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關於老橋的記憶,你是否還記得?

在川流不息的車馬中,有這樣一座座小橋,或古樸,或簡潔,或雅緻。不爭,不搶,任行人來來往往,任歲月緩緩摩挲。

在遵義,有這樣一些橋,留下了一代人的記憶,鐫刻了一段時光。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最古老的橋——普濟橋

普濟橋,又名高橋,位於遵義城北高橋街中,始建於南宋,為川黔古驛道橋樑,因附近有座普濟寺,橋因寺得名,是遵義市內最古老的橋樑,至今已有404歲了,依舊穩固。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附近的居民說,有人建新房或者裝修房屋期間,需要運送材料時,載重的汽車就會從上面通行,而普濟橋依舊堅固。

時光流傳數百年,是不是每一代的遵義人,記憶裡都有普濟橋的身影?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最有藝術氣息的橋——獅子橋

獅子橋,原名通遠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清嘉慶時毀於洪水,正值遵義一富戶中年得子,以為上天恩賜,遂重建此橋以謝神靈。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獅子橋整座橋均以青石構成,每塊石頭都精雕細琢,橋墩下部為減少流水阻力,特意做成兩頭尖尖的船型,遠望就像四艘船整齊的泊在兩岸之間,造型十分精美。

青石欄杆上對稱雕刻著三十對不同的石刻、石雕,線條流暢,造型逼真,花草牛羊,菩提蓮花,栩栩如生。整座橋凝聚著濃濃的地方文化特色,是少見的藝術珍品。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曾用名最多的橋——新華橋

新華橋是連接遵義新、老兩城區的第一座橋樑,為城區的重要通道。

由於新華橋在歷史上多次毀於洪水,毀建次數頗多,所以名字也甚是多樣。有上塌水、吳公橋、蜈蚣橋、萬壽橋、趙公橋、中正橋、新華橋等。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據史料記載,明代時,在今新華橋址有座平板石橋,名為上塌水,為老城東門外出的必經之地。清康熙年間,因橋常常被水淹沒,很不方便,遵義總兵吳之茂就籌資加高加固。百姓念其恩德,就把橋成為吳公橋。

1937年,為紀念蔣介石50歲生日,地方官員出面,運用財政收入把橋加固後,橋面仿歐式鐵架橋,木材製成框架,樑上提名“中正橋”。

解放後,遵義市人民政府將中正橋更名為新華橋,把橋面升高一米,並在上有加寬加固,新華橋基本定型,並沿用至今。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最具歷史意義的橋——豐樂橋

豐樂橋又名迎紅橋,始建於清咸豐年間。1935年1月9日下午,中央紅軍通過這座橋進入遵義城,遵義人民群眾數千人敲鑼打鼓、放鞭炮到橋頭迎接紅軍。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川黔公路通車後,豐樂橋成為通汽車的必經之路,後來外環建成後功能有所減弱。1966年為紀念遵義回憶31週年,遵義市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將豐樂橋改為迎紅橋。

近十多年來,有好幾部反映紅軍長征的影片依然以豐樂橋為場景,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的畫面。2001年,豐樂橋加寬45米,側面挑出橋2.3米,在橋上鋪水泥,設欄杆,成為懸空的人行道,現在已是城區內最寬的一座橋了。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最具文化氣息的橋——可楨橋

可楨橋是以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的名字來命名的一座橋,為2002年建成,位於遵義城中鬧市區。以人名命名是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浙江大學西遷遵義,但是師生宿舍和教室以及有些學院都在湘江兩岸,給師生帶來了許多不便。

竺可楨帶領全體師生把浙江大學建成了“東方劍橋”,一座可楨橋把浙江大學連在了一起。後來為了紀念這段歲月,就以“可楨橋”冠名,並鐫刻了數十幅化詳細介紹了竺可楨的歷史。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最簡易的橋——跳蹬

說它是最簡易的橋,是因為它就只鋪了一層水泥板,曾經的跳蹬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50多年前,一方方不算規整的青石立在水中,作為過河的工具,當時的跳蹬就起了便橋的作用,人們來來往往,習慣以後便在上面行走自如。

如今的跳蹬依然沉默的躺在湘江河上,昔日的跳蹬只剩下幾座。可是人們依舊在上面來往,因為它已經不止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湘江河上風景的點綴。

404歲的“橋堅強”,走過它的人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走過遵義的一座座橋,想到小時候大人總跟我們說的話:“我走過的橋比你吃過的飯還多!”,如今橋還在,有些人卻成了記憶裡的風景。

雖然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有些橋已經被埋沒在了歲月的流沙裡,但是倖存下來的它們依然風韻猶存,用身上一道道的斑駁無言的訴說過去的故事。

關於橋的故事,您還知道哪些?如果有,可以關注公眾號 翩千匯 ,把您的想法告訴我,讓更多的人知道老橋的故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