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作為一枚混跡在藝術圈邊緣的精緻girl,萃花的日常總結起來只有兩件事,不是忙著當馬爸爸背後的女人,就是盯著藝術圈的風吹草動,時刻準備擺好姿勢做科普。沒想到,最近這兩件事湊在一起了:大英博物館看中了馬爸爸的平臺,在天貓開了旗艦店專門賣文創。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聽說“不買文創的人,不配叫文藝青年”,萃花本來想掙扎著捍衛一下“文藝青年”的尊嚴,但拿起手機進店逛了一圈之後,就再沒有了購買慾。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首先聲明,絕對不是因為買不起哈,不客氣的說,只要吃兩個月土,萃花能把店裡挨個買一遍。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我只是單純的覺得,為埃及文明買單,卻要把錢付給大英博物館這事,在我的三觀裡過不去。是的,為埃及文明買單,大英博物館這次進軍中國的文創設計主打古埃及元素,如果不是穿插了兩張日本浮世繪,你應該會以為自己點進了埃及國家博物館旗艦店。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這些設計全部來源於大英博物館館藏的古埃及文物,按照設計師的分類它們分別是“法老和他的朋友們”“神秘祭司”以及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

回不了家的法老和他的朋友們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公元前13世紀),是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他的形象來源於一件藍色的彩陶舍卜提(也叫沙布提,陪葬用品)俑,這尊俑頭戴象徵皇族的橫條紋頭巾,雙手中各握一把鋤頭,於

1853年進入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塞提一世彩陶舍卜提人俑

法老當然不會和普通人交朋友,他的朋友圈裡都是神。朋友一號生育女神伊西斯像埃及版的女媧,是古埃及最原始的一位女神。伊西斯的含義是“王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女神像的頭上真的頂了一個寶座,這尊塑像於1887年入藏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伊西斯女神像

朋友二號死神阿努比斯負責守護亡者的靈魂,通常以狼頭人身的形象出現,但這次採用的是他完全胡狼化的形態。這個形象來源於一尊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塑像。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阿努比斯蹲伏像,木雕

朋友三號貓神貝斯特是保護家園、象徵豐收的女神,1928年入藏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貝斯特女神像,埃及后王朝時期(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332年)

流落異鄉的神秘祭司

搞埃及文創,當然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木乃伊,“榮登”大英博物館文創榜的木乃伊來自一個叫做霍尼傑提夫的大祭司。霍尼傑提夫木乃伊製作於公元前240年左右,臉上戴著鍍金面具躺在2層木製棺槨中。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霍尼傑提夫木乃伊躺在木棺裡

因為堅信自己能夠復生,他隨身攜帶著吉祥物、護身符和咒語以防不測,甚至還在裡面那層棺的棺蓋上畫了一幅星圖用來導航。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木棺內的圖案

1835年,霍尼傑提夫木乃伊入藏大英博物館。

成了別人家鎮館之寶的羅塞塔石碑

木乃伊雖然聲名在外,卻不是這次吸金隊伍裡最大牌的文物,打敗它的是一塊殘缺不全的石碑——羅塞塔石碑。

這塊石碑誕生於希臘統治時期,其珍貴之處在於上面用古埃及象形文(獻給神的文字)、古埃及草書(平民使用的文字)和古希臘文(希臘統治者的文字)三種語言刻下了同一道詔書。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羅塞塔石碑,公元前196年

公元4世紀之後,古埃及文明消失,象形文字也隨之失傳。羅塞塔石碑的出土,讓考古學家對照著古希臘文,成功破解了失傳一千多年的古埃及文字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羅塞塔石碑局部

因此羅塞塔石碑被看作考古史上最珍貴的埃及文物之一,即使在擁有800萬件館藏的大英博物館裡,也能排進前五,位列五大鎮館之寶。1802年,羅塞塔石碑運抵英國,以英國國王的名義捐獻給大英博物館。

無恥的大英博物館

從祭司、法老到眾神,從雕像、木乃伊到鎮館之寶的石碑,大英博物館為這次文創設計祭出的文物陣容絕對稱得上豪華。但是,這只不過是它館藏的九牛一毛。

大英博物館館藏古埃及文物7萬多件,木乃伊以及殯葬文物收藏堪稱埃及本土以外之最,英國人自己都常說:“如果是為了看木乃伊而去埃及旅遊,那就放棄吧,我們這裡比埃及陳列的文物多得多”。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大英博物館埃及館內的木乃伊多到在展廳裡住上下鋪

其實英國人說的還算謙虛了,他們的古埃及文物不僅多,而且“精”。被稱為古埃及雕塑中“最美雕像”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已經有3200多年曆史的草紙畫《亞尼的死者之書》都在這裡。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亞尼的死者之書》裡的稱心畫面:古埃及人相信死後審判的方式是“稱心”,如果心臟和天平另一側的“真理之羽”等重,人就能復活,否則就會被怪獸撕碎。

這些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是怎麼漂洋過海到了大英博物館的呢?答案是靠戰爭和“探險家”。

18世紀末拿破崙遠征埃及,搜刮了不少埃及文物。沒過兩年英國在海上崛起,打敗拿破崙之後理所當然地接收了他的戰利品,羅塞塔石碑就是這麼到英國的。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拿破崙

當然,更多的還是靠日不落帝國“英勇無畏”的探險家們在埃及各地的“考古挖掘”和大量“收購”,後來再或賣或捐給大英博物館。這兩種方法的共同點是,手段都不怎麼光明。

時間來到現代之後,埃及曾經多次與英國政府交涉,要求歸還羅塞塔石碑,都遭到了拒絕。2002年埃及國家博物館建館100週年,向大英博物館借石碑展覽,再次遭到拒絕之後,埃及人只能造了一個複製品擺在博物館門口。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羅塞塔石碑複製品

大英博物館拒絕歸還埃及(和其他很多國家)文物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大英博物館可以讓人們在同一個空間內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同一時期的不同文物,這樣才能夠體驗到“文化的關聯性”。

言下之意是,這些文物是全人類的財富,你們怎麼能因為狹隘的民族主義就將其據為己有呢?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在國家和民族還沒有消失之前,說這句話就是在耍流氓。萃花很想反問一句,既然是全人類的財富,為什麼大英博物館不把館藏全部捐給聯合國呢(假設它有這個資格的話)?埃及(以及其他文物歸屬國)沒有足夠資金、缺乏專業的文物保護人員,不能很好的保護文物,也是大英博物館拒絕歸還文物的一個常用理由。那大英博物館將文物保護的有多好呢?請看下圖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不要說保護了,連最起碼的安全問題都沒解決。關於大英博物館裡中國文物的具體保護狀況,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2003年南方週末做的專題調查,這裡就不多說了。

其實無論大英博物館怎樣修飾語言,我們都知道它不歸還埃及文物的真實原因:如果開了歸還文物的先例,那大英博物館怕是要空了。

大英博物館,你敢更無恥一點嗎?!

但不歸還是一回事,販賣IP授權和文創周邊又是另外一回事。不歸還埃及人還可以安慰自己那些文物是我的,總有一天我們能拿回來;但販賣授權和周邊呢,相當於讓所有買授權和買周邊的人都默認了,這些文物的所有權屬於大英博物館!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我們承認了大英博物館對古埃及文物的所有權,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和資格討回那些被掠奪的國寶呢?讓一個被他們掠奪過的國家,承認他們從另一個國家掠奪文物的合法性,大英博物館,你還敢更無恥一點嗎?!

大英博物館埃及館的鎮館之寶是羅塞塔石碑,而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是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女史箴圖》清末時收藏在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時流落到一個叫約翰的英國人手裡,1903年約翰用25英鎊把這幅無價之寶賣給了大英博物館。

可大英博物館根本不懂如何保護和修復中國畫,《女史箴圖》在他們手裡受損越來越嚴重,到1914年已經不得不著手修復,可他們找來的修復師竟然是個日本人,這位日本“專家”用裝裱日本畫的方式把《女史箴圖》裁成了3段,直到2014年,才在一位優秀的中國書畫修復專家手裡合而為一。

試想,如果有一天大英博物館把《女史箴圖》的周邊賣到了埃及,你是不是也想由衷地送他一句“無恥”呢!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