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2018年7月,环球旅行达人蔻蔻梁在推出新书《假装好吃》之后,对7年前出版的畅销书《辞职,去旅行》进行了修订,增补了新的故事,舍弃掉精美图片的夸饰,找了10岁的小朋友画封面插图,5岁的小朋友写封面书名,以《旅行的尴尬》为名,重新再版。

宣称这是一本讲无用的冷知识的旅行书,唯一确保的就是让读书的人可以感到快乐。

把书名定为《旅行的尴尬》的原因,除了书里不讲攻略,不讲景点,只是一些把在旅途中收集到的,到80岁都不会忘记的那些小破事儿写成书,所以都是一个旅行菜鸟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旅行老鸟的故事,都是旅行中的尴尬。

所以,这本不正常的旅行书,就还有了更多的尴尬。

关于对“辞职去旅行”的误解的尴尬

当这本书从2011年以《辞职,去旅行》为名首版以后,蔻蔻梁被问得最多的就是:“我该不该辞职去旅行?”

问题的前提大概是这样:

我很喜欢旅行,但是现在的工作却让我没有时间去旅行,我该不该辞职去旅行?

我对我现在的工作很厌倦了,我该不该辞职去旅行?

真羡慕你辞职去旅行的生活,我也想这样,我该不该辞职去旅行?

蔻蔻梁说:“该不该辞职去旅行,是你自己要做的选择,没有谁会为你的选择负责,所以也就没有谁能给你什么建议或忠告。你只需要明白一点,每个人自己种下的果子,最后都需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掉,没人能帮得了你。“

是的,辞职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要不然也不会那么纠结。关键还在于辞职和旅行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非得辞了职才能旅行,在辞职之前,蔻蔻梁就已经开始了她的旅行。

是的,最后蔻蔻梁是辞掉了需要朝九晚五的职业,但是她并没有“辞”掉工作,反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换得现在自由旅行的生活方式。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关于“我很爱旅行”的尴尬

旅行两个字,自带光环,自带滤镜。而且它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可以享受生活方式,于是几乎成为了每一个人的梦。

很多人都宣称,我“最爱”旅行,但是往往后面会跟上一个前提,就是:等我怎样怎样,我就去旅行。

蔻蔻梁说,一般说“等我怎么怎么样,就去旅行”的话,基本等同于我不会去旅行了。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价值排序,你并没有把旅行排在生活列表的第一位,在它的前面还有一个“怎么怎么样”,譬如等我有了时间,等我有了钱。

所以你并不是最爱旅行的,如果是最爱旅行的,应该是“无论怎样,我都要去旅行”。

因为经常有人说我很爱旅行,但是我没有钱,怎么办?在十年前,蔻蔻梁就给出了一个答案,“每天你存40元钱,一年后你就有钱去欧洲旅行了”。

也就是说,你真正在为你爱的事情,在做任何一点准备,或者在做任何一点努力吗?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关于“必须要旅行”的尴尬

人生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不能因为所有人都在做,所以就必须去做。

现在的旅行这件事,就是这样的。一到假期,看到朋友圈或者微博等社交app上,都是各种旅行的美图和旅行的惬意和快乐,让人产生了旅行成了生活的必须品一样。

其实,爱旅行的人,也仅仅是因为喜欢旅行;如果一个人只是喜欢呆在家里看书写字,就不必一定要在路上啊。

所以,当明白旅行并不是必须的以后,那么喜欢旅行的继续旅行,喜欢宅家里喝茶看书的人继续喝茶看书,没有焦虑,世界太平。

关键问题还是你找到你喜欢的事情去做就好,不必非得去旅行。

如果旅行对于你,真的是必须的,那就把它排在第一位,也就不会产生纠结了。就像蔻蔻梁一样,旅行是必须的,那么曾经努力工作是为了旅行,辞职也是为了更好的旅行。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关于“旅行应该怎样”的尴尬

毕竟旅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今天的我们周末也可以一次郊游远足,有了高铁和飞机,事实上国内国外的风景名胜大多也可以来去一趟;也还有很多公共假期和个人的年假,五天七天十天,夸张地说,环游世界一圈都够了。

所以我们大概都会去旅行。但是却又发现,旅行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旅行应该怎样”就成了新问题。

我们向朋友打听,上网查找攻略,看旅行书看旅行达人们是怎么玩的。但是就像我们的口味有吃辣的有不吃辣的,有喜欢甜的有喜欢咸的,旅行一样,那有什么定论呢。

蔻蔻梁在《旅行的尴尬》书中写到:我唯一不懂的是“有什么好玩”。蔻蔻梁可以在一个村子晃荡半天觉得好玩,可是你可能会觉得无聊死了;蔻蔻梁被导航折腾得迷失在广漠的荒野中第二天依然兴高采烈地继续上路,你可能已经死心想回家了。

旅行应该怎样,不是可以问别人的事情,而是你在旅行中,打开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如果发现旅行真的不好玩没有意思,那么回到上一个问题,旅行本来就不是必须的,去做其他你觉得好玩有意思的事情就好。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关于“旅行的意义”的尴尬

不否认,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旅行有没有意义?当然有,但不要一开口就说“旅行可以净化心灵”,“旅行找到自己”,“旅行怎么怎么样”……

旅行哪来那么多“意义”,旅行不能解决你现实中的任何问题,旅行也不会增加你人生的任何光环,旅行也不仅仅只有高兴和快乐,旅行就是旅行。

“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很多很多种人,用五花八门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显得纷繁复杂又有趣,让理解他们的人有共鸣,不理解他们的人有话题。他们是苦行僧,是赌徒,是艺术家,是商业巨子,是农民,是隐居者,是灵修者,是城市漫游人……不旅行,我就无法遇见他们。”这只是蔻蔻梁出发旅行的理由,至于意义,对于蔻蔻梁来说,是收集了很多故事,然后在这里讲给大家听,然后大家在被老板逼着加班做方案之后,在闲极无聊的时候,看上两页,高兴地笑起来。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关于“只讲无用冷知识”的尴尬

最后,《旅行的尴尬》真是一本下最不靠谱的旅行书,不讲知名景点,没有攻略。

这只是一本

只讲旅行冷知识的

无用之书——

除了会勾起你马上就想去旅行的欲望之外,

或者也能打消你蓄谋已久要去旅行的念头。

除了可以让你笑出声来之外,

或者也会让你笑不出来。

除了让你找到臭味相投的灵魂知己之外,

或者也有会让你甩掉那个坏旅伴。

除了让你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些奇迹发生之外,

也明白一个旅行老鸟,

都是从旅行菜鸟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些无用的冷知识,确保你能看的时候,

感到快乐,那也就不尴尬了。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6种旅行中的尴尬 最后一种打死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