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線”只是我的繪畫語言表現的一種形式語言,這種語言有著生命空間的維度,看是極其安靜理性的畫面,其實是一種躁動後的安靜。當我每次冷靜的一根一根的把它們彈出來時,我感受到的是反抗鬥爭,本來是一種有秩序的冷靜,卻總被我無意識的打亂。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道一》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道二》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道三》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對抗》

在創作過程中,劉寶林選擇了木匠的墨斗作為繪畫工具,在畫布或紙面上反覆的彈線,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如織機穿梭而生的一匹匹花格彩錦。他今天的作品如其說是要開闢抽象繪畫的路徑,倒不如說是一種尋找本我的紋章。墨斗,相傳是魯班發明的工匠器具。以鬥型盒倉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鉤,稱為“班母”。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拉出至需要的位度按定,再提起中段彈下,木石之上便有直線呈現。既可以此為地平直線標準,又可懸空壁面作為垂直標準。墨斗是中國古代藝匠智慧產物,它輕易解決了對於是非曲直的丈量與修正。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鉗》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三界》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無相》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陰陽》

線本身具備著生命力在生長,在衝破,我總試圖想讓他們安靜,一遍一遍不停地畫平,我總覺得它在與我對抗,但又保持著一種平衡。也許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狀態,也是我對生命生存的詮釋。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5》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021》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033》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050》

棉線是柔軟的,盤曲在墨倉內浸濡墨色;緊張出倉便如弓弦一般,怦然落地,剛勁鋒利,勢如破竹,印跡若錐畫沙。寶林在他的工作室中日復一日地千萬次體驗著這樣的彈線,這樣的體驗即使不產生一張畫,也會讓他在千萬次的心動中獲得豐盛的思想領悟。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051》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052》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054》

劉寶林:是非曲直,線的向度

作品《線的研究100》

一幅好作品首先不在於是否愉悅了視覺,動人之處往往不在瞬間的表象。而劉寶林的這一系列的作品正如此,他的創作甚至並不為了展出畫作感動別人,而更重視這期間自身的被感動。古人說畫如其人,從作品中看到的性格直率與柔韌並存的劉寶林,那是他真實的顯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