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货币(四)

摘录∣货币(四)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一)价值形式与货币的出现

摘录∣货币(四)

作为实际财富或生产力的转让凭证,货币获得上千种形式.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605页)

20.货币的不同形式可能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社会生产

货币的不同形式可能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社会生产;一种货币形式可能消除另一种货币形式无法克服的缺点;但是,只要它们仍然是货币形式,只要货币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关系,那么,任何货币形式都不可能消除货币关系固有的矛盾,而只能在这种或那种形式上代表这些矛盾。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69-70页)

21.等价形式的第一个特点

等价形式的第一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自然形式成为价值形式。但是请注意,对商品B(上衣、小麦或铁等等)来说,这种转换只有在任何别的商品A(麻布等等)与它发生价值关系时,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实现。例如上衣,如果单独地孤立地加以考察,它就完全和麻布一样,只是有用的物,只是使用价值,所以它的上衣形式只是一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或自然形式。但是,因为任何商品都不能把自己作为等价物来同自己发生关系,从而也不能用它自己的自然外形来表现它自己的价值,所以它必须把另一商品作为等价物来同自己发生关系,或者使另一商品体的自然外形成为它自己的价值形式。

(马克思:《价值形式》(1867年6月17-22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156页)

22.等价形式的第二个特点

等价形式的第二个特点: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生产等价物商品体的一定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在价值表现中必然总是被当做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一定的实现形式或表现形式。

(马克思:《价值形式》(1867年6月17-22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157-158页)

23.等价形式的第三个特点

等价形式的第三个特点: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因为等价物中所包含的一定的具体的劳动,被当做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一定的实现形式或表现形式,所以它才与其他劳动具有等同的形式,因而,尽管与其他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样是私人劳动,但终究是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正因为这样,它才表现在一种能与别种商品直接交换的产品上。

(马克思:《价值形式》(1867年6月17-22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158-160页)

本文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政治经济学》一书的第一编“直接生产过程”。

摘录∣货币(四)

读懂马列 掌握真理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