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美国无信用,悲哀的是我们只能假装相信

■ 文 | 宋鸿兵

宋鸿兵:美国无信用,悲哀的是我们只能假装相信​当地时间5月13日,特朗普发推特称已告知美商务部尽快为中兴提供快速恢复业务的途径。经过这一轮折腾,中兴死里逃生续命成功股价反弹,我们还要对美国“迷途知返”表示欢迎。

但是等等,这不是很不对劲吗?本来这件事不就是美国挑起来的吗?说什么司法调查,偏偏选在和中国贸易摩擦的时候搞你,摆明了就是要无中生有创造筹码和你交易。就是欺负你,挑你无力还手的软肋,给你点颜色看看,再逼你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大的让步。

类似的,美国恢复制裁伊朗,又有什么法理依据呢?世界各国花了十几年时间达成的伊朗核协议(JCPOA),在伊朗严格执行,没有任何违反的情况下,美国还不是说撕毁就撕毁了。完全的单边主义,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再看看特朗普上台之后的“退群”记录:退出TPP,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NAFTA),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拖欠5亿美元会费情况下)。

可以看出,美国虽然过去也是以自由民主为口号,行霸权主义之实,但最近一两年格外的霸道,不仅满世界到处放炮怼人,甚至连盟友也弃之不顾。不仅中俄作为战略对手要加以遏制,伊朗更是要誓言要打倒的对象;作为盟友的日韩欧洲要为美国的驻军交“保护费”,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能继续“占美国便宜”了。

美国为何能如此霸道?归根结底是实力够强。虽然现在发展的速度慢了,但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坐拥全球最强武力,掌控美元霸权通道,执世界科技界牛耳,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政治中心。这种硬实力是美国今天能“称王称霸”的本钱所在。

世界各国也心知肚明,全球政治体系从来不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宣称的那样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弱国无外交,以前如此,以后亦然。那么为什么美国现在表现得格外咄咄逼人?要知道,苏联刚解体的时代,一直到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与他国的实力对比,要比今天更加悬殊,美国的优势更加明显。那个时候美国还知道要尊重联合国决议,即使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也知道要找个地图错误的借口。

我认为,正是因为美国现在的实力不再“一家独大”,不能像“教父”一样哼一声就让下面的“小弟”闭嘴,所以他才要表现得满不在乎,才要大声怼人。肆意妄为的表象之下,实际上包含了一定成分的“虚张声势”。

但美国越是这样做,就越是“鼓励”其他国家认清现实,与美国离心离德,扩充自己的实力,因为最终只有让实力更强大才有可能保障自己的利益。这从长远来看是让美国越来越众叛亲离,为自己树敌无数,加速自己的衰落。

除此之外,美国国内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表面化,为捞取短期利益而分化外交策略,也是美国频繁背信弃义的重要原因。过去美国实力足以说一不二的时候,国内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分蛋糕的时候,因为蛋糕本身很大,所以虽有竞争但也能达成妥协。不过今天随着财富分配贫富差距的加大,民众高额负债购买力骤降,财富增量萎缩,难以同时“喂饱”两方面的利益集团。他们这时因为利益的分歧,合作关系越来越被竞争所取代,每个派别都急功近利地想要捞取尽可能多的好处,他们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对美国外交策略横加干涉,导致美国国家战略的制定与执行越来越“短视”,外交政策左顾右盼。

铁打的利益集团,流水的总统内阁。今天这个利益集团当权,他们就采取对自身最有利的政策,明天那个利益集团上位,又把政策全盘推翻。所以美国表现得越来越“分裂”,越来越没有信用。

虽然中国在过去四十年中进步很大,但和美国的差距仍然不小,不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再发展几十年是不可能超越美国的。对于这种差距我们心知肚明,但追赶需要时间。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嘴脸,我们只能卧薪尝胆。抱怨和激进都没有用,甚至有反作用。关键是赢得发展的时间,我们需要“战略忍耐”,找一切机会继续“闷声发财”。尊重不是对手施舍来的,只有你强大了,对手才会看得起你。如果没有中国六十年代勒紧裤腰带搞出两弹一星,就不会有中国后来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就没有机会和美国苏联平起平坐。归根到底,这个世界还是看实力的。

总结一下,美国今天表现得越来越没有信用,一是因为其实力不再是一家独大,过去忍气吞声的国家不愿继续沉默,逼得美国必须表现得更加强硬才能“镇得住”其他国家。二是因为其国内利益集团面对枯竭的财富增量,合作关系出现裂痕,彼此分配财富变成了零和博弈,所以当权的利益集团表现得更加“短视”,手段更加急功近利。中国现在仍在追赶阶段,需要卧薪尝胆“战略忍耐”,只有先把实力发展上去,才能最终扬眉吐气。


原文载于宋鸿兵老师公众号:宋鸿兵观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