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导语:企业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各种挑战非常复杂,以核心管理层的领导力在企业的运营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升核心管理层的领导力,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需要高层领导重视及中层领导自我提升。

基层管人,把事做好。

中层管事,把队伍带好。

高层管方向,把舵掌好。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担当,决定机会

民间有句俗话:不会打的怕会打的,会打的怕不要命的。这说明在老百姓眼里,把勇敢排在技能之前。

勇与个人谋利行为结合,即为私勇;与社会责任结合,即为担当。

一个少女到东京帝国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上司对她工作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一位先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响地为她做了示范,当他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时,他竟然从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辈对工作的态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从此她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自然,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她也不止一次地喝过马桶里的水。几十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如果是你,你敢从你洗过的马桶中舀水喝吗?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这也是工作责任感的体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谁具有勇于担当这种特质,在常规工作、一般的平常环境中,是难以发现的。只有在非常规工作、不寻常情境中,如公司遭遇困难、挫折,或者业务转型,或者业务繁忙,或者碰上临时事件,这个时候,才是勇于担当的人现身并大显身手、发挥重大作用的机会。

对企业而言,决定生死存亡与发展的不是常规人才,而是勇于担当且有才干的超常人才。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担当,就是勤于“扛事”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12美元。这12。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125只生蛋的母鸡了。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亲拿出了12美元,说:“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很多人把分內分外搞得分明,爱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那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张一鸣认为: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实际上,正是这种勤于“扛事”的责任心,对整个事业的热情及全面能力的快速成长,使他从平凡中变得不平凡,使他在人群中闪闪发光,脱颖而岀。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担当,就是敢于“扛雷”

有担当的人,还不怕困难,不怕吃亏,勇于“扛雷”,

特别是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干部,这个位置不容易做。你要想让上上下下大多数人满意,得到上上下下的支持,你就得有“扛雷”精神。

一、敢于为下属“扛雷”。

乔科.威林克曾在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服役,担任过指挥官。他退役后进入一家企业工作。

受董事会委托,这家企业一位副总裁,负责在内部推出减少冗员、改善奖金制度、简化制造流程等一系列改革方案。

然而,改革方案推行并不顺利,因为下属们并不支持新方案,阳奉阴违,导致生产效率停滞不前。董事会对此非常不满,要求副总裁作出解释。

乔科建议副总裁:“你下属的责任,就是你的责任。董事会上你得告诉大家,这锅我来背。”

副总裁开始有点不乐意,说:“我的方案没问题。确实是那些家伙抵触,不配合。”

乔科劝说道:“作为领导,承担全责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出事就怪下属,下属就会怪更底层的员工。推卸责任的态度会互相传染,最后团队一事无成。”

副总裁最终听从了乔科的建议。向董事会汇报之后,董事们认为他可以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但他却主动承担了所有责任,是个有格局有担当的领导。因此不但不责难,反而对他更加支持。

二、敢于为公司“扛雷”。

不作老好人,勇于作“恶人”。面对违背公司目标与规定及利益的坏行为,要勇于开展必要的批评与斗争。

三、敢于为上司“扛雷”。

当上司在工作中面临困难与挑战时,与上司站在一起,一同面对,一同扛。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担当,就是勇于“扛责”

某公司要裁员,下岗名单公布了,有内勤部的小灿和小燕,规定1个月后离岗。

那天,大伙看她俩都小心翼翼地,更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摊到谁头上都难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灿心里憋气,情绪仍然很激动,什么也干不下去,一会找同事哭诉,一会找主任伸冤,什么定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这些她应该干的活,全扔在一边,别人只好替她干。而小燕呢,她也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难过归难过,离走还有1个月呢,工作总不能不做,于是她默默地打开电脑,拉开键盘,继续打文稿、通知。

同事们知道她要下岗,不好意思再找她打字了。她特地和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

她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正也就这样了,不如好好干完这个月,以后想给你们干都没机会了。”于是,同事们又像从前一样,“小燕,把这个打出来,快点儿!”“小燕,快把这个传出去!”,小燕总是连声答应,手指飞快地点击着,辛勤地复印着,随叫随到,坚守着她的岗位,坚守着她的职责。1个月后,小灿如期下岗,而小燕却被从裁员的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主任当众宣布了老总的话:“小燕的岗位谁也无法代替,像小燕这样的员工公司永远也不会嫌多!”

(小灿走了,小燕怎么留下了?是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给了小燕机会。)

担当就是勇于“扛责”。

我说的“扛责“指的是老板要对用户、员工、股东做到彻底的负责,必要时要有牺牲精神。

知名房地产商冯仑谈到自己做领导这么多年的体会,说:当个头,就三件事。

第一,给大家指个道,这叫指道,看个方向。

第二,扛事,承担责任。

第三,牺牲。

摆不平的事就牺牲自己的利益,就都能摆平。比如你钱少拿一点,后拿一点,别人在争执的时候实在不行你自己拿出点让他们别争了,就完了。其实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才敢登上你的船,愿意跟你去远行。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到底什么是:担当

现实中,想赚大钱的人多,想做大官的人多,想出大彩的人多,但有担当的人少。

我在想,到底什么是担当呢?

担当,超越了一般的负责范围,而是面对那些与你有关又不全与你有关的麻烦,你可以选择躲避但没有,而是扛上了。

这一扛,意味着你超越了自己,扩大了你的重负与责任,也扩大了你的影响力与领导力,扩大了你的潜力与未来。

有句话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看说得太漂大虚,接地气的说法应该是:担当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所以讲,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做为基层管理者,即一线员工的直属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素质有:

1. 本职业务精通

做为基层一线员工的“顶头上司”,基层经理或者队长大厅经理等管理人员,需要首先十分精通其所辖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业务,这样才能做出有效,高效的工作安排。

2. 良好的培训能力

做为基层员工的直接supervisor,基层经理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培训底层员工,基于第一点的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基础,其后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辅导,指导能力,能够让底层员工按照公司所规定的工作准则与工作期望来执行。

3. 领导力

做为一个管理者,应该能够摆脱“职权管理”,实现规划与激励领导。

4. 真诚,亲和,懂得尊重

管理者,管理的是人,赢得别人信任与服从甚至爱戴,首先就要融入团队,尊重团队每一个人,关心团队成员。对上级,同样要尊重与诚实。其实这也是团队工作的基本要求。

5. 执行力

基层经理做为企业“战场”上的直接团队组织者,肩负有把企业中高层决策指令现实化的重要任务。接到公司后台的指令,决策后,基层经理应该高效组织部门员工将其付诸实现,贯彻好各项准则,标准化要求其下属的工作环节。

6. 沟通能力

基层经理必须高效的把企业准则, 决议,工作内容规划以及其他

7. 市场敏感度与信息整理能力

基层经理不能像基层员工一样思考,这仅仅是一份工作,他们必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businessman”, 对市场信息敏感,有效的收集,思考并整理。一方面用于纠正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方法与规划,另一方面为企业中高层战略与工作部署提供信息资源。基层经理必须懂得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与行业本质。

8. 自律能力

基层经理直接面对底层员工,必须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作用以正军心,不多解释这个了。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企业的中层,一般来讲是企业运行发展的“中流砥柱” 中层管理者已经可以被称为战术管理者,其主要职责就是将组织内部的资源有效结合,合理计划,协调组织,制定进度,分配权责,流程控制,基层管理以最后达到高层的目标。

一般来说其所应具备的素质有:

1. 正确的角色定位

关于中层,我想了很久,觉得,很难宽泛来谈,前中后台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中层管理都不同,所以我觉得首先,做为中层管理,要对自己的职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位。理性化,结合企业架构来认清自己的权责对企业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经营。

2. 内部创新的能力

这个能力要求中层管理者能够概念化思考,逻辑判断,合理规划,依靠自己的能力与判断力,在企业内部做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等,对企业竞争力实现改变。

3. 决策规划能力

高层对企业发展提出愿景后,中层往往要制定出目标现实化的规划方案。所以,规划能力非常重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高层如果能让中层参与一些方向性决策规划,可以提高意图的传达有效性。

4. 执行力,对战略意图以及规划,有效的贯彻执行。(非常关键,想想企业为什么现在都要首席执行官当家就了然了)

5. 判断力,中层往往要面临直接的市场竞争,客户沟通与其他内外情景,要独自决定判断,因此,判断能力常常影响大局。

6. 领导力,可以类比上面的内容

7. 沟通能力,与高层,与客户,与公司内部其他职能部门,与基层等

8. 教导力、培养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层经理要擅于培养所属员工,实现其成长,也可以摆脱焦头烂额亲力亲为的低效模式,提高团队默契与效率。

9. 对细节的掌控

企业管理之道:主管勤于扛事,经理敢于扛雷,总裁勇于扛责!

不管是“暴君”乔布斯,“外行”郭士纳,“养猪”丁磊,“军人”任正非,还是“游戏玩家”史玉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企业以灵魂,或者不煽情的说法,让所有的一切拥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