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蒙非中国、元清非中国、长城以北非中国”对还是错,还是说看的角度的不同从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呢?

lygfire


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中国”一词在不同时候有不同内涵。

古籍里的“中国”与“北国”、“南国”等概念相对,是个方位概念,不是国家概念。“中土大唐”一类的“中国”概念,则与四夷相对,是华夏族大一统的国家概念,这个中国就是古代中国。到了当代,中国是指继承汉族文化的中华民族的国度,国际公认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政权是古中国的继承者,是正统。

其次,民族不等于国家,民族史也不等于国家史。

当代中国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了55个少数民族,继承了汉族的文化传统和汉族的传统领土,也吸收或继承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领土。这是客观现实,尊重这个客观现实,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前提。

民族是动态的,是不断融合和变化的,汉族不是从原始人起就开始有的,维吾尔族出现更绝不超过一千五百年,满族的历史就更短了,而匈奴、契丹等民族已经消亡。政权变动比民族更频繁,民族史不等于国家史,民族与国籍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应关系。

当代中国人,不要把自己的民族属性与古代民族政权划等号,大家都应该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角度看古代中国史,大家都应该清楚当代中国的历史主干和文化主干是哪个民族的。

其三,关于清元辽金的认识。

满蒙史不是中国史,而元清史是中国史。元清两朝是蒙满的民族史与中国史的交集,也是汉族很丢脸的两个阶段。满蒙是两个延续至今的民族,也是正在融合中的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满族融合得更快,应该表扬。元清是两个主体疆域在中国土地上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是中国史上的两个历史朝代。

辽史和金史不是中国史,它俩和古埃及史、古希腊史一样的性质,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可怜的汉族在这里是别人故事里的奴仆。宋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是一段带有耻辱的中国史,当时的中国就像一条水量被分流得让人害怕断流的长河,却让辽、金掀起浪花。

当然,必须承认,汉民族史无法回避辽史和金史。辽和金统治者虽然也汉化得比较深,但辽金汉人也胡化得比较深,“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张弘范还以灭宋而沾沾自喜。感谢朱元璋诛灭张弘范全家,感谢朱元璋恢复华夏,避免南北汉人变成成两个民族。

其四,从疆域角度看中国变化

长城是中国古人修建的军事建筑,不是国境线。中原王朝的观点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各朝都不以长城为界。明朝重修了长城,今天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朝开国重臣徐达修的,但明朝在塞外有辽东大片国土。其实汉朝在辽东设有数郡,只到三国时期辽东也誻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今天的中国,长城是古迹,是中华民族古代辉煌文明的见证,已经完全无关军事,更不是界线。长城以北的东三省和内蒙、宁夏以及河北省局部,都是毫无争议的中国国土,而且汉族人口也有相当的比例。

从疆域角度看,满清和元蒙的核心地盘都属于当代中国,满清和元蒙相当大的地盘已不属于当代中国,这种遗憾估计也就一直遗憾下去。


龙久于池


这话是混淆视听,是彻头彻尾的愚蠢无知,或无耻谎言与包藏祸心。

词汇只有在语句中,语句只有在场合下,概念才能得以明确,意思也才能准确地传达和得以理解。

提问人并没有交待语句的背景,因而这里就仅能从语句自身来分析。从“满蒙”来看,这句话只可能出现在皇太极建立满洲之后。从句子对“中国”的使用来看,“中国”已是地理的政治的概念,“中国”成为指代吾国的普遍使用的他称或自称。那么,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那就是中华民国建立伊始。当时中华民国有个口号~~满蒙汉等五族共和。从民国至今,无论长城内外,都是中国领土,无论满蒙汉回藏壮诸族,皆为中国人。认同吾疆吾民同为一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有起码的国家认同的人,怎可能说出那三个句子?而说出那话的,明显是一个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却特意作出这样的表达。那么,谁会刻意说出这样的话呢?那只能是我们的敌人,他们想分裂和分划我们。从外部来说,在过去,他们最可能是一心要灭亡我们的日本侵略者,而现今也无法排除他国针对我国有这般的间谍活动;从内部来说,他们既可能是汉奸卖国贼,也可能是民族分裂分子。

对于敌人的敌对行为,我们须给以唾弃和反击。

而把那话的三个句子当成纯粹的历史问题来探讨,显然是失当的。但即便仅仅以知识而论,那三个句子也是无法成立的。

“中国”过去只是一个文化概念,并未明确指代国家、疆域、政权和民族。民国以来,“中国”成为了明确指称国家、疆域、政权和民族(这里指“国族”,现代国家的公民)的政治概念。

如果那话中的“中国”是后面产生的那个政冶概念,那么听与说的双方无疑都只能是站在今天现代国家的角度,今人的角度。因而满蒙各族、长城内外皆是“中国”,而今天中国各地的历史、中国各民族在东亚的历史,也都是今天中国人认识和研究的对象。这就像英国人认识其作为罗马帝国一部分的那个时代,俄罗斯人也会去认识西伯利亚及远东区域在俄国扩张之前的历史,而根本不会说“罗马总督治下不是不列颠”、“西伯利亚非俄罗斯”这样的尸比话。今天中蒙两国有关于蒙元的共同历史记忆,中国与朝鲜半岛在高句丽的历史上有交叉,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因为在历史的进程中,疆界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人群又不断地分分合合。所不正常的是,相关的某一方妄想独占所共涉的历史对象的话语权。

如果,那话的“中国”是长久以来的那个文化概念,又当如何呢?“中国”二字从文献上看最早见于东周。“国”指大城。当时中原之地遍布了周人所分封诸侯的城池,时人就以“中国”指代中原之地。“中国”之人传承的是华夏文化,于是后来又渐渐以“中国”称呼华夏文明,与“中土”丶“中夏”同义。“中国”是华夏文明,那什么又是“文明”呢?

从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定义,文明是人类的发展成就,包括一个社会所达到的先进和复杂的状态以及这一状态达成的过程;但因为“先进”与“复杂”都是相对的,于是西方学者又给出了文字、工具等要素标准。(“文明人”究竟是有多自傲啊!😂)但按照这一定义,我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被描绘的某一个具体的“文明”(对象)。这对象,具有国家或城邦的形式,社会生产,社会分工,阶层分划,动员能力,组织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这对象又是如何与其他的对象区分开来的呢?比如,假设人们发掘出了两个城市的遗址,那么它们究竟是代表两个不同的文明,还是说它们是同一文明的两个区域呢?我当然直觉,这应该用文化上的差异性来解释,然而通常某个“文明”内部的文化又会是多元的。尝试着去理解一个“文明”时,竟发现其轮廓与“国家”、“民族”有所重合。历史上的许多帝国,都是统合了(文化)不同的人群,这些不同的人群有着各自文明或未文明的状态,然而帝国在论述中却被作为了一个“文明”来陈述。显然,作为一个整体对象的“文明”与作为人类发展成就的“文明”,是不同层面的不同概念。同时我大胆认定,作为整体的对象的“文明”,是一种秩序,是一个体系;体系和秩序,为人类群体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内部环境;而体系本身也不是与世隔绝的,它会与其他文明或未文明的人群产生相互影响。当这秩序崩溃,体系坍塌,人群既有的发展进程被彻底打乱,以至于在文化上和血缘上出现骤然而重大的改变,传统断绝,不能复初,那么这“文明”就消亡了。这一过程,表面上看通常是外来入侵导致的,而其内因却是其维持其秩序的能力不足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不足又极可能是先天的,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或既往历史文化的积淀。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百折不挠延绵至今,是因为其为世界屋脊、辽原大漠、炎寒密林,崎岖汪洋所包围,离其他文明核心区域又较远,而大江大河流域又适于发展,且东南侧向,雨热同期,土肥水沛,地势平阔,交通相对便利,这就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亚洲东部的中心,以此中心,东亚大陆很早就展开了一幕宏大的融合进程,这融合导致朝贡体系及大一统传统的出现。这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华夏的体系愈来愈强大,使历史记忆、语言文化、习俗节令、社会制度、思想和信仰等丝毫不会因为异族征服而有多少改易。元与清的政权本就是适应这一体系的结果。文明不是由当权者身份决定的,文明是劳动创造的。一个文明体系依然是那个文明体系,在于实现那发展成就的主体人群及其文化,是否是其先辈(文明事业)的后继。所以,“元清非中国”是谬论。至于“长城内外”是地域,“满蒙”既可以指“民族”也可以代表“地域”,但无论是“地域”还是“民族”,如果处于这一体系之内,那就是“是”,如果处于这一体系之外,那就是“非”。而这一情况在历史上是变化的,故抛开具体时期而说“满蒙非中国,长城之北非中国”的这种行为就是有意撒谎了。

所以,简而言之,无论“中国”是地理的政治的概念,还是文化的概念,“满蒙非中国,元清非中国,长城以北非中国”都是不得成立的。

这个问题倒是说完了,不过,提这种问题又是否会为别有用心者推波助澜呢?


见微45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想搞清楚满蒙非中国,元清非中国以及长城以北非中国,首先要明白“中国”的含义。

今天的中国指的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

而题中指的,是古代的中国,而古代中国的概念是不断演化的。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中国的代称还包括“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可见,中国的定义是不断变化且范围是不断扩大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北部修建了万里长城,向南统一了百越和西南夷地区,至此中国的概念扩大到整个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南地区。

其后,尽管中原王朝疆域不断向外扩张,但是始终以秦始皇统一的地区作为核心统治区域。

满蒙非中国、元清非中国以及长城以北非中国的论调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

我们知道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都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族和满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成员,长城内外都成为中国辽阔疆域的一部分。

但是在古代,满蒙代表的长城以北地区和长城以南的地区冲突不断,他们代表的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的冲突,这种冲突伴随了封建社会的始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满蒙、元清和中国的关系呢?“静Yes”认为有以下几点:

1、元清是不是中国王朝?

而我们要确定满蒙、元清的长城以北地区到底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只需要看在历史上中原王朝囊括过这一地区即可。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疆域覆盖了包括整个中原地区以及整个蒙古族区域在内的广大地区。且元朝以《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命名自己的国号,并将位于中原的北京作为元朝的首都。可见元朝接受了大一统的规则,并以中国王朝继承者的身份出现,将自己认定为宋金王朝的继承人。

事实上元朝也确实这么做了。在彻底消灭金宋后,元朝修编了《宋史》《辽史》和《金史》,而新王朝为前朝修史,是中国各王朝更迭的潜规则,元朝已然融入了其中。

而且,元朝还推行科举制度,推进了蒙古的汉化。可以说,元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重要一员。

相比于元朝,清朝的“中国化”更加明显,为了巩固统治,清朝统治者不断强调满汉一家,拉拢汉族精英一起参与到治国中去。作为明朝后的王朝,清朝几乎全面继承了螟虫的各项制度,历史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为“清承明制”,而明朝是中国古代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可见清朝也在大一统王朝的进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此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一员,而且分别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但是元朝和清朝被一些人认为是亡国和被殖民。

2、谁在鼓吹“满蒙非中国”、“元清非中国”以及“长城以北非中国”?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流传的很多石破天惊的言论,很多都是日本人的功劳。

从甲午战争前的《告十八省豪杰书》就可以看得出日本人的狠毒和险恶用心。此书公然将汉地十八省定义为中国,将长城以北的满族和蒙古族定义为中国之外的民族,从根本上否定了清朝执政的合法性。

不仅如此,日本通过这样强词夺理的认定,将清朝取代明朝以及李自成集团的王朝更迭妖魔化为殖民入侵,将清朝等同于外族入侵,从而为日本对中国的入侵做舆论上的准备。

一旦清朝的入侵被植入人心,那么日本对中国的入侵也就合情合理,既然清朝可以侵略中国,那么日本也可以。

除了《告十八省豪杰书》,日本的言论还包括“崖山之后无华夏”、“崖山之后无中国”等,其目的,就是扰乱我们的思想,从而达到使我们屈服的目的。

3、这是单纯的角度问题吗?

题中的设问让人不明所以,如果仅仅是因为角度不同,就可以得出颠覆传统认知的程度,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多角度讨论的形式推翻所有的板上钉钉的事实呢?

因为角度不同,汉奸卖国贼秦桧也可以是为了宋金两国和平,减少战争伤亡,是一个真正心系天下黎民的、忍辱负重的伟大形象。而岳飞就成了不懂变通,发动战争屠戮我华夏民族的刽子手。

这是极其严重的不良倾向!

很多事物的本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以多角度来分析,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学术来讨论,那这种所谓的讨论就没有任何意义。而这种问题的意义,就是在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

警醒,应该是所有人心中的一根弦!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皇汉否定元清非中国,这是从汉族的角度上来理解历史的。但是从零度角度上依然延续的是中华民族的观点,元朝和清朝就是中国,并没有发生任何本质性的变化。

中华民国建立之前的历史通通归纳为古代历史,其中元朝和清朝是证券而不是实体的中国政权。满清的殖民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分,双重标准地使用汉满交替的领土观与天下领土观。而近代则是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中国古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从此之后产生了现代的国家观念和领土观念。

所谓的中国观念,在狭义上指的就是汉族人民控制的区域。狭义的观念中有一种个狭义的解释,中国这个名字可以在西周时期代指中央国家。但是从广义上的中国观念指的是,包括了现代意义的中国,同时也包括了古代封建王朝的附属地区,藩属国。

如今历史学的观点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也就是广义的国家观念。因此清朝和元朝当然属于广义的国家观念之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指的就是啊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观念。当时清朝人套用了西方人的概念但却未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和领土观念,后来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填补了清朝推翻之后政治权力真空状态之后,名正言顺的建立起了现代国家。所以在清朝时期,一般的研究人员使用的都是广义的观念,而在研究清朝之前的历史采用的都是狭义的观念。由于标准不同,所以造成了自相矛盾的现象。


品读武器装备


满蒙元清非中国针对的是被战争毁灭的失去中国领导控制能力宋明汉族皇帝而言。之所以这样说是不仅是因为亡国之仇的不甘,还有满蒙都是通古斯文明,早期与汉文明格格不入,一旦随着时间推移将汉文明取而代之,那对于中国而言影响不可谓之大!文字语言将不付存在。但它们统一中国后结局却相反,虽有暴政,但汉文明依然存在,至少领土方面影响是积极的!对中国功大于过,历史不能改变!所以元清绝对有资格被称为中国!


王某某aygcg


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第一,元朝和清朝都是实实在在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存在过的。两个朝代加起来四百年。否定这两个朝代,中国就会出现四百年的历史空白。

第二,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的祖先,都是从元朝和清朝传下来的。他们都曾是元朝和清朝的子民。否定元和清是中国,那我们的祖先往那放,是那国人?

第三,蒙古族和满族是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成员。否定满蒙和元清,这无异是拿刀来分割我们中华民族。

第四,历史有一个发展过程。民族有一个融合过程。我们要尊重历史,正确看待民族的历史的融合。决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那一套。

欢迎点评。


WM晓奇


目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这种历史观点,我想说的是,持这种史观的人少部分是别有用心,大部分人是被误导。

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华史观应该是一个整体,不能用过去的历史去否定现在的历史,也不能用现在的历史去否定过去的历史。之所以现在一部分人始终要去突出中国史是汉人史,是中原史,其中包藏着巨大的祸心。

因为曾经有一个人,搞出过中国七块论,其实现在网上流传的“满蒙非中国,元清非中国,长城以北非中国”的史观就是在迎合最早发段于日本、后被汉奸李登辉也就是岩田一男继承的中国七块论。

早在1887年,日本军国主义参谋部提出的《征讨清国策》中,就曾明确地提出要把中国分成七块,这就是东北、华北、江南、蒙古、西藏(含青海)、新疆(准葛尔)、甘肃。

李登辉在《台湾的主张》中写道:最理想的状况,是中国大陆摆脱大中华主义的束缚,让文化与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大约分成七个区域,相互竞争,追求进步,亚洲或许会更安定。

这个分区完全是为了分裂中国的情况下提出的,并且这种论调不堪一击。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有宏大的历史格局,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眼睛,不要因为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懵懵懂懂的成为历史的罪人而不自知。我不是要扣帽子,我明白很多人并不是故意要歪曲历史史观而只是对历史的一个自我认知。但是我们一定要有透彻、本质的历史认识,不要被小日本、李登辉之流所误导,成为敌人的打手。








谢金澎


都是中国的国土,以前都是纳入大中国版图谁也抢不走的,但是历史的是是非非又有谁能说的清道的明,一切一切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无人能道的清说的明,一切的一切都由后人去自己评论自己看,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品论😊😊😊😊😊😊😊😊😊😊😊😊😊😊😊😊😊😊😊😊


流浪猪83253542


站在当时的历史视角来讲,这几个说法是对的,否定这些说法的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被教科书洗脑的。但是同宇宙万物一样的,中国的概念,不论是地理上还是血缘上还是文化上在一直扩大,在一直变化,要学会接受这种变化。比如今天我们可以说蒙是兄弟民族,但是你假如穿越到明朝就不会这么认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