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人民政府網

7月5日,高碑店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楊雯(化名)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張圖片,上面是一個孩子在一張200元收據上的簽名,旁邊還有班主任的簽名。看到這裡,她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今年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楊雯(化名)參加了同學組織的50元“微”公益組織,即每個月出資50元,與其他三位志願者一起,資助一位高碑店的貧困生。他們這個志願者小組選擇的是該市張六莊鄉的一位因父母患病致貧的三年級學生。“每個月50元,對我們上班族來說,不算什麼負擔,一想到你的50元,我的50元,他的50元,大家的50元,匯聚在一起形成一縷‘陽光’,溫暖著高碑店貧困生,心裡頭就暖暖的。”楊雯(化名)說起這個事兒很激動。

據瞭解,50元“微”公益成立的宗旨就是不讓高碑店的孩子因貧困輟學,不讓高碑店的孩子因貧困自卑。對於貧困生的資助也分為兩類,非住校生每人每月200元,住校生每人每月400元。資助需要的資金來源於志願者的捐獻,貧困生的資助標準為善款的額度由50乘以志願者人數得出,即非住校生由四位志願者組成一組資助,住校生由八名志願者組成一組資助。為了減少交通費用,志願者每兩個月發放一次善款。

資助同一個學生的志願者自動結為一個“微”公益小組,選出組長,建立微信群。組長組織大家核實貧困生信息,協商善款發放方式,定期收取善款,發放善款拍照上傳到微信群,帶領組員協商小組內出現的各種事務。以上這些均為義務服務。

50元“微”公益組織成立以來,志願者由年初的4、5個人發展到現在的近百人,貧困生受助面也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