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生意難做,僅僅是因爲電商?

北京王府井大街熱浪蒸騰,街兩側的商場卻冷氣撲面。這不是空調之冷,而是人氣之冷:無論王府井百貨大樓還是新東安市場、好友百貨,店內顧客三三兩兩,顯得漫不經心;一些售貨員或扎堆聊天,或玩手機……

實體店生意難做,僅僅是因為電商?

“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了!”王府井百貨大樓一名資深女售貨員說,大商場生意不景氣,導購難做。“以前,我們只要按時營業,保準盆滿缽滿。近兩年,顧客越來越少,就算挖空心思搞促銷,最後也是勉強‘吃飽’。”

從北京的西單、國貿到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內陸,實體店的銷售都在走下坡路。

在廣州,北京路曾是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如今百貨商場乏人問津,很多國際大名牌不見了蹤影,二線品牌競相打折甩貨。

在杭州,銀泰百貨坐落於有名的武林廣場,從一層逛到頂層,銷售員已經適應了過於“安靜”的購物環境。

在長沙,五一廣場四周的平和堂、王府井、春天百貨、新世紀廣場等大型商城,同樣顯得冷冷清清。

百貨店,日常客流量明顯降低,節假日也難見熙攘景象。顧客看的多買的不多;專營店,遍佈街巷的服裝店、電器店門可羅雀;大賣場,曾經滿滿當當的停車場,除了週末,停放的車輛已漸稀疏;以往收銀臺前動輒幾十人排隊,如今閒置的手推購物車堆成一片……

實體店生意難做,僅僅是因為電商?

不少到店的顧客只是為了試試衣服尺碼,試完又回家在網上下單。“實體店成了‘試衣間’。實體店經營困難,許多人認為是電子商務的競爭與分流,導致實體店客人減少、銷售下滑。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從數據來看。目前零售線上線下似乎冰火兩重天。網絡零售額高出全國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34個百分點;從人氣來看,靠“雙十一”、“雙十二”等類型的網購狂歡節,為天貓、京東等平臺聚合了大量“粉絲”。有的電商一天的銷售額甚至超過某些實體店一年的進賬。

但是,把實體店的困境都歸結於電商衝擊,並不全面。

從宏觀看,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增速也在趨緩;從微觀看,技術進步、消費升級以及移動互聯、電子支付等新應用,引發購物習慣和零售模式的革命性變化。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零售渠道更多元,因此,部分實體店關閉、退出,不足為奇。

實體店生意難做,僅僅是因為電商?

對於實體店關閉大潮的尷尬現狀,業界主要有幾種觀點:

1.週期論

“各行各業都有發展週期,實體商業也不例外。”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主任王曉東說。上世紀90年代初到本世紀前10年,是實體店最風光的時期,百貨公司、連鎖超市爭相跑馬圈地。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火爆,一些配套商業搭順風車,也步入建設快車道。但由於不愁銷售,很多商場成了名副其實的“無所謂”商場:建設前未經過合理規劃,在建時很少考慮購物體驗,建成後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局面。井噴式發展後,實體商業過渡到增速更平穩、競爭更殘酷的成熟期。“潮退才知誰裸泳”,一些內功差的商場相繼出局。“洋百貨”的在華窘境,也不只是水土不服的問題,全行業在為當初的瘋狂埋單。

2.需求論

腰包鼓了,眼光高了。實體店的變化,說到底是一場消費需求主導的變革。以前,實體店在消費過程中處於優勢甚至壟斷地位,即便購物環境和體驗不理想,消費者也沒得選。隨著消費升級,對實體店的需求不僅是貨品齊全,還要環境舒適;不僅是質量放心,還需要售中、售後服務貼心;不僅是購買商品,還要看電影、嘗美食、玩親子游戲……而且,不同群體的關注點出現分化。面對層出不窮的新需求,實體店不得不做出調整迎合,但效果甚微。

3.成本論

過去,零售企業增加的經營成本,可以通過提價,一部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現在,商品價格更透明,要轉嫁這部分成本難上加難。提價受阻,一些管理滯後的實體店只好閉店止損,進行升級改造,以求優化流程。

4.模式論

實體店日子難過,零售模式落後也是大問題。以前,大賣場掛出打折海報就能坐等顧客進門,現在要利用二維碼等互聯網手段主動出擊;以前百貨店可以引廠進店搞聯營,現在要主打定製化、特色化。從賣商品到賣服務、賣體驗,從固守“三尺櫃檯”到全渠道營銷,商家的經營模式被要求日趨開放、求新。那些反應慢、適應晚、手段舊的企業,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

實體店生意難做,僅僅是因為電商?

由此可見,實體店的關閉大潮,不僅僅是電商衝擊的結果,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是消費需求嬗變的直接體現,也是商業模式升級的內在要求。(張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