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我家涵涵現在上一年級,自從孩子上了中班後,發現他有很多行為與習慣需要慢慢引導、修正。比如吃飯太慢、做事拖拉、碰到點困難就愛哭鬧、碰到不順心的事喜歡抱怨、明知有危險的地方還要去玩、吵鬧喊不住、同樣錯誤犯了一遍又一遍、指導作業講了十多遍還是不懂、不專心學習等等。

針對他的問題剛開始還能耐心引導,輕言細語的跟他講道理,說明原因,等到講了七八遍後還是一成不變,我心裡就會來氣,說著說著聲音就變大了,情緒也會越來越激動,吼叫自然就出來了,有時甚至還會動手揍他。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這樣管教三年,發現孩子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該犯的錯誤還是會犯,拖拉的事情還是會拖拉……這樣的管教讓大人與孩子都心累。隨著孩子年齡不斷增長,現在還敢撂挑子、威脅我們、與我們頂嘴等。看來吼叫、打罵對孩子沒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是時候改變自己,尋找新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來管教孩子。

最近在看一本書:《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文中這些話讓我感觸頗深:看孩子不順眼,是我們的修養不夠。罵孩子並不是管教,只是發洩情緒……

確實,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而我養育了他幾年後就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這就是我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從小沒有好好引導、規範孩子的行為,等到壞毛病出來了才來調整改正,又沒有太多的耐心去引導、教育,情緒上來的時候就只會吼叫甚至打罵來管教孩子。

而吼叫甚至打罵孩子並不是“管教”,只是父母在發洩自己的情緒而已。衝動是魔鬼!如果父母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那麼在怒氣的牽引下,有可能做出各種令自己遺憾和後悔的衝動行為。

而孩子在父母狂風暴雨的怒吼下,有時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這樣對待,有時知道為什麼被罵,但他不一定會去改變,只記住了父母因憤怒而扭曲的表情,以及那一句句難以忍受的粗暴話語。同時,在這種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學會用暴怒來解決各種問題。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那麼,父母要如何才能做到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呢?

那就是:給孩子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內心與成長是需要規矩的,因為一個沒有規矩的孩子是很難有教養的,而沒有教養對孩子來說簡直是一種災難。

在給孩子立規矩前,父母需要弄清楚三點:

第一,孩子絕對不會是一個完美的個體,要允許孩子犯錯

沒有人是完美的,孩子更不可能是完美的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不犯錯的孩子是沒有的。所以,父母不要因為孩子犯錯而太過糾結或反應過激,重要的是孩子從錯誤中學到了什麼。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在犯錯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第二,“樹大自然直”、“孩子還小,長大以後就好了”是謬論,父母千萬不能當真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不要管的太多,也用不著什麼都跟他說得很清楚,等孩子大了自然就明白了,“樹大自然直。”

在面對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或態度時,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後就好了。”

雖然隨著孩子成長,他們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也會有所改變,但是,時間真的不是萬能的良藥。我們周圍的很多成年人,依然保留了很多孩童時期的惡習,比如:拖拉、耍無賴、撒謊、不懂得尊重他人、沒有公德性等。如果孩子小的時候行為有偏差,父母不及時引導糾正,還去期待什麼樹大自然直,長大後就好了等,這簡直就是在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

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則,先讓自己在“規矩”裡成長起來

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生命來影響生命。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自己就努力去成為這樣的人。

想要給孩子立規矩,那麼父母要起到表率帶頭作用,必須按照規矩來嚴格要求自己,先讓自己在“規矩”裡成長起來。只有父母與孩子執行的是同一套規矩,並相互監督相互鼓勵,孩子才會心甘情願、身心愉悅的接受規矩約束。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父母清楚以上三點後,就可以與孩子一起設定規矩具體的內容了。

那麼,除了不吼不叫不打罵孩子,父母要想設立的規矩能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去遵守,要講究那些技巧呢?

首先,給孩子立規矩,要敢於放手讓他自己走

我們立規矩,不是為了控制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好的成長,而成長之路需要孩子自己走。所以,父母要敢於放手,讓孩子經歷人生的種種磨練,他才會走得更穩,成長得更快。

比如我家涵涵自開學初就跟他約定好,自己的書包自己晚上收拾好,自己的時間自己管理,父母最多提醒他一遍。開學不到兩週,有天他忘記帶數學書與文具盒,爸爸說要不要送過去?我說不用,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放學回家後總是找不到事情做,到處遊蕩、玩,提醒他也不聽,作業有幾次沒有完成被老師留堂、批評教育了。經歷過這幾次教訓後,現在他每天都積極主動整理好書包,放學後能主動去完成作業再去玩。

父母懂得適時放手,就是對孩子不過度保護;不過多幹涉孩子的行為;不提過分的要求;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去安排;不剝奪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對於孩子的事情能忍住不隨便出手幫忙;允許孩子犯錯等,希望通過不斷的磨練讓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其次,給孩子立規矩,要“自由與規矩並行”

給孩子立規矩並不是給他下命令,我們不能太過強硬的要求孩子應該怎樣,必須怎樣。要想讓孩子心悅誠服的按規矩行事,那麼,我們要做到“自由與規矩並行”,即“規矩”之內有“自由”,“自由”之外有“規矩”。

每個孩子都需要“自由發展空間”,他們也有自己的獨特成長規律,就好比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敏感期,而這個規律是沒人可以隨意左右的。作為父母,我們在給孩子立規矩時,也要尊重孩子的自由發展空間。

比如涵涵三歲時剛學會騎兒童自行車,看到別的小朋友喜歡從小區陡坡上衝下去,他也躍躍欲試,告訴他這行為很危險,阻止他,可是趁你不注意他就又偷偷去“探險”了。沒辦法,只好提醒他注意看路、別撞到人、車速不能太快、注意剎車等,就任由他自己去冒險了。畢竟自己看著孩子挑戰難度比任由他偷偷去闖要好。

只要孩子在安全、不影響他人的範圍之內,允許孩子自由快樂的去探索、去玩耍。同時,父母需主動去引導和鼓勵孩子刨根問到底與不斷探索的行為。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再次,孩子需要規矩,也需要“強勢”的管教

有的父母認為,只要給孩子立好規矩,那麼他就能學會自我管理。可是有時大人都沒有這麼好的自控力,更何況孩子。所以,規矩不是萬能的,父母在制定規矩時除了讓孩子參與進來,尊重孩子的意願,有時也需要“強勢”管教孩子。

比如涵涵不願意練習自己選擇的爵士鼓、不會綁腰帶就不去學跆拳道、不願意寫作業、明知作業有錯也不肯改正、自己做錯了事還耍無賴等,以前碰到這種事情我勸說三四遍後就會上火,大聲數落孩子甚至會動手揍他。自從看了《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後,儘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於他的不肯合作採取冷處理,鬧一會後他就會主動道歉並自覺去練習。

  • 因此,父母對於孩子不良行為與表現,不要採用“消極”的管教與無效的命令,而是多點“積極”的管教與實際的指導;

  • 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敢於和善而堅定的拒絕;

  • 對於孩子不遵守規矩的行為,父母不要著急上火,用吼叫甚至打罵來管教孩子,而是要保持冷靜。

父母可以批評、可以提醒、可以引導,如果這些都不管用,在確保孩子沒有安全隱患的前提下,就要及時離開。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對孩子發火開炮後,事後及時純粹簡單的給孩子道個歉。

父母長期這樣對待孩子,不用我們說教,他就會懂得反思自己不守規矩的行為,自覺改正過來。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最後,給孩子立規矩,讚賞鼓勵與批評一個都不能少

給孩子立規矩的最終目的為了糾正他的某些陋習或不良行為,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麼孩子遵守規矩或不遵守規矩,父母就要有所表示,即讚賞鼓勵與批評一個都不能少。

比如涵涵剛開始學爵士鼓、學校佈置作業時,每次都要我監督、催促才能完成,在跟孩子制定具體規矩、明確責任制後,現在都會主動積極的每天去練習爵士鼓,回家後按時把作業完成後才去玩。他做得好我就及時讚賞鼓勵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會及時反饋,批評教育他。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需要用積極的心態,從多個角度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那怕是一個細小的進步,只要我們讚賞鼓勵真實、具體,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真誠與認同。

孩子做得不好或不遵守規矩時,父母要給予適當批評。當然,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方法:每次要說明原因;語言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就事論事,不能翻舊賬;注意批評語言表達,並給予正面具體的提示等。

不吼不叫不打罵的教養孩子?!修煉好這一招你就能做到!

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自然、心悅誠服的遵守規矩,在“規矩”中變得更自律、更自信,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生活、學習習慣。作為父母,能做到掌控自己的情緒,努力做到不吼不叫不打罵的管教孩子,與孩子一起在“規矩”中不斷修煉,不斷成長,讓親子陪伴、親子教育、親子輔導功課都變成親子共享的輕鬆愉快美好時光!

作者簡介:青青寶貝,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六歲半,小寶一歲。從事教育工作13年,堅持用愛心與鼓勵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喜歡用文字記錄兩寶成長點滴,如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評論、收藏和轉發,如需轉載,請與本人聯繫。

這是我第28篇原創文章,關於本文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