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重挫「台獨」,連日本也不幫忙

撰文 | 趙萌 王洪梅

25日下午,國臺辦網站掛出的一則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這則消息是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針對2019年東亞青運會被取消一事進行的評論和回應。

這事重挫“臺獨”,連日本也不幫忙

東亞青運會是首次舉辦,原定於2019年在臺中市舉行,但去年以來,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和“臺獨”分子,在民進黨當局的縱容下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直接導致東亞青運會被取消。

在國臺辦25日發佈的評論中,還提及,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和“臺獨”分子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使臺中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和政治干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臺辦發言人的評論並不是出現在慣常的每半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而是通過發佈文章的形式對此事回應,該事件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那麼,國臺辦發言人的這則回應到底釋放了哪些信息?

6票反對臺中繼續舉辦,日本投棄權票

乍一聽東亞青運會,給人的感覺是這個體育賽事名氣並不大,甚至是第一次聽說,事實上,東亞青運會誕生至今也只有幾年時間,它的前身是“東亞運動會”。

2013年在天津舉行的第6屆東亞運動會是最後一屆。此後,東亞運動會被改為東亞青年運動會,每4年舉辦一屆,參賽運動員的年齡原則上在14至18歲之間。

東亞奧協秘書長宋魯增此前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2014年,為支持臺灣地區奧林匹克和體育運動發展,東亞奧協將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主辦權授予臺中市。

據悉,這次東亞青運會被取消的決定是24日作出的,當天東亞奧協在北京召開理事會特別會議,並通過投票方式決定臺中是否能夠繼續舉辦此次東亞青運會。據報道,參加投票的一共有8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其中只有中華臺北奧委會投了反對票,即反對取消臺中的舉辦資格,日本奧委會投了棄權票,其他6個奧委會都投了贊成票(贊成取消)。

這次東亞青運會緣何被取消

國臺辦還提及了“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一事。

事實上,此事核心是把奧運會上“中華臺北隊”改為“臺灣隊”。

海外網此前報道,“正名”行動發起人之一、“李登輝民主協會理事長”張燦鍙今年2月5日聲稱:“正名不僅符合奧林匹克主義的精神,更有多國前例可依循,更是一度希望‘公投’2018年底順利通過,讓臺灣以後參與奧運、國際賽事能用臺灣,不要再使用‘中華臺北’名稱”。

此後,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在5月10日,舉辦由紀政、蔡明憲等“獨派”發起的所謂“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提案連署行動”記者會,而紀政也是臺中市東亞青運籌備委員會榮譽總顧問。

針對東亞青運會被取消,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5日指出,臺中市對這次運動會的承辦權得而復失,原因是十分清楚的。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為了一己政治私利,罔顧臺灣運動員、體育界以及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不顧我們的一再提醒,執意縱容放任所謂“正名公投”對“奧運模式”發起挑釁。對東亞奧協決定取消臺中市東亞青年運動會,民進黨當局和推動所謂“公投”的“臺獨”勢力難逃其咎。

這事重挫“臺獨”,連日本也不幫忙

安峰山(資料圖)

就在前一天,24日東亞奧協秘書長宋魯增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強調,去年以來,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在島內發起了所謂“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活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國際奧委會已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准對中華臺北奧委會現有名稱做任何修改。即便如此,臺灣部分勢力仍不收斂,繼續推進所謂“公投”。東亞奧協理事會對上述情況進行了研究,依據章程,就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進行了表決並作出了上述決定。

臺獨挑釁的“奧運模式”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臺辦安峰山針對東亞青運會取消一事的回應裡4次提及“奧運模式”一詞,而東亞奧協方面人士受訪時也提到了臺灣政治勢力公然挑戰“奧運模式”。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奧運模式”一詞的出現還要從上世紀中期,中國政府開始參加國際體育賽事說起。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參加了赫爾辛基舉辦的十五屆奧運會,1956年,又準備參加墨爾本舉辦的十六屆奧運會,臺灣代表團捷足先登,大陸方面要求奧委會驅除臺方代表,未被接受,於是拒絕參會。1958年8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佈斷絕與國際奧委會的關係,並退出了15個單項國際體育組織。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此後,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體育事業的發展,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終於在1979年10月25日舉行的名古屋會議上,以62票贊成、17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了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席位,臺灣在改旗、改徽、改歌的前提下,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義保留會籍。這個決議表明,國際奧委會承認了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的事實,又使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的中國運動員都能參加奧運會。

1981年,國際奧委會與臺北奧委會在洛桑正式簽署協議,臺北奧委會正式改稱“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為“梅花五環旗”,會歌則借用一首稱頌中國國土的老歌。這就是臺灣參加奧運會的規定,即“奧運模式”。

中國臺北or中華臺北?

臺灣參加國際賽事,如奧運會、世界盃預選賽等,所用名稱是“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也就是所說的“奧運模式”,事實上,英文的表述不是爭議點,爭議的地方在於中文翻譯。

關於這一翻譯,1988年12月,在維也納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和各國奧委會大會期間,國際奧委會臺北名譽委員徐亨和委員吳經國向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提出,希望私下談一談來北京參加十一屆亞運會的問題。何振梁和中國奧委會副秘書長屠銘德在下榻的賓館房間裡與他們進行了會晤。雙方就“Chniese Taipei”的中文譯法問題進行了磋商。臺灣方面希望能譯成“中華臺北”,以迴避“中國臺北”的譯法,卻又說不出“中華臺北”和“中國臺北”的區別。

這事重挫“臺獨”,連日本也不幫忙

何振梁(資料圖)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前,Chinese Taipei如何翻譯也曾被提起,在2008年7月下旬,時任國臺辦發言人李維一、楊毅曾就臺灣參加奧運名稱問題,向駐北京臺灣媒體做說明。國臺辦發言人當時說,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恢復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的權利,同時大陸將“Chinese Taipei”翻譯為“中國臺北”。1981年,臺灣接受“名古屋決議”,並將“Chinese Taipei”翻譯為“中華臺北”。當時,國臺辦發言人表示,在北京奧運會奧運場館內,只要與臺灣隊伍有關的名稱,大會一律稱為“中華臺北”。這也被認為是大陸方面對臺灣釋放的善意。

然而,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臺後始終未認同“九二共識”,中國大陸媒體此後將“中華臺北”改回“中國臺北”。2017年乒乓球亞錦賽期間,央視直播比賽時,電視屏幕右下角的標示也從“中華臺北”改成“中國臺北”。

2017年發佈的《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2016年7月修訂)》中指出,對不屬於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和民間性的囯際經貿、文化、體育組織中的臺灣團組機構,不能以“臺灣”或“臺北”稱之,而應稱其為“中國臺北”“中囯臺灣”。若特殊情況下使用“中華臺北”,需事先請示外交部和國臺辦。

值得一提的是,在涉臺的標註方面,一些外國公司“小動作”不斷,先是“萬豪事件”,此後,一些外國航空公司在這方面也出現了問題。

今年4月,中國民航局致函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其中包括多家美國的航空公司,要求這些公司改變其網站上涉及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標註,不得列為“國家”。7月25日,也就是今天是更名最後期限。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截至目前,44家航空公司已全部對官網涉臺名稱作出修改。絕大多數航空公司在目的地列表中標註“中國臺灣”。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則在最後一天陸續更改涉臺標註,不過只是改用城市名稱進行標註,在機場名稱後面刪除“臺灣”。就在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針對此事表示:“中方已就該問題多次表明立場。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事實表明,想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突破“一中”底線,是永遠行不通的。

資料 | 新華社 海外網 國臺辦網站 臺海網 文史參考 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 中國臺灣網 國際足聯網站 國際奧委會官網 參考消息網 環球時報

校對 | 李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