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神风之主~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存在,每一个人也都存在着不一样的性格。这是造成我们生活多元化的主要原因。

最近一种叫做回避型人格的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次数非常频繁。那么什么叫做回避型人格呢?

回避型人格又称逃避型人格,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

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回避型依恋,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参加各种应酬,出差,在家里就埋头看书、电视,不与家人交往。配偶的亲密行为使他们感到难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在我这里就有一位这样的人,我觉得他就算是这种叫做回避型人格的人。他今年己经五十多岁了,因为我与他邻居,所以,稍微了解他一点点。

他一惯逃避一切外人,他感觉最舒服的生活就是孤独与回避人世间一切。他至今单身,每次看到他,给人的感受就是这个人与这个人的生活环境很原始,他从事艺术工作,他的卧室也是他的创作工作室,即使你进入他家,只是看到他工作,很少会有与你主动交流的语言。

这种人并非一种病态,他可能是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也不敢了解外人的生活世界,我觉得他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他本人的的艺术创作很独特,也很有水平,周边同行们都佩服他技艺,特别是创作思路方面,一直遵循民族传承,但思路大胆而创意,有很多厂家高薪聘请,可他就是愿意感受这样的孤独。

可能与从小家境影响及父母为人处事习惯有关,才决定了他的处世方式。只是觉得他一惯回避着什么?他的性格冷漠甚至冷酷,对生活没有丝毫兴趣和追求,显得似乎很独立。偶尔与他谈及生活,家庭之事,会以各种方法来回避你的问题,他从来不参加各种外界应酬,只是在家里埋头创作,或者看书,不与家人交往,坚持在自己的空间里,我认为这种人就是回避型人格。





華北陨石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

1、回避型人格是指,对外界十分敏感,因为害怕失败或失望而不敢跟别人交往,而且很怕与新事物接触,这可以说是社交恐怖症的升级或变异。

2、有这种人格的人与焦虑型的人完全相反,主要的特点是冷淡,不喜欢与别人有过于亲密的关系,甚至是恐惧亲密。

3、而且他们不喜欢别人靠近自己或依赖别人,自己也一样不想跟别人有过多联系。甚至是很反感与别人有肢体接触,对拥抱、亲吻、拉手毫无兴趣,有的人会以为自己只是有洁癖或性冷淡。

4、有回避型人格的人,他们很少相信人,很会少嫉妒,生活中比较独立自主,可以自己吃饭、逛街、看电影,想想也挺寂寞的。

5、他们对感情之事不太感兴趣,反而喜欢把时间投入事业和兴趣上面,这类型的人大多会成为工作狂。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卑感往往起源于幼年时期,由于感到自己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回避型人格,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是在吵架之后向孩子发脾气,对孩子说“都怪你!没有你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我根本不应该将你生下来!”等等伤害孩子的话。

2、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说“邻居家孩子多好”,这是典型的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突显孩子的短处。

3、当孩子三岁的时候,就不要以各种理由让孩子总是一个人呆着家里,要开始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开启孩子的社交启蒙。

4、在小学阶段,不应该因为要学习,取消孩子所有的兴趣和娱乐,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活动、参加兴趣班、参加社团活动等等,让孩子拥有“交朋友”的能力以及健康的竞争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