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老十是真没钱还国库吗?显然不是。这一切都是思维路径错误导致的。

就像皇长子胤褆总觉得只要胤礽下台后,这个储君职位必然是自己的一样。非常有能力的精明的人,最终都死在思维定势上。

《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那么胤禟掌握着整个八王集团的钱袋子,按说他是有能力去解决全体八王集团内部亏空国库的欠款问题得。

换句话说,如果胤禩因为种种原因,接下了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那么老十胤䄉想尽一切办法也会把这账还回去,即便真的周转不开,胤禩也会指使胤禟把钱还上。

《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康熙希望通过这次追比户部欠款,来摸排一下,整个大清国已经“烂”到什么程度了?太子固然有责任,可是又有谁能够把这副担子挑起来?他需要从这堆皇子里找一个愿意替君父分忧,唱红脸得罪人的角色,还要考验他的办事能力。至于欠款究竟能追回多少?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康熙根本没指望追比欠款能达到什么实际成效。

《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但是这里八王集团也存在着思维定势。胤禩自己是怎么做的?他写了辞呈,辞了户部主事这个差事。这其实在康熙眼里,就是临危撂挑子。所以胤禩第一步就已经走错路了。

那在接下来,一步错必然导致步步错。八王集团选择的策略是不但自己撂挑子,还要对着干。希望看到太子胤礽手下胤禛和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酷吏”田文镜,出洋相。最终不了了之。

胤禛他们失败了,也就意味着太子胤礽失败了。太子胤礽失败了,就有可能被废,胤礽被废,胤禩“人气这么高”,又有“贤王”美誉,从来不得罪人,那么自己就可以顺应民意上台了。

《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愚蠢就是从自以为是开始的。

当胤禛成为康熙的“孤臣”时,胤禛不但从此走入了康熙重点关注的视线,而且实践着理政的才能,摸排预演着改革路径,清晰分析来自各方的困难与险阻。所有的一切其实已经开始往“夺嫡”的核心放马狂奔了。

而胤禩因为思维定势,认为胤禛接了差事,得罪了天下当官的,从此就被排除在威胁之外。所以一方面看笑话,一方面纵容胤䄉搞事。

胤䄉出身高贵(遏必隆外孙),恃宠而骄,康熙平时对他也多有赏赐。所以还钱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那么你逼得紧,我就”卖家当”。一个不入流的小官,胆敢逼皇子买家当,这传出去表面是“丢的皇家体面”;背后是向借款的百官邀买人心。别担心还债的事,你们看着我怎么给你们出气。

《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田文镜差点被胤䄉打死,胤禛看到后,想要出面阻拦,结果年羹尧去阻拦,仍然无效,结果老十三胤祥带着胤禩出面,此事才得以平息。

所以最后胤䄉被责罚,胤禩得百官的好。但实际上,那康熙得知此事,必然明白这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那么胤禩的“夺嫡”之路则越走越远了!

《雍正王朝》老九能替老十还债,为何不帮忙让他当众变卖家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