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爲何被稱爲清朝「經世致用」第一人?

程老師侃史


如果你去南京總統府的話,裡面有一個祠堂叫“二公祠”,供奉陶澍和林則徐,是左宗棠建的。就是為了感謝兩位當年對他的提攜,當時兩人都已經是封疆大吏了,但是對年輕的左宗棠非常看好,多次提拔。後來左宗棠專門建二公祠表示感謝,只能說陶澍這人看人很準。

左宗棠見陶澍時,陶澍是兩江總督,而左宗棠還只是個普通秀才,連個舉人還都不是。

所以後來左宗棠當兩江總督時專門建二公祠表示感激之意,這個祠堂現在在南京總統府裡。(目前已經是復建的了,原來的毀於w戈)

陶澍這個人現在不是很出名,但是晚清時有一次張之洞和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討論道光以來的官員,認為陶澍排第一。陶澍跟林則徐私交很好,他當兩江總督時,林則徐當江蘇巡撫。


李三萬的三萬裡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嶽忠豪

陶澍(1779——1839年),字雲汀,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實心任事,頗有政聲,“

剖決獄訟如流”。其任職四川期間,四川總督蔣攸銛舉薦其為“治行四川第一”。後陶歷任山西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年),累官至兩江總督,後又兼江蘇巡撫、兩淮鹽政。在任期間,陶澍立志振作,革除積弊,放手整頓河工、漕務、鹽務、吏治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實務,並拔擢了一批人才,頗見成效。晚清清流派領袖張佩綸稱讚其為“黃河之崑崙,大江之岷山”,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陶澍)

清朝中後期國勢衰微,有“嘉道中衰”之稱,士風不純,吏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局中人自有一種處於亂世變局之慨,龔自珍稱為“將萎之華, 慘於枯木” , “日之將夕, 悲風驟至”。 但同樣有一些關心國家和命運的知識分子,以振作天下為己任,關心國家大政,提倡“經世致用”,關心實務,陶澍身兼仕林學界,身體力行提倡改革,並在周圍聚集了一大群有志士人、官員,互相切磋,互相砥礪,推動了“經世致用”風氣的發展。

(龔自珍)

(1)慧眼識英,舉薦人才。林則徐也是當時為數不多注重事務的官員,他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加強對外抵抗的力量。在禁菸問題上,陶澍堅決支持林則徐。陶澍病逝前,向道光皇帝舉薦林則徐繼任兩江總督,稱他“才長心細,識力十倍於臣”。陶澍並與賀長齡、魏源等人為莫逆之交,魏源幫助陶澍革故鼎新,策劃漕運、鹽業等實務大政。陶澍拔左宗棠於微末,識胡林翼於幼時,後來陶左二人結為兒女親家,胡林翼則成為陶的賢婿。左、胡二人後來名震天下,皆為晚清名臣。

(林則徐)

(2)立身為正,廉潔奉公。主政一方,天高皇帝遠,很難做到完全清白,所以才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陶澍任職選人,首重廉潔,抵制物慾,曾作座右銘““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無知者;辦一事須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此言既是自省也是自警。他注重刷新吏治,重劾地方失察舞弊,魚肉百姓、勞民傷財之舉,否則“百姓視之,亦幾虎狼也”。這些措施都得到了統治者的讚許,也使其獲得了“實心任事,不避嫌怨”的評價。《清史稿》稱陶澍為“見義勇為,胸無城府,用人能盡其長”,其改良社會的措施“垂百年之利”,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參考文獻:

1、《清史稿》列傳一百六十六《陶澍傳》

2、廖佳:《陶澍經世思想研究》,2006年湖南大學碩士論文。


季我努學社


向敬之

出生於安化縣小淹鎮的陶澍(1779—1839),有清代“幹國良臣”、“晚清第一才子”之譽,官至兩江總督、兵部尚書。

他七八歲就隨父陶必銓在嶽麓書院讀書,多次到衡陽王船山故居。在他的思想裡,多為湖湘文化的影響,並積極吸收中原文化、江浙文化。在這三種文化思潮(湖湘文化為主)的薰陶下,他思想開放,見識深刻,在治政、理財、經濟改革諸等方面多有建樹。

他是嘉道年間經世思潮的倡導者與推行者,是中國近代地主階級改革派前期的領袖和核心。

陶澍

他睜眼看現實,第一個突破清代政治經濟體系,將商品經濟的運行機制引入改革中,並取得巨大成就;同時間接培養與扶植了湘軍三巨頭(即“湘軍三傑”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而曾國藩一脈湘軍的興起,對整個近代湖南人才群產生了深遠影響。

陶澍作為湖湘經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治學從政,都講求經世致用。他為官期間,在整頓吏治、除惡安民、改善民生、抗災救災、興修水利、整頓財政、治理漕運、倡辦海運、革新鹽政、整治治安、興辦教育、培養人才上作出了較大貢獻。其封疆地方,不論是做藩臺撫臺,還是總督兩江,任內力圖整頓淮鹽積弊,裁省浮費,嚴核庫款,緝禁私鹽,淮鹽得以行銷,於淮北試行票鹽,後推及淮南。

曾國藩等湘軍大佬能夠在清王朝經歷洪楊一役中書生報國、投筆從戎,中興清廷,無疑是深受陶澍、賀長齡與湖湘文化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孟森在《明清史講義》中說:“嘉道之時,留心時事之士大夫,以湖南為最盛,政治學說亦倡導於湖南。所謂首倡經世文編之賀長齡亦善化人,而澍以學問為實行,尤為湖南政治家之巨擘。”

所以說,陶澍為清朝經世致用第一人,並非言過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