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导语

6月2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建设涉农公益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户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

新农具的诞生,能够改变什么?值得期待!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去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二十国青年,评选出了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这新四大发明中,有三个与手机息息相关,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手机的重要性。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而对于农民群体,智能手机普及率不高。但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化的标志,智能手机带来的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对于发展“三农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到底怎样让这个新工具发挥最大的效能呢?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在认知特点和功能需求上,农民与市民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地。所以目前大部分功能只停留在浅层的娱乐层面,很难上升到产业层面。

一个原因是农民本身对智能手机的接受度和有效使用度不高,二是市场上没有一款适用于农民进行日常生产辅助的智能手机,对农民来说可能压根都用不了,只能停留在听歌打电话的层面。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所以,需要达到最基础的三个条件:

一是

努力推出更多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让农民买得起智能手机。

二是努力推进提速降费,让农民用得起智能手机。

除此之外,还应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特点,努力开发和推出新的手机应用功能,让农民用得好智能手机。

因此要从买的起,用的起,用的好下功夫,不然新农具也只是空中楼阁。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当然抛开空中阁楼一说,信息化农业肯定是未来的必然,只是需要时间去适应,很难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完成。

需要有时间去培养,在老一辈农民身上实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手机作为一个让农民与互联网联系的载体,能带来的一些效益,我们不该忽视。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搭上互联网

可以加快传统农业走向知识型农业的脚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信息等要素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仅仅取决于传统农业资源投入多少,而是取决于现代技术运用程度,取决于信息的获取和运用水平。

与传统资源型农业不同,知识型农业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搭上互联网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要发展某种原来没有的新产业、新产品,或者放弃原有的某种旧产业、旧产品,变成以市场为导向,能够把握足够的市场信息,做出最正确的调整决策。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利用互联网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对于每个农户而言,及时地获取以上各方面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获取信息的成本是十分高昂的。

而利用互联网,则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地进入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快速、准确地找到市场,推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经济效益。

其次,通过节约流通费用来提高经济效益。

农网的使用可以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大大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节约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使农民在更广泛范围内寻求到较多的供应商或顾客,通过选择理想的价格和其它有利的交易条件来提高效益。

最后,互联网有利于涉农企业和农民尽快找到适用的农业科技,加快科技进入生产过程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列入“新四大发明”的智能手机真能被农民所用?

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赋予了手机新功能,赋予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新内涵,其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在现代化发展中存在一种“甩出效应”,一部分人由于搭不上高速列车,反而被甩在后面、甩得更远。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让农民搭上信息高速列车,已然提出了现实要求,有着无比广阔的前景。

你觉得怎样才能让农民把智能手机发挥到最大作用?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