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副局长的春风荡漾,“严书记”的春风难度

周副局长的春风荡漾,“严书记”的春风难度

周副局长的春风荡漾,“严书记”的春风难度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时,突然出现重大险情,驾驶舱的一块前挡风玻璃破碎脱落了。在低温、失压、仪表盘被掀开的严峻情势下,飞行员沉着应对、紧急处置,最终安全地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都平安落地。媒体把这种好莱坞大片一般的场面,称为“史诗般”的备降。

虽然史诗一般都包含着悲剧因素,但在悲剧气氛里,主人公通常能够焕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勇气和力量,从而完成不可思议的救赎。航班的挡风玻璃脱落,这样的事情非常罕见。但也正因为罕见,机组人员必然面临着惊骇与考验。但他们以经验、勇气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化险为夷,这样的真实经历,确实可以和许多虚构的伟大作品相媲美。

如果说有的新闻事件像是史诗,那有些事件则更像是音乐中的过门。过门是一种铺垫,是对主题的牵引和呼唤,是戏剧性来临之前的寂寞铺垫。但这并不意味着过门不重要,有时你反而能从中嗅到耐人寻味的气息。

浙江台州的一位叫池文的民警,听说了自己上级的一个“八卦”,竟然就行动起来了。他在那位副局长的两台车上安装了跟踪仪,并多次暗中偷拍偷情的画面,然后把材料交给了当地纪委。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自己反而因侵犯隐私被行政拘留,那位副局长只是平调到了另一个机关。为什么偷情的副局长没有被处分呢?据说是因为不正当性关系“并未广泛传播”,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偷拍领导干部的不雅行为,是不是侵犯隐私,我有点说不太好。但这位民警在别人的车上安装跟踪仪、非法调取监控视频等行为,倒确实有触犯法律的嫌疑。除开私人恩怨不谈,就算你的目的是正当的,也并不意味着什么样的手段也都具有了正当性。作为公民个人,收集他人违法违纪的线索时,不可逾越法律的界线,这是必须要注意的。如果类似的行为被默许,很难想象社会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黄岩区纪委对周姓副局长的处理方式,如果死抠条文的话,似乎也说得过去。但糟糕的是,当媒体开始报道此事之后,当事人的不正当性关系终于被“广泛传播”了,“不良影响”也就此铸成。最新消息显示,经黄岩区委同意,黄岩区纪委决定对周副局长的违纪问题予以党纪立案审查。这样的因时而动,我觉得还是比较恰当的。

有人说,新闻越简短,往往意味着事情越大。其实这也不可一概而论。但这两天确实有一则极短的新闻,让人感到非常有嚼头。也是在5月14日这天,四川省纪委监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通告,总共只有三十多个字:四川省纪委监委近日已关注到网友反映“严春风舆情”相关情况,已及时介入调查核实。

什么是“严春风舆情”呢?有人总结说,那是一个“实力坑夫”的故事。成都的一位母亲因为对幼儿园老师责罚孩子的行为不满,在微信群里要求老师“马上在全班当着所有师生”给孩子道歉,否则就要他们集团领导来解释,“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谁是严书记?似乎并不难查,有网友爆料说,严书记是四川某市市委副书记。

护犊子是人之常情,这个不难理解。幼儿园老师因为小孩淘气,就要将她“隔离”,这样的做法也似有不妥。但这位母亲在微信群里声讨幼儿园老师的语气,实在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她还声称当事老师已被辞退,这下子就犯了众怒。从微信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到“严书记”上了热搜,反映出人们对特权的警惕和反感。所以,虽然有“史诗式迫降”等热门事件的冲淡,“严书记”的热度仍然降不下来,神通广大的网友还提供了更多的线索。这些线索未必属实,但的确构成了一种舆情,需要有关部门认真加以应对。四川省纪委监委的通报,很好地回应了社会关切,虽然措辞极为节制,却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民警偷拍上司和“严春风舆情”这两件事,本来并无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各自的进展,却显示出鲜明的时代共性,那就是,

全面从严治党确实已经深入到了不同的地域和场域。民间议论和媒体追问之所以能够发挥出影响力,也都是因为它们呼应了时代的主旋律。这样的“共鸣”,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空间。

无论是周副局长的春风荡漾,还是“严书记”的春风难度,相信真相终将露出水面。既然事情已经摆上了桌面,这个史诗般的时代必然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