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不夜城是集表演、观赏、娱乐和餐饮为一体的都市夜生活区,夜幕下的灯光盛景。如果给“不夜城”加上“大唐”二字,那又与复古和怀旧有些联系。白天看不夜城,无论怎么说都有点儿不合时宜。但是,我们当天晚上要离开西安,安新民只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引领我们去游观大唐不夜城。

我们是从大雁塔前的玄奘广场进入景区的,首先看到是一个大喷泉。老天!那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人工喷泉,占地面积超过一个标准足球场!设计者们对中国人的公德意识看得十分通透,一点儿都没有高估,故意把喷泉做成旱池。如果设计成水池,结果肯定很糟糕,少数游人会漫不经心地把残食杂物随手丢弃在池中,这么大的池子是很难清理的,用不了一个月,水池就会变得腌臜不堪,甚至臭气熏天不可向迩。做成旱池,池底铺上水磨砖,做出微倾的斜坡,喷出的水就不会滞留,随喷随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是不愿意轻易把垃圾丢弃在光洁、平滑、干净的池底的。不难想像,当夜幕降临后,在灯光的映照下,以大雁塔为背景的音乐喷泉将呈现出怎样流光溢彩的景象。

水池附近是一个小型商业广场,吸引我们的不是玲珑的商亭,而是一组接一组的古装雕塑,与真人一般大小,用铜材制成,安放在熙熙攘攘的步行道上,有仕女舞剑,有角力摔跤,有器乐演奏,有母子放灯,有皮影戏,等等。雕塑家们力图复原盛唐时代的市井生活,表现市民们的安逸与闲暇。铜像吸引了不少游客,人们纷纷摄影留念,不时有顽皮小儿围着雕塑戏闹,甚至爬到铜像上玩耍。

我最欣赏的是演奏乐器的三人组合雕塑,一人吹排箫,一人吹竖笛,一人叩击响板,好像在演奏唐曲《六幺》或《霓裳》,他们陶然自得,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演奏中,达到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田地。我见过多幅音乐题材的绘画和雕塑,包括一些世界级大师的作品,大都貌合神离,因为指法不对,神态不合。这组雕塑的作者显然深通音乐的奥妙,演奏者们不仅指法合,身姿合,表情合,连脚都在一翘一按地打拍子,可谓神合之作。我不知道作者是谁,只想说,这位艺术家堪称一流,这样精湛的作品屈指可数。

离开旱池喷泉后,我们上了汽车,驶入一条南向的大街。安新民说,大唐不夜城是陕西省与西安市政府合力打造的重点旅游项目,说是“城”,实际是一条景观大道,外加两侧的仿唐街区,囊括了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电影城和陕西艺术家展廊等四大文化建筑。

隔着车窗,我看见街道中央有连片的雕塑,于小欣酷爱摄影,有很高的艺术眼光,我以为他会停车,拍几张照片,但他全神灌注地开车,心无旁鹜。这也难怪,他一分心就可能出交通事故。我不愿听任这么漂亮的雕塑如风如影一般一掠而过,大叫停车。

车停了,我下了车。距我最近的是唐代画家的群像,每尊塑像旁都有姓名,他们是吴道子,阎立德、阎立本、张萱、韩干和杨惠之。吴道子又名吴生,有“百代画圣”之称。我上初中一年级时见过他的《八十七神仙图》临本,“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甚至萌生过一丝念想,要当一名画家。但是,在数理化等功课的重压下,那种念想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吴道子一生为宫廷和寺庙创作了三百多幅大型壁画,大都与神仙有关,据说他做画时要借酒助兴,挥毫图壁有如飒然起风。同代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了他绘制壁画时的神态:“凡图圆光,皆不用尺度规画,一笔而成……画兴善寺中门之圆光时,长安市肆老幼士庶竟至,观者如堵。其圆光立笔横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杜甫在《洛城北谒老君庙》对他的壁画更是盛赞有加: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扬;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皆秀发,旂斾尽飞扬。

杜甫的诗让我们遥遥约约地感受到一千二百多前的吴氏画风:神灵众多,笔力狂纵,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有了前人的描述,我们才能览赏吴道子的雕像是否与他本人神合。吴道子的塑像宽袍大袖,手握大笔,昂首挥毫,确实有一种笔力劲拔,豪情奔放的架势——但我还是想说,他的服装不合宜,任何画家在创作时都不会穿宽袖袍服,因为它碍手碍脚,一不小心就可能碰翻砚台和调色板,搞得满身狼藉。

紧挨画家群像的是诗人群像。李白,杜甫,白居易位列前茅,此外还有王维,杜牧,李商隐、王之涣、刘禹锡、王昌龄和柳宗元。这些名传千古的人物聚在一起可谓群星璀璨。我无法在一篇短篇游记里一一描述他们,只想写一写诗仙李白。

李白的饮酒是很有名的,酒量肯定超过吴道子,五花马和千金裘,都肯拿去换美酒,一旦喝醉了连皇上都奈何不了他。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用文字描绘了他的肖像: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的塑像有一种豪放不羁的模样,眼睛半阖,呈微醉状态,他昂首舒袖,似乎在借助酒力对天抒情。饮酒不自制的人是很讨厌的,人们称之为酒鬼或醉鬼。但李白不同,没人叫他酒鬼,都叫他酒仙——鬼是入地的,仙是升天的,一字之差霄壤之别——他饮酒后醉态可掬,灵感会从天而降,叩击天灵盖,他拿起笔就能赋诗,达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田地。李白写诗时汪洋恣肆物外神游,肉体却牢牢地嵌在物质世界里,总想在官场里寻求人生的落脚点。这也难怪,在帝王时代,读书人要是不想为皇帝效力,只能一事无成。

李白落拓不羁的性格与官场的谨言慎行格格不入。唐玄宗是个能歌善舞喜欢文学的皇帝,比较宽容。有一次他要李白用番文起草诏书,恰好李白喝多了,居然大腰大膀地对皇上说,只有权臣杨国忠捧砚磨墨,首领太监高力士脱靴,他才能思维敏锐,替皇上起草一份好诏书。这么离奇的要求,唐玄宗居然应允了,可见他是珍爱人才的,不惜宽容李白的醉态。

李白曾经奉旨写过一首《清平调》,其中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与高力士一起受了羞辱,他们刻意报复,向杨贵妃进谗言,说李白把她比做汉朝皇后赵飞燕,是讽刺她,赵飞燕后来被废为庶人,自杀身亡。于是,杨贵妃向唐玄宗说了李白的坏话。此后李白才渐渐失宠。晚年的李白因为卷入皇家内哄而遭到流放。他在采石矶饮酒赏月时再次喝得酩酊大醉,看见水中有月影,纵身一跃要去捞月,不幸淹死在长江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采石矶建了一座捉月台。徐长鸿为捉月台题写了一副对联,还是写李白的醉态:

诗亦称仙,酒亦称仙,各留世上名千古;

天难容尔,地难容尔,独抱江中月一轮。

紧临诗人群像的是书法家群像,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孙过庭、张旭和怀素。我一眼就看见了颜真卿的塑像。颜真卿站在三层石阶上,头戴官冕身著宽袍,一手挽袖一手持笔,儒雅而稳重。

我对书法只知毛皮,仅与颜真卿有少许缘份。四十岁那年,我把一篇文稿送到《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社。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所有手稿都是一笔一划地写在方格纸上。编辑部主任叫冯军胜,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她把我的稿件翻了翻:“王老师,你的文章写得好,但字太丑,很不入眼。下次你再送稿子,我先叫人抄一遍,然后再拜读,抄写费从你的稿费里扣除。”她从一叠稿件里翻出一份:“这是斑澜的稿件,你看人家的字,一看就赏心悦目。”斑澜是我的朋友,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中国书法协会的会员,写得一手好字。被一个女编辑劈头盖脸教训一番,我的脸皮臊得火辣辣的。事后我问斑澜怎样才能写好字,他说“字无百日功”,只要找个碑帖认认真真地临摩一百天,就能写出比较规矩的字。他推荐柳公权和颜真卿,并说柳公权的字骨力坚挺,颜真卿的字外柔内刚,故而书法界有“柳骨颜筋”之说。我选择了颜体字,买了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帖和纸墨笔砚,认认真真地临摩了三个多月,觉得写得有点模样了,没再练下去,因为我无心当书法家,只想免遭编辑们的嘲笑。后来有了电脑,我只练了两星期就掌握了五笔字型,从此放弃了方格纸,不再受人奚落。

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又上车前行,刚开出一小段就隔窗瞥见另一组群像,好像是大群侍女簇拥着女皇武则天。与这么华丽的雕塑擦肩而过,我会十分后悔的。我想停车,拍几张照片。安新民说,待一会儿车子还要绕回来,再拍不迟。于是汽车又开了几百米,停在另一组大型群像前。

连片的古装人物令我为之一振,我抓起相机跳下汽车,快步疾行到前面,手搭凉篷仰头观望。那是一座花岗岩纪念碑,一尊骑着高头大马的帝王铜像矗立在暖黄色的基座上,他抖动缰绳勒马前行,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纪念碑基座的正面有“贞观之治”四个鎏金篆字,不用说,基座上的帝王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群将相、号手和旗卫簇拥着他,龙行衮衮,旗纛鲜华,羽卫齐肃,气势恢宏,可谓出警入陛八面威风。我抓紧时间拍了几张照片,再次仰望唐太宗的塑像时,想起了他的《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这首诗虽然不是名诗,却气度非凡,足以说明唐太宗的文功和武略都十分了得,在兵事倥偬之时不忘抒情。“贞观之治”纪念碑前有一块卧碑,上面有“大唐不夜城”五个大字。这块碑误导了我们,我错认为这儿是不夜城的南端,前面再无景可看,于是登车返回,要去补拍武则天。

汽车折头北驶,几分钟后再次停下。刚才是惊鸿一瞥,现在是沥沥在目纤毫毕现。这组雕像中的核心人物不是年轻时代的武才人,而是老年的越古金轮圣母女皇。武则天在华盖之前雍雍穆穆缓步趋行,前面是引路的女官和太监,后面是大群侍女,还有两个身披铠甲手执斧钺的威武卫士。武则天云髻高耸,金簪玉钗,淡扫蛾眉,丰颊肥肌,真是崇贵到了极致。据说,这组塑像是以唐代画家张萱的《武后行从图》为蓝本创作的。

武则天也写过不少诗,《全唐诗》里收了二十多首,但我不愿恭维她,因为她的诗全是按律填写的宫体诗,空洞乏味。姑且引一首《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吧: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怎么样?有何感想?这是一首祭祠诗,不仅与李白的诗有天地之别,比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也差之千里。

“贞观之治”的雕塑比较粗旷,彰显了男人的阳刚之气。“武后行从”以女性为主,虽然采用了坚质铜材,却很细腻,你甚至能感触到鲛绡绢丝的衣质和女人的娇细皮肤。我以为这组雕塑与骊山脚下杨贵妃入浴的铜塑风格相同,很可能是出自同一位雕塑家之手。

拍完照片后我看了看时间,已快午后一点,我们还要去回民街和碑林,不能再耽搁了。大家匆匆上了车。

我坐在车上静静地回味,景观大道展示了大唐王朝的鼎盛时代,诗歌情致雅逸,文化彰显个性,礼仪泽被八方,但是,那只是阳光熠熠的一面。辉煌与苦难像一张纸的两面,难以切分,互为因果,互为依靠,每一种辉煌都伴随着阴暗、深沉的另一面:宫廷阴谋,皇族相残,边疆动荡,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事后我才知道,大唐不夜城包含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盛世广场和六个仿唐建筑群,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8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这一大型人文景观工程为雕塑家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的段海康教授率领大批人马参加了创作。我们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错过了开元盛世广场,那儿有以唐玄宗李隆基为核心的大型群像,我也没有拍下大唐名僧的群像,科学家的群像,万国来朝的群像,甚至无暇观赏西安音乐厅和西安大剧院等仿唐建筑。这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飞车观花,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我还是要感激西安的同学们,要不是安新民把日程安排得这么紧凑,要不是董清波提供了汽车,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半天之内游览大雁塔,小雁塔和大唐不夜城。这三个地方,每一处都值得花费一天时间。

附图:

1,旱池喷泉

2,奏乐铜塑

3,耍皮影戏

4,吴道子塑像

5,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

6,诗仙李白

7,颜真卿(左),柳公权(中)和欧阳询(右)

8,贞观之治纪念碑

9,唐太宗李世民

10,随行扈卫的武将

11,根据《武后行从图》创作的群雕

12,引路的女官,太监和手执斧钺的卫士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