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底是青蒿素杀死了疟原虫治好了疟疾,还是青蒿素按中医理论治好了疟疾?

糕糕老爸的童话


屠呦呦女士获得诺奖以后,一些中医粉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逢人便说中医如何如何厉害。然而你要是问他们中医理论在青蒿素研发应用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大概是要哑口无言的。

青蒿素从发现有抗疟药效到成品化用于人群,中医的存在感真的是非常非常低。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女士和同事们开展抗疟新药物研发,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阅中医古籍、民间偏方甚至祖传秘方,几乎把有有文字记载的抗疟药物、单方和组方全部看了一遍,而这些方子的总数高达2000余。在初筛后,确定了600多种相对靠谱的药物,汇总成一部《抗疟单验方集》。然后又精选了200多种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才终于确定了几十种最有希望的药物。直到1971年,研究人员才惊喜的发现青蒿的乙醚萃取物中,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


可见,2000多种中医古方、民间偏方和祖传秘方都宣称能治疟疾,但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仅仅几十种有希望的,而真正对疟原虫有高效抑制作用的仅仅青蒿提取物,而青蒿用于治疗疟疾也仅仅是葛洪《肘后备急方》里面的一句话而已。葛洪也没有说这个青蒿到底是哪一种青蒿......更没有说青蒿能治疟疾的中医理论。


然而这种中性提取物这就是青蒿素吗?

很抱歉,这个中性提取物中含有十几种成分,如何发现其中的有效化学分子?

确定了有效分子及其结构以后,如何工业化合成从而大量生产服务人类?

这只能靠理论化学、化工学和生物医学,中医古籍和中医理论帮不上任何忙。


所以中医和传统医学研究者切记不要故步自封,更不要贪天之功。

任何行业想要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批判和自我批判。现代医学之所以昌明就在于不断坚持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自己,从而吐故纳新,不断进步。


菲利普医生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深意,很多人会以为是青蒿素是中药,是中医治疗疟疾的经验总结,当时发明者也说其灵感来自中医古籍。确实是青蒿素杀死了疟原虫治好了疟疾,但是也并没有真的借鉴中医理论。中医要求是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施治才是按中医理论治好了疟疾。而青蒿素只是来自中医书中的一个方子,屠呦呦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研究者对既往筛选过的重点药物及几十种后补药物,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结果证明: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1971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9月,屠呦呦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1992年,她历时多年主持研发的青蒿素类新药——双氢青蒿素片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该研发项目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是屠呦呦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从过程看,并不是中医理论能够指导出来这个药物,因为在课题组成立后,曾经筛选上万种药物,但是效果都不好。以往古籍中记录的方子,都没有获得临床效果的验证。而最终药物发挥作用的,只是青蒿素这个成分。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05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药物,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的贡献,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两项大奖,均为中国本土科学家的“零突破”。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

从中医中药中已经临床验证有效的药物中,选取其中实际有效的成分,是现代医学的思路,不是中医理论。


感染科李侗曾


疟疾是我国古代医籍中记载传染病最早最详的病种。《素问·疟论》、《素问·刺疟论》等专篇对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有系统而详细的论述。之后,汉《金匮要略·疟疾脉证并治》、隋《诸病源候论》、南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元《脉因证治》、明《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症因脉治》、清《疟疾论》等对病机、证候、治则治法、方药均有阐发;《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记载了常山及其嫩枝叶(蜀漆)、青蒿和马鞭草等截疟功效,为中医药治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料。

从青蒿素的发现,到青蒿素衍生物的研制,再到青蒿素类药物复方的应用,是源于中医药、受中医典籍启示、应用现代科技知识、融合多学科和行业的系统创新工程,凝聚着一群中国科学家的艰辛和智慧,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屠呦呦请教中医专家,并对前期研究过的几个药物的历代文献进行重新查阅。如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服用方法上,一般均作汤剂。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疗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古人“绞取汁”的用法令她悟到之前青蒿的提取常用水煎煮或用乙醇提取,但结果都不好,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也许与提取温度有关系,并且想到只有嫩叶才能绞出汁来,可能还涉及药用部位的问题。于是又重新设计了以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的研究方案,果然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表现出了较高的抗疟活性,进一步的分离工作显示,青蒿乙醚中性部分才是抗疟有效部位。1971年10月4日,药物研究序号为第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这是青蒿素发现最关键的一步。此后,屠呦呦及其研究组又不断完善提取、精制方案,制备样品,并在猴疟模型上证实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抗疟活性。后来的实验证明,青蒿叶子是抗疟活性成分——青蒿素的药用部位,占大量份额的坚硬茎秆中青蒿素的含量是极低的。随后,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了青蒿素。

青蒿素源于中医药,其发现得益于中医典籍的启示,从事中医药的工作人员是青蒿素研发队伍的开拓者和重要主力军。青蒿素的发现,说明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的一个成功范例。所以应该说按中医理论方法提取发现的青蒿素杀死了疟原虫而治好了疟疾。


药事健康


我的答案是青蒿素杀死了疟原虫治好了疟疾。

说到青蒿素,无法回避屠呦呦。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疟疾是主要用奎宁治疗的,时间一长就产生了耐药性。屠呦呦从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里面看到古人有记载用青蒿来治疗疟疾颇有效果,于是受到启发,首次从青蒿里面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成分。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在当时拯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性命,后来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首先,中医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经验医学,在远古年代,得了疟疾根本就无药可治,那怎么办?在长期的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在某一天人们突然发现疟疾患者服用青蒿后居然有效果!当时古人当然不知道为什么青蒿能治疟疾,在那个没有显微镜的年代,人们连疟疾是怎么引起的都不知道。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古人把这个“经验”记载在书籍,以惠及后人。因此,古人发现青蒿能治疟疾不是靠什么中医理论,没有任何理论能推导出青蒿能治疟疾,“青蒿能治疟疾”的经验是漫长岁月中经过无数试错、偶然获得的中医经验。

在人类药物的发明历史上,很多药物都是偶然得之。包括众所周知的青霉素,也是弗莱明不小心碰到试瓶而无意中发现,不是科学推导、精心设计得来的。而屠呦呦从青蒿里提取青蒿素用的是现代医学的手段,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有分子式和分子量,是一种医药。青蒿素之所以用这个具有中医色彩的名字,完全是因为它是从青蒿里提取出来的。

经过临床试验,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现代医学体系的认可。青蒿素的发现的确从中医书籍中获得了灵感,是从“结果”反推出“原因”获得的成果,但是,和中医理论一点关系也没有。很多中药号称能治这病那病,但只有像青蒿素那样,能提取出有效成分,该有效成分能通过至少3期药物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为现代医学西医体系承认并使用。


悬壶小儿科


看到200+的回答在争论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我也是醉了,没一个正经回答,都是长篇大论,又都说不到点子上!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

早在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就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也开始认识到疟疾的可怕,因为这种疾病造成了城邦人口的大量减少,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记录了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之后,文献中出现了众多的疟疾记录和农村人口减少的情况;

到公元3~4世纪,印度古代医学经典《苏斯鲁塔集》认为,疟疾的发热病症与某种昆虫的叮咬有关。

疟疾传播十分广泛,中国古代所说的“瘴气”就指的是它,而对疟疾的治疗却一直没有好的药物。中国古典医书中对疟疾的记载和治疗稍后再说,先说说西方的情况。西方最开始治疗疟疾是用一种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化合物,叫做奎宁,但是人工合成价格昂贵而有没有办法从植物中大量提取以满足工业化的需求。

随着一战的爆发,疟疾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20世纪初,绝大多数奎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种植的金鸡纳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奎宁供应被切断,从而被迫开始研制奎宁的替代物或简化化合物。1934年,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汉斯·安德柴克博士研制出一个结构简化但药效依然很好的奎宁替代物——氯喹。之后,氯喹药物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二战期间,印度尼西亚被日本控制,能提取奎宁的植物金鸡纳树皮自然也被死死地控制,加之得不到德国生产的氯喹,在北非和南太平洋岛屿上作战的美国兵力受到疟疾的沉重打击,美国政府极为紧张。这时,他们从被俘获的印尼士兵身上搜到白色药片,美国科学家因此合成出氯喹。据说二战结束前,美国生产了几吨重的氯喹药物。

二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

1961年5月,美国派遣军队进驻越南,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越南只能向临近的中国求助,毕竟唇亡齿寒。

1967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的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

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五二三计划”。

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决定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也四处走访老中医,她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

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中医古籍中关于青蒿素的记载有:《神农本草经》中“味苦寒,主疥搔、痂痒、恶创、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生川泽。”

《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寒热诸疟。《本草纲目》中记载“苦寒无毒……治虚劳寒热、骨蒸、烦热、虚劳盗汗、疟疾寒热、赤白痢下、衄血……”。

为什么要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中医古籍中对疟疾的治疗不止青蒿一种,“523”科研团队探索过的有成千上百中中草药,但效果都不是很满意,而青蒿的抗疟效果又不稳定,所以就需要提取其中的活性成分——青蒿素!



中草药成分化学结构的确定,是天然药物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能为研究具有新结构类型的新药提供先导化合物。同时还要完成青蒿素的人工全合成问题。之后就需要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解析,对其药理药化性质进行研究,以便获得更好的抗疟药,此后发现青蒿素的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抗疟效果优于青蒿素,且耐药性低。

青蒿素为什么能抗疟?

青蒿素中含有特殊的过氧键,这是青蒿素采用乙醚低温提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发挥抗疟作用的重要基团。

疟原虫的繁殖过程:

青蒿素抗疟疾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在治疗疟疾的过程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使其泡膜、核膜以及质膜均遭到破坏,线粒体肿胀,内外膜脱落,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青蒿素还能使疟原虫对异亮氨酸的摄入量明显减少,从而抑制虫体蛋白质的合成。


问之之问


一看就知道是个地雷,其实背后却是无意义的争论。

中医西医都是医学,都是从经验医学起家的,只是理论上后来分成了不同的方向而已。你以为西医的基础不是巫术啊?都是神神鬼鬼的起家的

罗氏公司是很著名的西药公司吧?它起家的时候卖的愈疮木酚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明白是啥,估计是木头里面提炼的吧。海洛因当时在西方被称为圣药,连小孩子都鼓励多吃一些的。

青蒿素的发现,灵感是来自于中医古籍是无可辩驳的,葛洪不会在觉得青蒿无效的情况下还写下的,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文言文吗?纸头当时很贵的好吧?没有纸头的时候,更加要言简意赅,绝不写废话的。

但青蒿素的发现的确是走的西医的路子,中医的经验给了屠呦呦成功的基石。

同样的,西方也有一味神药,就是金鸡纳霜,是土著人给了探险家一些树皮,救活了那一波子上(可)等(怜)人(鬼),后来西方人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提炼出了金鸡纳霜,就是奎宁,这过程和青蒿素的发现几乎一个路数。

思维方式不同,文化不同,造成了西医和中医如今这么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经验医学出发,生成了各自的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螺旋式上升,中医也有他自己的科学的方面的。

西医目前已经表现得强大而摩登,这一点中医的确做不到,但因此而全面否地中医理论,也是以偏概全,不科学的。当年的洋老爷上等人如果象现在的一些坚决地否地,攻击,甚至诋毁中医的可怜人一样对待土著人热心送上来的树皮,那么他们已经早已死无葬生之地,再没有发现金鸡纳霜的机会。

所以,请科学地对待中医,我有不对的地方我改还不行吗?干嘛如仇寇一般?给个机会呗


金陵白沙


这个问题很有讲究,涉及到中医中药的是是非非。我也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当年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自然科学在建国后第一次有本土科学家获奖,而且是祖国传统医学,可以说是一大盛事,举国欢庆。我摘录一段她的获奖感言,可以看出她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以上便是屠呦呦教授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感言,我相信她在那个舞台所说的话是我们普通人不能达到的,可能也是争议的根源之一。

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科学以及技术,有个说法:三分之一的病会不治而愈,三分之一的病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病无法治愈。我估计很多医学工作者深有体会,虽然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涉及到人的生死,还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决现实问题。

关于反对中医的人士,我不想反对你们,毕竟你们有选择西医的权利。现实生活中确实中医不能包治百病,同样西医也有局限,中医需要擅长用药,讲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而不是对病下药,这也是一直为西医所诟病的地方,西医讲究标准化看病标准化用药。同样是感冒,西医可能就是泰诺,中医可能还会给你分成风寒,风热,暑湿等等。而中医号脉更是让西医觉得玄乎或者说是巫术,有些西医完全不能接受。

回到问题的本身,现代医生接受的教育都是基于西方模式的科学技术,我们脑袋里的思维模式也是西方一套思维模式——非此即彼型。但是中医的思维模式是几千年来中国智慧的结晶,典型的中国思维。就像当年西医刚进入中国时,大家都觉得是巫术,根本不敢接受,你可以说他们落后,但是你不能进入他们的圈子。如今的中医也有点当年西医的窘境,好在中医发源于中国,也确实能治好一些病,有口碑有效果,所以还不至于太惨。

综上,个人认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在于理念,但是能治好病才是王道。现在早已不是当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年代,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才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医也一样。中医需要大力发展古代典籍智慧,也需要对现在各种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果才会有拥趸。造福于人民、造福于人类,是人类所有医学的终极目标。希望所有医学不分门派,共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健康共同协作!

本文内容全部为本人自己书写,不做百度的搬运工,只做自己的代言人,希望点赞,不同意见可以交流。


都市放牛的汉子


这个问题问的好。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公知”发声,说是“中医是伪科学,必须取消”。我们就从“青蒿素”这个角度来印证一下其说法是多么的无知吧。



“青蒿”治疗疟疾,中医在古代就有记录,最早可见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该书的卷三“治寒热诸疟方”中的第二方就是“青蒿方”这样写道:“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从此后中医用青蒿治疟疾便多了起来,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青蒿功效的开发更多,除治疟疾外,还治痨病(肺结核)、刀伤、牙痛等等。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借鉴古人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研发出抗疟原虫成分的“青蒿素”,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是现代科学“青蒿素”的认可。



通过上面两段记录,您会发现,“杀死疟原虫”的,的确是“青蒿素”,但是再溯源,“青蒿素”却又是“借鉴古人用青蒿治疗疟疾”这一个前提而发现的。饮水思源,现代人是站在古人“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更大成就,这是不能否认的!

从东晋,公元317到420年,也就是1600年前左右,就已经使用了含有“青蒿素”的“青蒿”去治疗同一种疾病,谁能白痴到去说古人的做法是“伪科学”?谁能无耻到说出“中医必须被取消”?



如果只是因为没有在“微观”的角度去细分有效成分,那么,我们古人流传下来的“吃饭”,古人也只是说“去饥,补气,补中”,没有说米饭里“含有淀粉,淀粉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这样的现代科学的话,那么,请问说中医必须取消和遗弃的人,您是否需要“取消吃米饭和遗弃吃米饭”?

任何的学科,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即算现代最前沿的学科,也许几十年以后还不需要上千年,就有可能被证明是那么的幼稚和粗糙,那么,我们能说“现代科学”也是伪科学吗?当然不可以!也只有“方舟子”之流,才可以大放厥词!


浮云浮云哪里晕


中医粉认为,用中国的本草提炼出药品,又是中国人提纯的,受中国传统文化薰陶,又受到葛洪的启发,当然算中医理论指导治好了疟疾。不仅如此,所有从本草提取的治病药物,都是按照中医理论指导下才成功的。比如阿斯匹林、奎宁、二甲双胍、黄莲素,等等。


肠道养生


什么是中医理论?

社会上很多人理解的中医理论只是中医理论之一,而不是中医理论,要知道这两者是有显著区别的。

华佗毫无疑问是中医的老前辈,但按现在题主对青蒿的理解,2000多年前,华佗发明的世界首例外科手术麻醉药的麻沸散也是基于现代医学思想,这不是笑话吗?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说到底是对中医理论的狭隘理解造成的。 当然,中医跟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有其局限性,但这不是中医无用、是伪科学的理由。

中医最大的问题在于理论没有创新,而且被继承者愚昧地尊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和误解。

望闻问切是中医基本的诊疗手段,其实这些手段都是自然科学属性(包括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只是比较原始而已,没有工程性的技术含量,是靠自身的感官与触觉,但不能否认其自然科学属性,这点很重要。

在那个茹毛饮血乃至后来的农耕社会,这已经是很先进的诊疗手段的标准化总结了,可惜的是后来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但我们要承认,望闻问切这些手段很多都是物理学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与我们现在的B超、CT等等手段是一个属性的,只是后面的更先进,望闻问切过于原始,但其方式方法都是相通的,都属于自然科学属性。

比如近期人工智能很火,人脸识别、智能语音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你不能说人脸识别系统认出来某人某物是科学,亲眼看出来就不是科学。其实都是科学,亲眼看出来属于生物科学,这种遗传方面的生物科学与生俱来,我们习惯于自然受用,从不需要特别说明罢了。

在古老的社会里,受制于工程性技术的发展,只能通过触觉、视觉等生物方法获取信号,与现在心电图B超获取信号并没有基础学科上的区别,虽然后者很先进,后者借助技术手段能得以深入,但原理都是一样的,为了获取信号。 可是现代人都排斥中医用现代科技如CT等方法检查,认为用这些方法检查,就不是中医,这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

要知道,中医在西医还不存在的时候就知道要数脉动心跳啊,知道看颜色闻气味,等等这些都是中医理论科学的总结。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只是,只是,只是在近几百年没有跟上时代,而恰恰是近几百年来,自然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中医因为体系早成,在优越感,过于自信的传承中形成了自闭的陋习。

需要明白的是:中医中有很多手段完全与现代西医相同相通,而并不是只有阴阳辩证。绝不能因为现代西医对现代科技的先试先用,就把现代科技的应用权归属于西医,你中医来用就是剽窃和虚假。

如果说谁先用就归谁,那么,现代西医就不能使用”看”的方法查病了,因为没有西医时中医就在使用“看”的方式寻找信号了,看眼睛的颜色,看舌苔,看屎尿的颜色,看皮肤的颜色,看是否浮肿,等等等等。西医也不能测脉动心跳了,因为中医很早就在用。中医已经先用,你西医再用,就是伪西医,这样说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可为什么这样的逻辑用在西医上不合适,用在中医上就合适呢?

要分类,就应用同一逻辑分类,所以说,西医能用中医”看“的方式,而B超CT其实也是一种看的技术,为什么就不能是中医的手段呢?

中医自有史以来从不排斥用各种方法获取疾病信号。只能说近代的中医传承人打瞌睡去了,甚至固步自封,自己割裂中医中药与现代科技的连结。

所以说,中医的最大的短板在于理论没有跟上时代,有断层。不应该把现代科技与中医对立起来,对立起来是很肤浅的理解,也不是现代科学的态度。中医很早就有代表当时先进技术的诊疗方法,只是后来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我国明清时期自然科学落后有关,与社会重文轻理有关。

如果说不在于先试先用,在于诊疗体系。很好,大家不能先入为主地排斥,而要有一个谦虚学习的态度接受事实:中医里有系统性的辩证诊疗,也有简单朴素的对症诊疗。

比如战场上的外伤和毒蛇咬伤,如果是单纯性的伤,是只需要对症治疗的,但现代的人则会认为这些所有的对症治疗都是伪中医,这样理解真是个笑话。要知道,战伤和毒虫咬伤是人类存在就有的,不是现代才有的,能说那个古老时代的治疗属于现代技术么?或者说那不是中医吗?

比如说中医忌暴饮暴食,提倡运动,这与现代医学有共通之处,是否也要把这归与现代医学理论?

中医里凡是与现代医学有相通之处,不管中医里这种方法存在多久,人们都习惯归功于现代西医,这是社会对中医的偏见。

中、西医的发展都有其局限性,西医看到的是一个清晰的局部,中医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整体。

从大的趋势性的方向看,中医不仅有先发优势,更重要的是有理论架构优势。虽然在这个历史阶段,技术性确有缺失,但因其理论架构系统而整体,不是孤立的诊疗,一旦技术性手段跟上,中医眼里看到的将是一个清晰的整体,那就是中医造福人类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