实,这样的方式好比大海捞针,于人于己都是浪费时间。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用于职场。用心打造好自己这份“简历”,才是最好的投石问路。


周思敏


阿里巴巴和百度都是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北大和清华是中国两所顶尖学府,硕士和博士已经算较高文凭,本来是“门当户对”的招聘,怎么还会有被拒绝的情况?


大学,非“大楼”之谓,而是“大师”之谓

其实念大学,分专业,就我个人念大学的体验来看,大学里学习的课程是专深精的,虽然低年级的时候会让我们学很多通识课,但是也就是粗浅了解的程度,到高年级学专业课程,也是把我们往学术的方向培养,而并不会过多地强调对专业的应用,这可能也就是职业技术学校和大学的不同吧。


学校的课程会培养你找工作的能力吗?

至少学校并没有专门开设“如何找到适合你的工作”这样一门课,但是在就业网站上的确有(有些过时的)简历制作、面试培训的信息,但是学校生活的重头戏,仍然是如何作出科研成果、写好学术论文,我身边在鹅厂、猪场工作的同学,也是早早就自己填好简历准备面试、租好假期要住的房子,然后一路实习转正的。


硕士和博士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

在我看来,硕士和博士是表示学历和学力的,就是说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已经比较深入,可以作研究了,这仅是工作中能力要求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所以北大硕士、清华博士被拒,并没有什么稀奇。

既然这种应聘者都能够被拒,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高学历对于找到一个好工作不是必须,自身和工作的能力匹配度、职业规划、笔试面试时展现出来的个人潜力,也都是加分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搞学术研究,得到一份工作,高学历也不再是铁打的敲门砖,找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


本回答由白熊求职答主:方圆 原创撰写


白熊求职


总有些人拿个案来满足自己的酸葡萄心理,下面摘一段清华大学官网上的文字:

清华大学平均每年毕业学生逾6500人,就业率一直保持高位,毕业生去向以国内升学、出国(境)留学和工作就业为主。2015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共7035人(不含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其中,本科生3113人,研究生3922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4%。其中,国内深造比例近三成,出国(境)留学比例不到20%,工作就业比例超过一半。
  2015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其中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其次为高校、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再次为各级党政公共部门。
  根据2015~2016年度《泰晤士报》排名,2015年清华大学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留学。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QS排名)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2015年,该排名首次专门发布《QS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排名》,清华大学被评为全球第九,亚洲第一。

应聘过程中被阿里、百度这样的顶尖企业拒掉,并不是什么反常、丢人的事情,企业要的是合适的人,不是学历最高学校最好的那个,这是稍微有点职业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的道理。

由博士被拒就去质疑博士的能力,由清华博士被拒就去质疑清华学生的能力,你们真的想多了。

那些说高分低能、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也可以歇歇了。你见过几个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要真这样,学校就关门了,这世界不就是一群低能儿的天下么?

知识经济时代,还在拿草莽当英雄,只能说诸位OUT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是说着玩儿的,国家花大力气拿巨资搞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你看看那些进入计划的人都什么出身!

小草有它的价值,大树也会被砍倒,但你不能因为森林中有一两棵树倒了,就否定森林的价值。

我们多数人都不是北清毕业的,我也不是,但我们没有必要去看人家一两个学生的笑话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自己努力超过他们就好了!


HR那些事儿


这件事情,可以分来两部分来看。

第一:名校生被拒后,发文寻求心理平衡。

第二:毕业生和社会用人需求的不匹配。

第一点:名校生的骄傲是好是坏

第一件事:确实有这个现象,可能考上某所大学就是人生的巅峰,是人生抛物线的最高点,从此开始走下坡路。这个高点荣耀,即是曾经刻苦努力的代表;也是今天一次次失败,无法规避的悔恨。于是两种情绪,让自卑于骄傲,使得自己无法放正心态看待自己。毕竟:名校毕业和成功,并不关联。

面试失败本来是小事,如果只是和朋友圈吐槽,我觉这也不算什么,这就是像是:很多女孩会说的:我长得这么美,他竟然不喜欢我!这是同理。而且百度未能录取,也未必光是履历和能力,还有很多原因。所以,这次失败了,或是自嘲,或是调侃,过去了,就再接再厉,谁年轻时还没有张狂过呢。

假如,一直被这种心态束缚的话,后果就很危险了,因为你面试的公司并不亏欠你,它们只是在寻找合适的人员而已。这样傲娇着,最后不肯看清自己和现实,最终只能陷入自怨自艾的心态里出不来。

不过我也想说,虽然发文说这话有点狂,但是社交媒体趁机炒作,对发文人的伤害还是很大的,因为也许他只是年少的轻狂,无限放大的后果,无非是逼他自悔或自毁。

所以这个千辛万苦,努力来的骄傲,到底是好是坏呢,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心态管理决定了它的意义。

不过,我希望很多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可以多多指导和引导。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

第二件事:大学教育是否要匹配社会需求

其实现在大学自主创业和各种社团活动,已经慢慢应道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对于未来专业的社会前进等等。但是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前,这几年的半被动学习和半封闭的校园生活,让很多人进入大学后彻底放松,四年后才发现,世界如此不同。

而且我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我觉得大学教育更多的是给每个人做选择前,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大环境,在这里或是确定未来工作,或是选择走研究之路等等,它的不错定性,给真正的未来降临前,留下一些浪漫主义的色彩。

另外,就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许会让四年前的热门便冷门,而今天我们的时代,何止四年,一个月便有大变革,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我们甚至不知道何时,那些我们追逐的工作,就会被瞬间取代。

这份焦虑几乎侵袭了每个人,可同时也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那么大学教育就能给我们答案吗,我觉得也是不能的,读书学习,有时候是为我们开启更多的未知,所以,我觉得大学期间,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学会自己为自己找到答案。

所以从这点上,大学教育未必需要匹配社会需求

那么在未来,当我们面对变化的更加不同的世界,自己就不是那个丧失了学习和变通的人。

所以假如毕业专业,和社会提供的机会并不契合,我觉得也不该有那么多焦虑,我们学会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能力。


同学请坐


北大的硕士和清华的博士就怎么了?好像你们就是人之娇子,不论你们到那个地方,都得被人用手心捧着。现实社会会狠狠打你的脸,兄弟社会不是这么玩的。玻璃心回家找你妈妈吧。

一颗归零的心态

学历只代表你的过去,能力代表着你的当下。企业的用人观是看你能否带来价值。企业需要当下能生存下来,产生利润。

不要用你的过去,来装腔作势。工作中,你有可能被一个高中分分钟给干掉。销售工作中常常是这样。

谦卑一点

你的上司,你的老板可能远远没有你的学历高。但是,你问过自己为什么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你是北大清华,还是留学海龟,请放下你高傲的头颅,低下头看看路。切记不可眼高手低,谦虚学习他人的长处,努力提升自己,把自己的所学所处运用到工作中。积累自己的资本,你的学历才有价值。

多一点行动力

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关于职场,关于人生。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攻略,身边也不缺导师。但是为什么总有人做不好。因为我们只是停留在我知道,我懂了的层面,你所知道的都只是意识层面。要把这些内化为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去碰壁,去吃亏。才懂得,原来是这样的。

工作中也是如此,动手能力一定要强于理论知识。


帮助你解决职场与创业问题。


我有刷子


北大清华高材生,应该把自己磨练成为领队,成为可以创造明天的人,而不是急着进入舒适区,开创自己的事业帝国,才是北大清华人的使命。逼自己一把,带队前行,而不是进入成熟期的企业为人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