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小时候,夏收到了,家乡的人就会相互捎话,“你妈让你回家割麦子哩!”,于是,家里所有在外成员都要设法回家,因为,民以食为天,在粮食为主的年代,夏收可是“龙口夺食”的大事,可以持续一月左右。然而在老家富平县,随着七月的到来,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遍野椒香,富平简直成了花椒的世界。“入伏”了,看着朋友圈“你妈叫你回家摘花椒哩”的留言,思绪不由得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了那花椒飘香的季节。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小时候,每到四月份,椒芽初发,娇嫩异常。老家有烙烧饼的传统,每每母亲做饼时,总喊我去摘点嫩绿的花椒叶子,洗净剁碎了,揉进面里。黄橙橙的烧饼,因其里酥外脆,加上那抹淡淡的椒香味,成了老家的一种美食。到得五月,花椒粒初成,椒粒麻度低,我们会采摘些许嫩绿的花椒粒,剁碎了,加入葱、姜、蒜末,与辣椒面一起,用热油泼了,夹入刚出锅的热馍馍里,香辣里有些许麻味,异常好吃,这“椒夹馍”,味道一点不亚于肉夹馍。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冬天骑着自行车外出,母亲总会取一二粒花椒,让我们噙在嘴里,说是防止感冒。一晃多年过去了,随着外出的脚步渐行渐远,再也难得品尝那美味的烧饼和那椒夹馍了,有次探家归来,带了一包花椒,没想到在火车上,那浓烈的花椒香味,从包裹里溢出,“一缕芳香捂不住,入口扑鼻椒味浓”,一包花椒竟然搅动了整节车厢人的味蕾,害得我不得不将花椒袋子挂到车窗外。而今,总喜欢去吃火锅,去感受那份来自家乡的花椒味道。

花椒,在我国山东、四川、重庆、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均有栽种。而在陕西,富平、韩城、风阳等地花椒产量较多。花椒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耐强修剪。花椒的繁殖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和分株四种方法。但在富平县,多以种植为主。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据《本草纲目》记载,“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生青熟红,大于蜀椒”。《名医别录》也有“秦椒生秦岭上,八九月采实”的记述。两千多年来,花椒一直是陕西的著名特产,名列全国“六大名椒“之首。花椒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故《诗经·唐风》称 “椒聊之实,藩衍盈升”;班固《西都赋》载“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皇室将其作为子孙繁衍的象征,又以其味香而代指宫女。

富平花椒以齐椒(也称秦椒、槭椒)、大红袍花椒为主。在改革开放前期,花椒作为一种调味品,需求不大,栽种较少。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物流业的发展,加之火锅这一红遍大江南北的特色美食,使得花椒需求量猛增,花椒树和柿子树也就成了家乡富平县沿乔山山脉的雷村、曹村、白庙、底店、薛镇、赵老裕等山地的主要经济林木。花椒红和柿子红也成了“富平双红”美景。行走在富平的七月,处处椒香,处处椒红。到得十月,柿子红了,到处是柿饼的世界,如串串宫灯,挂满了庭院内外。整个三伏天,在“富平双红”的映衬下,笑脸挂满了农民的脸颊,似“囍”盈门!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花椒,是一种带刺的植物,如枸杞一样。既是食材,又可药用。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中医称花椒味辛性热,入归脾、胃、肾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等功效,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营养学家研究表明,花椒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醇、柠檬烯、磷、铁等。青椒子含挥发油,主要为异茴香脑、香柠檬内酯、苯甲酸。它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烹调佳肴必备的调料,有提味、增鲜、去腥、去膻之功。果皮含特殊的芳香油,提取精制后,可作馥奇、熏衣草型香精等。近几年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和人工干预技术的日臻成熟,人们通过剪枝,让其萌蘖更多新枝,并为枝条绑上石头,让其枝条四面生长,限制其长高,便于采摘。由于花椒树多刺,有的人们还在地边广植密密的花椒墙,作为防护篱笆。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七月流火,椒香沁腑。入伏后,花椒渐次成熟,椒粒在太阳的照射下,红色泛出,其色彤彤,其香浓浓;齐椒先红,大红袍因粒大,要到八月份才能成熟。这时,富平县的乡乡村村,崖畔地边,院落村头,都可见花椒艳如红花,香味随风飘洒,观者赏心悦目,闻者如醉如痴。

从采摘齐椒开始,大人们就开始给孩子们许愿了,等花椒摘完了,满足你一个心愿!哄着孩子们一起去摘花椒。这时,行走在田地边,那长长的椒枝伸展出来,满树一朵一朵红彤彤的花椒,释放出浓浓的椒香,在空气中弥漫着,闻着那麻麻的椒香,人们的心儿醉了!田地里,到处看到是采摘花椒的人们,一顶顶草帽在树间移动,踩着凳子,椒农和“椒客(雇工)”们爬高爬低,大姑娘小媳妇、老人孩子,全没了矜持之感,双手上下翻飞,有的还挥动剪刀,此刻,在他们的眼里,全是花椒。每个人拎个笼子,用铁丝钩子挂在树枝上。一只手扶着树枝一只手开始摘花椒。摘花椒的技巧很多,不能没有指甲,但是指甲又不能过长,要不长时间掐花椒的时候指甲会发软。花椒这东西正好生长在两个小刺中间,一般人只能用食指和拇指来掐,稍不注意就会掐在尖尖的刺上。笼子摘满了,如果是“椒客”就到地头交给主人家称重,记帐。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饭是送到地头来吃的,除主食外,主人还会多带一些绿豆稀饭,以防中暑。晾晒对花椒价值影响极大,是优质优价的关键环节。一般都是选择晴天采摘,边采边晒,上午采收,中午,下午晾晒争取当天晒干,晒不干时要摊放在屋内,不能堆积,以防发霉;而且采摘的花椒不能直接与滚烫的水泥地面接触,因此,采摘时适当要带点叶子。在三伏天,花椒在烈日的曝晒下,很快爆裂,黑色的花椒籽会直接爆出壳外。晾晒花椒,要多翻动,一般半小时用笆竹翻搅一次;如果不及时翻动,花椒的红色品相就会下降,不及时晾晒或捂的时间过长,花椒就会变黑。所以,椒农要不断地往返运送采摘的花椒,及时晾晒!

七月流火,富平的塬上、坡上、沟里、埝上花椒渐次变红,椒香沁腑

到了花椒成熟期,农村到处都有椒贩收购,如果价格合适,椒农一般会及时出手售卖,这样也省了自己外出销售的路费;有贪心者,还会压货沽价!

再闻椒香,又见椒红!虽然外出的脚步渐行渐远,然而故乡“富平双红”似在眼前,树下嬉戏的场景一幕幕萦绕脑际,与小伙伴们抓“花媳妇”、捉“金龟子”好像就在昨日,耳畔仍然回响着母亲的声声呼唤, “回家摘花椒了”!

作者简介:杨强娃,新疆民政厅驻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库木布拉克村工作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