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與發展

金帳汗國早在13世紀就開始出現了分裂的跡象。首先是花剌子模、克里米亞和伏爾加保加利亞分了出去;緊接著在包括哈薩克草原大部分的地方(欽察草原東部)建立了白帳汗國。白帳汗國境內有欽察、康居(康裡)、葛邏祿、乃蠻、克烈、阿爾根、阿爾欽、契丹等部。白帳汗國統治集團內部充滿了矛盾。在斡羅斯汗時期(1361年-1380年),白帳汗國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發展和鞏固,宣佈脫離金帳汗國而獨立……在得到欽察封建貴族支持的保證後,斡羅斯汗出兵征討金帳汗國。14世紀70年代中期,攻佔了阿斯特拉罕,之後,於1374年-1375年攻佔了都城薩萊。

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與發展

15世紀初,白帳汗國分裂為諾尕汗國和烏孜別克汗國。白帳汗國君主巴拉可,是烏孜別克汗國的統治者。其地域原先基本限於哈薩克草原。後來當他征戰烏勒可別克汗,並將其打敗後,其統治地域擴展到中亞。由於白帳汗國的基本居民是遊牧部族(欽察、弘吉剌惕、乃蠻、克烈、阿爾根、瓦克、葛邏祿、康居、札剌亦兒和卡拉可塞克等),因此有理由將其看作是在作為一個統一民族的基礎上形成的哈薩克汗國的前身。在成吉思汗時期,被稱為“六姓阿拉什”的諸部劃歸朮赤汗管轄;後來,當白帳汗國成立時,這些部落又成了該國的核心。最初的金帳汗國到後來的白帳汗國和烏孜別克汗國時期為最終形成一個統一而穩定的共同體———哈薩克族創造了歷史條件。最初組成阿拉什聯盟的幾個部落成了後來作為一個統一民族的基礎和核心,而這又為哈薩克汗國的誕生創造了歷史前提和條件。

1428年,白帳汗國的最後一位可汗———巴拉可為其政敵所殺,白帳汗國瓦解,朮赤的小兒子昔班尼後裔阿布裡海爾汗登基為汗。他在汗位40年,佔領了從錫爾河到西比里亞汗國的廣大地區。該國雖然被稱為烏孜別克汗國,但其居民大部分是哈薩克人。這一汗國征服中亞廣大地區後,直接屬於阿布裡海爾汗的從事農業和商業的定居居民被稱為“烏孜別克”,而居住在遼闊草原(欽察草原)的遊牧部落則被稱為“哈薩克”。哈薩克人遷移到七河、伊犁河流域,並且在不太長的時期人數有很快的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哈薩克人遷移到了異國他鄉,恰恰相反,而是表明了他們迴歸故鄉,回到了同根同源、並且具有同一種語言、文化和風俗的兄弟部落當中了。因為當時烏孫、杜拉惕等部亦生活在這一帶。而作為統治者的成吉思汗後裔則已融入於哈薩克族中。這樣,哈薩克人在七河西部地區的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汗國———哈薩克汗國。

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與發展

哈薩克汗國為鞏固國家的獨立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阿布裡海爾汗國境內,以及其他地方的哈薩克諸部加入到哈薩克汗國中來,並將他們加以統一;需要將被烏孜別克汗國控制的錫噶那克、薩烏蘭、訛答剌、索扎克和土爾克斯坦等城市奪回來。為此目的,哈薩克汗國改善了與蒙兀兒斯坦汗國的關係,並與該國結成了聯盟。阿布裡海爾汗認為哈薩克汗國的誕生、鞏固和強盛是一種威脅。他為了消除這一威脅而採取了一些措施。他公然出兵攻打蒙兀兒斯坦汗國。這時(1468年)他突然去世。這一事件之後,烏孜別克汗國內部爭奪汗位的鬥爭異常激烈。而且,由於大批哈薩克人離開了汗國,該國的力量已大大削弱,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對哈薩克汗國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時機。哈薩克汗國扶持和聯合阿合買提和馬合木提汗,反對阿布裡海爾汗之子恰依克海達兒,並與西伯利亞汗國和諾尕汗國結成聯盟,以便共同反對阿布裡海達爾之子恰依克海達兒。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的恰依克海達兒被迫自殺。之後,恰依克海達兒之子繼續戰敗,逃離阿斯特拉罕城。克列汗和賈尼別克汗率領哈薩克人迅速征服被阿布裡海兒汗統治四十年之久的東欽察草原。哈薩克汗國的領土大大擴大。

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與發展

16世紀20年代,哈斯木汗已統一了哈薩克草原。當時哈薩克汗國的領土從東南部的七河流域到西邊的烏拉爾;南部塔什干到北部艾斯木河(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這期間,哈薩克汗國的人口也大大增加,達到100萬人。哈斯木汗時期(1511-1523年),哈薩克諸部已得到統一,哈薩克汗國人口達到100萬,軍隊30萬。當時哈薩克汗國遠近聞名。哈斯木汗為擴大哈薩克汗國的領土,與烏孜別克汗國昔班尼後裔進行了對錫爾河流域諸城的激烈爭奪。1513年,哈斯木汗為了從卡提塔別克手中奪取塞拉姆城和塔什干城,率領大軍從卡拉塔爾出發,並取得勝利。由於在哈斯木汗時期哈薩克汗國得到很大發展,國力強盛,哈斯木汗為哈薩克汗國建立了豐功偉績。因此他在哈薩克汗國,以及在後代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與克列汗和賈尼別克汗一樣,被認為是哈薩克汗國的奠基者和締造者之一。

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與發展

1523年哈斯木汗去世以後,哈薩克汗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爭奪汗位的激烈鬥爭。哈斯木汗的繼承者塔赫爾登基汗位期間(1523-1533年)和此後的布依達席繼承汗位期間,哈薩克蘇丹(貴族)之間的內訌加劇,汗國幾乎處於分裂狀態。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扎爾繼承汗位,他一直執政到1580年,在位時間長達40多年。哈克那扎爾登基汗位之後,立即著手採取得力措施鞏固汗國的統一,同時恢復了與各鄰國的友好關係,加強了與吉爾吉斯的聯盟。當蒙兀兒斯坦可汗率領大軍進軍七河和伊塞克湖地區時,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聯合進行抵抗,並將他們擊潰。哈克那扎爾汗時期,諾尕汗國境內的康裡(康居)、欽察(克卜恰克)等哈薩克部落及其領地併入哈薩克汗國。1580年,哈克那扎爾汗和一些蘇丹被塔什干巴巴蘇丹所殺後,熙蓋登基汗位(1580-1582年),但他在位時間短暫。此後,熙蓋汗之子萄葉克勒繼承汗位(1582-1598年)。萄葉克勒汗在位期間,哈薩克汗國的領土擴大到中亞塔什干城和撒瑪爾罕城等地區。

楊吉爾汗時期,哈薩克汗國東部的準噶爾部崛起,準噶爾封建貴族對哈薩克汗國形成日益嚴重的威脅,經常攻打哈薩克汗國。為了對付準噶爾的威脅,楊吉爾汗與撒瑪爾罕的統治者加郎脫思結盟。同時,亦努力與蒙兀兒斯坦汗國結盟,兩次派遣使者去葉爾羌汗處,與其建立聯盟,哈薩克汗國的使者是由楊吉爾汗之子陶克和阿帕克率領的。哈薩克汗國也加強了與吉爾吉斯的聯盟。1643-1644年,楊吉爾汗和撒瑪爾罕的統治者加郎脫思聯合對付準噶爾,準噶爾遭到了慘重的失敗。此後,準噶爾巴圖爾渾臺吉重新集結和收服殘部,並從沙皇俄國控制之下的西伯利亞一些城市購買武器裝備,經過充分準備,於1652年對哈薩克汗國發動進攻,哈薩克汗國軍隊大敗,楊吉爾汗在戰爭中犧牲。楊吉爾汗之子陶克於1680年繼承汗位。當時他將牙帳設在塔什干,對整個哈薩克各部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他通過哈薩克三個玉茲德高望重的“比”官,很好地推行了自己的政策,不僅努力鞏固了其統治,而且在外交方面努力與周邊各國和平共處,譬如與布哈拉汗國等。正因為如此,於1681-1685年和1695年兩次擊退了準噶爾軍隊的進攻。陶克汗在有效地統治哈薩克各部的同時,對吉爾吉斯和哈拉卡爾帕克的一部分進行了控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甚至將自己與土耳其蘇丹和波斯王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